青年人提升修养的重要内容就是自我的控制力,它重点表现在情绪的掌控上。即要做情绪的主人,而不要做情绪的奴隶。这样才能良好地主宰自我。
我们都知道指责和抱怨不利于情感关系的维系,所以心情再坏,也不要丧失理智,而应当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思想上制怒。
1、保持理智与情绪的平衡
一个人要想经常做正确的事,就必须能使自己清醒与冷静,就必须能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样也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否则清醒时做出的事情是爱别人,被情绪控制时可能做出的就是伤害别人的事情,这样的人明显是没有爱的能力的人。
(1)理性决策需要平衡
青年朋友们不管问题大小,总有其感性的一面,我们在经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情感时,应当保持清醒,认识到分歧的所在。
每作出一项决定都不能被感情冲昏了头脑,首先要分析各种方案的有利面和不利面,比如家里商量合用一辆车、解决法律纠纷、办理手续,或者因市场情况变化而改写合同等。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情感和理智应当相辅相成,而不应让任何一方占据上风。
情绪激动时,青年朋友们很难条理清晰地思考问题,有些青年朋友容易情绪激动,对他们来说,考试前的焦虑、看牙医前的紧张、外出旅行前的不安情绪都会影响他们作出理性的决定。
相反,也有些人即使在极度焦虑时或争吵之后也能集中精力思考,作出理性的判断。但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情绪失控,很难或者说根本无法理智地面对一场冲突。
情绪越激动,就越容易失去理智。你越是爱或尊重一个人,在你认为他受到不公平指责时,你就会越加愤怒,也就越发不能有效地反驳对方的批评意见。
(2)冷淡能削弱积极性
过于强烈的情绪会使问题恶化,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压抑情感。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行为明智且有理性,但是良好的关系所具备的每一个要素都依赖于感情投入。
完全用冷淡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会使我们体验不到重要的人生经历,没有这些经历,我们可能无法有效地处理分歧。
因此,在人际关系中,感情的介入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当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双方将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要扭转这种局面,就需要通过积极的感情投入,做到情理通达,以加强双方共同解决分歧的能力。
阻碍人们保持理智与情感平衡的原因有四个:其一,我们不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绪;其二,虽然我们常常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有时情绪急速波动,以致我们不由自主地受它支配;其三,即使理智本身战胜了情感并左右我们的行为,我们仍不能把握好那部分情绪,不管我们怎样将其掩盖,或是否认它的存在,事后它还是会冒出来烦我们;最后,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情绪的产生没有心理准备。
(3)体会和他人的情感
青年朋友们常常对感情毫无察觉,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被不安、沮丧、恐惧或愤怒等情绪所左右,并影响到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应当学会观察肢体所传达的感情信号。通过观察身体各部位情况,能从中得到有关自己情绪的重要信息。
轻柔的声音,愿意靠得更近些,湿润的眼睛,这些迹象则意味着爱慕、同情或者伤心。我的身体感受在不同的场合可能表达着不同的情绪。一旦注意到这些变化,察觉出自己的情绪也就不难了。
为了培养这种意识,我可能需要在不同场合和不同程度的压力下进行练习。随着对自己身体反应的了解,察觉情绪变得越来越容易,就可以更频繁或在更为紧张的气氛下发觉自己的情绪。
我们仍可以根据某些肢体语言分析对方是否产生了大的情绪波动,经过细心观察,多加体会,就能敏锐地察觉身体和嗓音的细微变化,注意情绪的变化能帮助我跨越感情冲突。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暂时从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分析双方的情绪,并想出对策。这种距离感同样能减少自己情绪的波动对行为产生的影响,有助于让理性起到平衡作用。
我们的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大脑最先产生本能和感性反应。随后,大脑才会变得越来越理性,并逐渐可以控制一些低层次的本能反应。但险恶环境可能直接引发感情和生理上的反应,导致理性思维出现“短路”。
2、用理智驾驭情绪方法
一位哲学家说过:“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动力,而恶劣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
青年朋友们在情绪易于剧烈波动的时刻,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严防偏激情绪的爆发。人的情绪和其他一切心理过程一样,是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的,这就决定了人是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可以理智驾驭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以下几方面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1)逃避法
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逃避法。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的大脑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逃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的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
