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7300000003

第3章 善于消除心理幼稚病的障碍

在《我不想长大》的这首歌词中写道:“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笨又傻……”在现代都市里,越来越多成年人的心态就像这首歌里所描述的那样,拒绝长大,总想“装嫩”。心理专家说,这其实是一种被俗称为“成人幼稚病”的心理障碍,属于“彼得·潘综合症”的一种。

1、了解心理幼稚病的表现

我们患有心理幼稚病的许多青年,尽管已到了成熟的年龄,但在心理上还保持了很多孩子的特点:在性格方面,爱玩、情绪化、任性,难以自我克制;在生活方面,较依赖他人;对于工作和家庭等成人责任,往往采取逃避的态度,如频繁更换工作,迟迟不愿结婚,不愿成为父母;还表现出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不会主动关心他人,却把他人对自己的关心视为理所当然的事。

比如,32岁的阿玲已经是一名3岁孩子的妈妈,但她仍然像个小孩子一样,老觉得自己没有长大。对于家里的事情,她不愿意干,而且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干,像交水电费这些事情,她都觉得很累。

有一次,老公工作很忙,让阿玲代替去参加一个婚宴,阿玲就觉得自己无法和别人沟通,到了现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做什么,结果去了之后勉强和新郎新娘见面送了红包,婚宴还没有开始就落荒而逃。

结婚七八年了,阿玲还是动不动就往娘家跑,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倾诉、商量家里明天准备买什么菜、做什么饭,自己在单位参加了什么会,这些琐细生活小事她都要向爸爸妈妈请示汇报,得到父母的详细指导后,她才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家。

阿玲在一所中学里当老师,工作上兢兢业业,这些年来,并没有啥差错,但就是心理上感到压抑,觉得工作比较累,自己无法承担。和工作上相对应的,她在生活上也感到心力交瘁,孩子出生后,她并没有欣喜若狂,反而觉得孩子对于她来说是个累赘。

阿玲这样的情况属于人格障碍,俗称为“成人幼稚病”,属于“彼得·潘综合症”的一种。导致阿玲出现这样的“心病”,和她从小的生活环境有着极大关系。从小到大,阿玲都是生活在父母包办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的事情,父母都替阿玲考虑好了,长期下来,阿玲把自己的角色一直定位成在父母羽翼下的孩子,而且越来越不愿意长大,也失去了主见。

像阿玲这样拒绝长大的例子并不少。29岁的大刚是一家广告公司的项目经理,但他的笔记本电脑上竟然贴满了蜡笔小新、超人的贴画,就连穿衣也是“儿童化”明显,经常穿着迪斯尼的T恤;26岁的小林经常穿娃娃装、梳娃娃头,脚踩绑带的平跟鞋,背着加菲猫的卡通包,举手投足还是个孩子。

“成人幼稚病”这类心理障碍,我们许多青年都有,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这与家庭教育的环境密切相关。比如,父母过分满足孩子的需要,忽略其应承担的责任;此外,父母中的一方在婚姻关系中不能得到满足和慰藉,如父亲长期在外,母亲感到孤独和空虚,与孩子结成过度紧密的关系等。在这种情况下,母亲需要一个永远长不大、不会离开的孩子,孩子就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角色。最后,因为错过了与父母分离、成长为独立个体的关键时期,即使父母发现问题,想将孩子推出家门、推向社会,往往也为时过晚。

现在不少青年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里备受呵护,有的甚至10多岁了,还和父母一起睡觉。虽然后来结婚了,但心理上总是没有断奶,柔弱的翅膀也就不会飞翔。由于他们拒绝成长,因此就出现了许多婚姻问题,他们的责任感差,依赖性强,心理脆弱,优柔寡断,以自我为中心,小家子气等。这不仅难以承担家庭责任,还使他们不会处理婚姻矛盾。

这些心理幼稚病现象会严重影响青年的身心健康和人生发展,其具体表现为:

(1)在心理情绪表现上

有时率性而为,待人接物很少深思熟虑,多凭一时之爱好;喜怒皆形于色,胸无城府,极少对人设防,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好奇心重,精力充沛;喜欢幻想,常常做梦。

(2)在信仰意识表现上

知道金钱和权势的魅力不可阻挡,但还是坚信情义无价;盲目乐观,尽管知道世间有太多丑恶、虚假和黑暗,但还是相信公理正义,相信红尘有情、有爱、有美好的事物。因此,在他们眼中,身边每一个人都是诚心待我,坏蛋总是在自己的世界之外;尽管曾经无数次被那个最信任、亲近的人背叛、欺骗和愚弄,但还是相信爱情。认为人是世上最可怜的动物,愿意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被人斥为没有原则,滥施同情。

(3)在行为习惯表现上

颇有马大哈的做派,常常丢三落四,顾此失彼。不会察言观色,常常一厢情愿,以至于好心办坏事。

2、认识心理幼稚病的产生原因

英国咨询与心理疗法联合会的菲利浦霍德森说:

成年人自由地和孩子讨论一些问题,这可能是好事。但是,如果家长开始担当孩子的角色,模仿他们的行为,与他们的朋友混在一起,那就值得警惕了,因为这说明他们自己的生活缺乏某些东西。这有时会让孩子觉得压抑,年轻人需要自己独立的空间。

(1)心理滞留

如果我们青年患有心理幼稚病,那么自始至终固结在童年幼稚的心理水平上,即使到了成熟的年龄,而人格特征仍然固结在儿童的水平,这就是心理滞留。心理滞留的主要表现是依恋父母,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形成心理滞留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我们的父母采取陈旧的教育方式把我们曾经束缚在襁褓之中,让小时候的我们过着半寄生的生活。青年的心理滞留总是用儿童的眼光审视成人的世界,用儿童惯用的家庭方式处理成人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总是陷于挫败感的困扰之中,缺乏基本生存的安全感,人格的主体地位和自我评价系统尚未充分地构建起来,过分地关注别人的外部评价。

童年是我们青年的摇篮,然而我们永远蜷缩在摇篮里,就不可能成熟起来,也就不可能进入人生的高级阶段,就不可能进入创造性活动的阶段。

(2)心理退行

如果我们的青年在某些方面已经得到成熟和发展,一旦遭遇困难便不敢继续向前行进,而又重新退缩到童年的安乐窝,这就叫做心理退行。

诞生并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向成熟行进的过程。我们从母体里诞生之后,还要从母亲心灵的子宫中继续诞生。向成熟的行进一旦终止,向幼稚的退行亦即开始。因此,我们要帮助青年坚持向成熟行进,而不再向幼稚退行。

(3)心理僭越

在古代,诸侯盗用了天子的徽号叫做僭越。在这里,我们借用僭越一词,表达人格幼稚性的一种表现,就是指儿童超越父母的辈分,凌驾于父母的辈分之上,民间叫小皇帝,小太阳。父母不和总打架,孩子从中调解,但是父母双方谁也不重视孩子的意见,迫使孩子僭越到父母的辈分上去,大耍威风,借以平息父母的纠纷。有的孩子同父亲或母亲单方面结盟,以对抗另一方。

心理僭越的结果,是孩子说了算,父母靠边站。心理僭越之所以能够得逞,有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幼稚,只要孩子以幼稚的面目出现,父母就会感到束手无策。

心理僭越者有一个共同的口号,那就是“人人平等”。从法理上说当然是人人平等的,然而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子女并不同处于一个辈分。他们讲平等的目的在于通过平等这个跳板僭越到父母的辈分上去。伦理观念的丧失,是导致僭越的根源。

(4)心理袭取

就是指在不知不觉中将别人的心理行为模式窃为自己所用,这个“别人”通常就是父母。假如父母用非正常的手段对付他们的孩子,孩子就可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用同样的办法对付他的父母。到了学校或社会,继续沿用同样的手法去对付别人。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儿童本人的自觉意识并不知晓。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青年患有心理袭取,那就不满意自己了,容易采取自己不愿意采取的方式去应对现实,因为所厌恶的思想和行为就在自己的身上表现出来,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将敌意投射到自身,这就是所谓内投射。这样的青年总感觉到,自己已经是像父母一样的人,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悲剧于是发生了。

心理袭取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袭取了被自己厌恶的别人的坏东西,就混同于那个人,达到心理僭越的目的。“你是坏人,我比你更坏!”于是自然敌意就投射到自身,攻击的对象也就转向自身,转向内部,自我轻蔑、自暴自弃就是这样发生的。

(5)心理异化

每一个人都拥有自身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本体特征,这种本体特征一旦被遮蔽或被幽囚,他就容易陷于心理异化的灾难之中。

我们许多父母总是希望把孩子驯化成他们自己一样模式的人,以便他们没有达成的目标由孩子来实现,就像接力棒一样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民间叫做接班人。然而,他们又往往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儿童的天性和自性,本性和天根。被异化的儿童即使到了成熟的年龄,也仍然像一个孩子不可能真正地成熟起来。

处于心理异化之中的个体理所当然地无法完成任何事情,因为他不可能全部地被异化,它只能部分地被异化,于是就陷于了人格分裂的状态,一个人格要做什么,另一个人格不要做什么,就陷入了不可调和的内部冲突之中。

(6)心理迷失

当我们青年陷于心理幼稚的困扰时,那么整个精神和整个人格就会陷于崩溃的边缘,或者找不到自我,或者陷于一种自我迷失的状态。在自我迷失的状态下,那就会感到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了,而是“另一个人”。