此外,还可采取主观逃避法,即通过主观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逃避法。
在您痛苦愁闷的时候,集中精力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逃避了心理困境。
(2)转视法
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相传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
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呦!于是为大儿子愁。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于是又为二儿子愁。
老太太愁来愁去,日见憔悴,终于成疾。
两个儿子不知道如何是好。幸一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这么转换个看法,就没愁喽!”这么一来,老太太果然变愁苦为欢乐,心宽体健起来。
看来,在审视、思考、评价某一客观现实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换个角度看问题,常会使人感到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化为乌有。
(3)自慰法
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我们把这种方法借用来,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心理自我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
在自慰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确有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这种精神胜利法不该被瞧扁了,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摆在那里,如若能改变,当然该向好处努力,如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就该宽慰自己、接纳自己、承认现实,这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4)幽默法
幽默法对解脱情绪与理智的心理困境是极有助益的自救策略之一。
笑是精神消毒剂,幽默是走出心理困境的阶梯。当事业和生活受到挫折时,当交际出现僵局时,幽默的行为,幽默的语言,常常能使困境和窘迫转为轻松和自然,从而使精神紧张得到放松,和缓气氛,释放情绪,减轻焦虑,摆脱困境。
(5)低调法
人出于本能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期望值。这自然有其积极意义,它是个人进取、社会进步的一种心理驱动力。但“物极必反”,一味不切实际地以过高的期望值来对待人生,也许正是有些人每天都在郁闷愁怨的心理困境中消磨宝贵时光,终生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的心理根源。
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绪冲突越大,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结论。
(6)宣泄法
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压抑自我情绪似乎给予更多的肯定。而对宣泄自我情绪则给予更多的否定。其实这有违心理科学。愤怒如强加抑制,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有毁灭自己或他人的危险,悲痛如强加抑制,不随泪水宣泄出来,不仅会危害身心健康,甚至会气绝身亡。
如同闷热的夏天唯有一场大雨,才能使空气一新,如晴空万里一样,困境中的心理重压也只有宣泄出来,才能赢得心理上的一片晴空。
(7)升华法
善于心理自救的人,却能把这种思维上的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引向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在获得成功的满足时,也清除了心理压抑和焦虑,达到积极的心理平衡。古人仲尼、屈原、左丘、孙子、不韦、韩非、司马迁等,之所以为万世传颂,就在于他们在灾难性的心理困境中以升华拯救了自己,塑造了强者的形象。
在人遇到挫折时,一味憋气愁闷,或颓唐绝望,都无济于事,做出反社会的报复行为更是下策。这都是拿别人的错误在惩罚自己。正确态度是:化挫折失败为动力,从心理困境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
最近的生活是否顺心,身体状况是否健康,工作是否顺利,压力是否太大,或者最近生活是否太过平静,太过顺利,没有什么压力,都可能让人产生紧迫感和厌烦,积压久了,内心承受不了,就会以发火的形式排解。
面对这些情况,首先青年朋友们要反思自己发怒的原因,衡量发怒的结果,不要让邪火伤害身边的人。其次,尝试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相信对青年朋友是有利无害的,努力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贴心小提示
亲爱的朋友们,理清那些具有破坏性的情绪时,要说出自己的愤怒或恐惧,是自信和自制,而非软弱的表现。因此有必要记住以下几点:
一是开门见山,例如:“对不起,但这件事实在有点儿让我生气了。”
二是声情并茂,眼睛看着对方,降低音量,放缓语速,适当停顿以加强语气。例如:“我觉得很烦……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协议的条款上。我想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下讨论的气氛。”
三是直言不讳,解释一下自己不满的原因。例如:“我感到很恼火。刚才我正解释付保证金的事儿,话说到一半就给打断了。我还建议找个协调人,也无非是为大家好,如果没记错的话,有人当时就对我说:‘你自己不能处理吗?’”
四是避免责备,例如:“我可能听错了你的意思。如果什么地方得罪了你,请多多包涵。”
五是直接询问,例如“如果你对这场谈话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请告诉我。”
六是予人方便,例如“我知道大家都是为解决这件事而来的。要不,你再谈谈你的意见,然后咱们休息10分钟,之后再谈预付保证金这件事到底可不可行。”
理性谈论情绪自然而然就能促使双方都归于理智,青年朋友们要以冷静的思维来理清自己的所作所为,这同样促使采取自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