如果完全成为“另一个人”,这就是人格分裂;如果部分地成为“另一个人”,这就是人格冲突与并存。在许多情境下,我们的青年如果找不到自己,那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了。那么我们青年如何与外界交往呢?时而用“另一个人”的方式,时而用自己的方式,于是就会陷于精神崩溃和人格瓦解的绝境。

3、克服心理幼稚病的方法

从心理成长的角度讲,我们每个人都是儿童、家长和成人的集合体,这三种元素的和谐统一,才表现为完美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

我们青年人如果儿童性格和心理元素过多,就会一味追寻快乐,选择依赖,逃避责任,从而诱发“成人幼稚病”。

(1)要重视诺言

要克服心理幼稚,首先要学会成熟。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出尔反尔,对自己的每个承诺都要相当重视,特别是在许愿之前要周密考虑,自己的话是否真能兑现,如能兑现才说,要言出必践。

要让每一句话都让人觉得放心、可信任。满嘴跑火车、乱放空炮、迟迟拿不出行动,这是不成熟的行为。

(2)不夸夸其谈

不随随便便高谈阔论,学会把握适当的沉默,说话声音清晰但不乱嚷。有些青年人喝点酒随便就把自己的小经历、小故事拿来满桌子大讲,不用喇叭半屋人都能听见的,这种行为最多只能博取听众一笑,谁也不会把那五花八门的所谓“奋斗之路”放在心里。

(3)要含蓄内敛

要经常读书,接受新事物新信息,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但不得张扬,才华只在必需的时候才展现出来,决不要为了满足虚荣去刻意卖弄。要如醇厚的酒,越品越有味道。

(4)要心胸宽广

不斤斤计较,不贪图小便宜,不在乎吃点小亏,不喋喋不休地抱怨这抱怨那。眼光从不被琐碎事务绊住,对于家庭中的小争吵,经常是“首先回头的天使”。

(5)不以我为中心

尊重自己,更懂得尊重他人。善于换位思考,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不强求别人迁就自己,善于同别人合作。凡是说“我怎样怎样”的人,是典型的小皇帝脾气,还没长大。

(6)勇于承认错误

不顽固,能接受不同意见,善于采纳好的建议。对于自己的不当决策,勇于承担后果,从不找借口搪塞推诿。

(7)要意志坚定

要有处变不乱的心理素质,一旦确定自己奋斗的目标,就朝着它努力,遇到挫折,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及时修正方向,但决不轻易言退。

(8)要干净整洁

尊重自己的外表,留最适合自己的发型,下巴干净没有胡子,面部不油腻,不留长指甲。衣服不一定要名牌,但整洁大方,不会穿得皱巴巴的。决不会穿黑皮鞋配白袜子,穿着西服去旅游等。

(9)要尊老爱幼

要有爱心,要有社会责任感,要有传统的美德。学会给老人和孕妇让座,会给受灾地区捐款捐物,会帮助失学儿童,会义务献血……这些事情不一定全做,但决不会什么都不做。

(10)有业余爱好

不是只知道工作的机器人,懂得用业余爱好来调节自己紧绷的神经,工作休闲两不误,使生活有情趣。

总之,青年朋友们要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学会如何寻求自己的生存方式,并以快乐健康的心态过好属于自己的成年期。

贴心小提示

亲爱的青年朋友,当你知道了幼稚病的危害和具体表现以及怎样消除的方法后,我再给你推荐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用以你克服心理幼稚病:

一是进行心理治疗,成人幼稚病往往会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病症一般难以用药物治愈,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心理治疗。你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人生观单靠说教是很难彻底改变的,应由我们心理专家和你的亲人一起来进行长期地专业干预治疗,迫使你面对现实,认识到你已长大了。

二是要培养独立性,预防幼稚病要从小做起,要通过多种方式,培养独立的性格和生活的能力,从而预防成人幼稚病。要通过参加一系列活动,特别是社会实践活动,使你更多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学习生活技能,培养独立处事的能力。

如果你患有严重的心理幼稚病,最好是用“脱敏”方式来治疗,你不要一味地接受家长的保护,你应独立地完成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小事情”,例如独自上街买菜、去商场或超市选购一些生活用品、晚上独自睡在一个房间等。然后逐渐让你做到遇事独立思考,例如外出旅游让你自己选择景点或景区等。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制造一些从简单至复杂的挫折性“作业”,让你独立思考并独立完成。

同类推荐
  • 潜意识操控术

    潜意识操控术

    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潜意识都存在着一股强大的活动力,然而却少有人能将其开发出来,释放我们潜在的能量。其实通过一些技巧性的训练,我们便可以灵活掌控这些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而这种技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开发它,唤醒它,就是你的任务!本书将向你揭露潜意识的秘密,向你展示你所拥有的未开发的强大力量,教你通过操控潜意识来掌控自己的生活。
  • 三天读懂心理常识

    三天读懂心理常识

    读心理故事,品心理智慧,用最短的时间最全面地了解心理常识,心理入门,人际心理,职场心理,爱情心理,调节情绪,透视人心,操作心理,搭建人脉。
  • 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

    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

    《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是一本写给所有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尤其是青年人)看的书。不管你处在人生的什么阶段,只要你愿意学习,追求上进,那么,你一定能从本书中学到进步的经验,找到杰出的楷模,领悟成功的真谛,获得奋进的力量,得到受益一生的智慧。
  •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心理学让你内心强大

    本书运用心理学理论,悉心对读者进行心理指导,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养成习惯,掌 控环境,激发潜能;帮助读者修炼心灵,摆脱束 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
  • 博弈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1)

    博弈心理学(心理学课堂01)

    《心理学课堂》套书共5册,包括《消费心理学》、《博弈心理学》、《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价格心理学》、《销售心理学》,《心理学课堂》从多方面总结和归纳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中的心理学,并配以生动的案例,增加了阅读趣味。阅读《心理学课堂》,可以使人们清醒的认识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并加以规避,从中得到人生智慧,使生活更加积极主动。
热门推荐
  • 奈九笙苦

    奈九笙苦

    一执一念一爱一恨殊途之中谁又能想起你夜明似的眼眸
  • EXO夙末

    EXO夙末

    他们和霓楠伤从小被人培养成为杀手,成为了杀手排行榜上的前10,心狠手辣是肯定的,但只是对那些他们不喜欢的人......他们潜入学校去完成任务,却遇到了金泰妍,她要害他们,但他们却不知道,边伯贤似中毒一样爱上了她,不可自拔。因为金泰妍的死,边伯贤恨死了他的青梅竹马——楠伤,最后知道了真相的他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金泰妍“死而复生”知道了真相的伯贤会怎样对她呢?是放不下旧情还是复仇呢?这一切的答案都会恰如人意吗......
  • 天才魔妃绝色风华

    天才魔妃绝色风华

    [爽文+宠文+一对一+男强+女强+魔兽]前世,她是药尊,却被身边之人所背叛,被逼无奈最终与敌人同归于尽,本以为她就这样结束了,却不曾想她的灵魂重生的异世大陆。她,从小便被称为废柴,不能修炼,但她的家人却对她视若珍宝,可她却因未婚夫的退婚而最终香销玉殒。当药尊的她成为废柴的她,又将会在这大陆上搅起怎样的风云?他,一代魔君,邪魅嚣张,冷酷无情,却为了她而争风吃醋。对他来说,要是有人敢对她抱有那些个思想,那他一定会…哼哼…宠文,要看的亲请进!要看虐文的亲可以绕道了哦!!!ヽ(≧Д≦)ノ?
  • 孽生缘之无心公主

    孽生缘之无心公主

    一场错乱姻缘,她痴心错付,为助爱人脱险,登上高位,失去原本属于她的东西——金钱,权利,以及亲人。然而,这一切不过是他利欲熏心、精心策划的阴谋。“她想看看你有没有心。”“轩辕诩,我的心,你拿去,但是,你的命,给我留下。”冰冷之剑刺入心房,引发前世之魄到来。爱恨别离之后,是无忧无惧,她带着诅咒重现人间。顺她者,生。欺她者,死。可偏偏那一人,却是生死不得。“你要的心,我给了。那我要的,你给得了吗?”
  • 次方世界

    次方世界

    人类明文的进步,使人们不再拥有只活在现实世界的权利。
  • 斐言一诺

    斐言一诺

    爱上她,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明明知道不可以,心却还是跟着她走了。他曾想过放弃她,她却舍不得了……
  • 生化危机之惊变

    生化危机之惊变

    变异的人,变异的丧尸,人类真的有那么脆弱?难道末世即将来临?这一切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有心人的阴谋?原本羸弱的邓晨在经历过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危险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来吧,答案即将揭晓。
  • 尸者世界

    尸者世界

    这是一个毫无渲染的世界,一个末世的生存之道。人性在这里暴露无遗,亲人,朋友你该如何拯救,你不是救世主,不是不死之身.....
  • 太古镇天

    太古镇天

    一个奇怪的石头,一个自称了不起的少女,一个邪恶的少年,故事由此开始。远古传说,绝世霸体,太古巨龙,蛮荒再现,黑暗与冰冷的星空宙域,九天神府,亘古长存。古神降临,是要灭世,还是要争霸。一个浩瀚莫大的世界,神秘无尽。要镇天盖世,要争霸称皇,要我一人独尊………。争霸路,我心苍茫,欲要和天比高。
  • 眼中泪我的公主

    眼中泪我的公主

    一定会完本!警告我的读者,在这里开本!每一个男人都有心目当中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