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4000000007

第7章 虎行似病:司马懿装昏诛曹爽

就像装猪吃象一样,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鸟噬人手段之处。因此为人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钮的力量。装猪吃象,用计在强敌面前,尽量把自己的锋芒敛蔽,“若愚”到像猪一样,表面上百依百顺,装出一副为奴为婢的卑恭,使对方不起疑心,一旦时机成熟,即一举如闪电般地把对手结束了。

这就是韬晦的心术,人们常常借此自我保全,麻痹攻击对手。

魏国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深藏利爪,含而不露,让曹操为之发怵,且最终把持了曹家天下。

公元201年,司马懿二十刚出头,血气方刚,初生的牛犊,朝气蓬勃。而这时曹操已击败了北方最强大的敌手袁绍,统一了中国北部,挟天子而令诸侯。曹操对司马懿早有所闻,决定聘请为官。但司马懿见汉朝衰微,曹氏专权,不愿屈节事之,推辞说身患瘫疾,不能起身,加以拒绝。

曹操生来机警多疑,马上意识到这个青年必是借故推托,而不应聘正是对他的大不敬,自然十分恼怒。于是马上派人扮作刺客,穿墙越屋来到司马懿的寝室,手挥寒光闪闪的利剑,刺向司马懿。警觉的司马懿觉知刺客到来,立即悟到这是曹操之意,于是将计就计,装着瘫痪在床的样子,毅然放弃了一切逃生、反抗和自卫的努力,安卧不动,任刺客所为。刺客见状认定真是瘫疾无疑,收起利剑,扬长而去。

尽管曹操诡诈无比,但还是没有狡诈过司马懿,被这位青年蒙混过去。这一着使他不仅逃避了聘征,而且逃避了不受聘将受到的迫害。这一着,需要有在仓促间对刺客来意的准确判断和当机立断的决策,又需要临危不惧、置生死于度外的果敢,真是惊险无比,常人难为。

司马懿躲过这场试探后,非常谨慎而有节制地行事,但最终还是被多疑的曹操察觉了,又请他为文学官,还厉声交代使者说:“司马懿若仍迟疑不从,就抓起来。”

善于审时度势的司马懿判定,若再拒绝,定遭杀身之祸,只能就职。

对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

他听说司马懿有“狼顾相”,为了验证,便不露声色地与其前行,又出其不意地命他向后看,司马懿“面正向后而身不动”,被验证果然有“狼顾相”。

所谓“狼顾相”——据说狼惧怕被袭击,走动时不时回头,人若反顾有异相,像狼的举动,谓之为“狼顾”。司马懿的“狼顾相”就是他为人机警而富于智谋、雄豪豁达、野心很强的表现。

加之曹操又梦到“三马共食一槽”,槽与曹同音,预示着司马氏将篡夺曹氏权柄。于是令曹操非常嫉妒,非常发怵,因而他忧心忡忡地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不是一个甘为臣下的人,要坏你的事。”意欲除掉他,免得子孙对付不了。但曹丕与司马懿私交甚好,早已经离不开他,不听父亲的劝告,还多方袒护,使司马懿免除一死。

所以,曹操死后,司马懿的显赫地位巩固了。当他征辽东灭公孙渊凯旋回来时,有兵不胜寒冷,乞求襦衣,他不答应,对人说:“襦衣是国家的,我作臣子的,不能赏与别人,换取感激。”他十分注意避嫌,以至于宁愿士兵受冻也不自作主张发冬衣。他在晚年,功望日盛恭谦愈甚。他经常告诫子弟:“道家忌盛满,四时有推移。我家有如此权势,只有损之也许可以免祸。”这种谦卑的言行,正是他“狼顾”般警觉的又一体现。

曹丕嗣位为魏王,封司马懿为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

公元237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发兵叛魏,并自称燕王。238年正月,司马懿受诏率师伐辽。魏军很快就拿下襄平,斩了公孙渊。接着司马懿班师回朝。正在途中,三日内,连接五封诏书。等司马懿赶回京城,魏明帝已气息奄奄了,魏明帝拉着司马懿的手,将年仅八岁的太子曹芳托付于他。司马懿痛哭流涕,受遗命与大将军曹爽共同辅政,即日明帝故去。

曹爽是曹魏宗室,外露骄横,内含怯懦,而且华而不实,这就给司马懿造成了机会。

两位辅政大臣,司马懿德高望重,曹爽则年轻浮躁。辅政过程中,二人不断发生矛盾,使曹爽对司马懿非常嫉恨。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曹爽多次提拔自己的亲信担任京城重要官职,而这些人大多是京城名流,外表风度翩翩,但不具实际政治才能。向来政治家引纳名流,主要是提高自己的声誉,而不是让他们真正参政。曹爽却不懂此道,结果只是加快了自己的灭亡。

这些人意识到司马懿的才干和资历远非他们可比,便想尽方法排挤他,于是由曹爽奏告小皇帝,说司马懿德高望重,官位却在自己之下,甚感不安,应将他升为大司马。朝臣聚议,以为前几位大司马都死在任上,不太吉利,最后定为太傅。然后借口太傅位高,命尚书省凡事须先奏告自己,大权遂为其专。

司马懿

在正始初的几年中,曹爽急于安插亲信掌握京城兵权,司马懿则率兵同东吴打了几仗,名声大噪。

曹爽一天天骄横自大,像一只急速膨胀的气球,司马懿却深自抑制,始终保持谦恭。他平时经常教导自己的儿子,凡事都要谦虚退让,就像容器一样,只有永远保持虚空的状态,才能不断接受。从表面上看,曹爽的势力是在扩张,其实内中却潜伏着很深的危机。

到了正始八年(公元247年),曹爽已经基本控制了朝政,京城的禁军,基本上掌握在他的手中。于是朝中的大事,曹爽就很少再同司马懿商量,偶尔司马懿发表些意见,他也根本不听。对此,司马懿似乎并不计较,依然是谦恭的态度。

此后不久,司马懿的风瘫病复发了,便回家静养,不再管事。这一病差不多就是一年。

当时,司马懿已经近七十岁,在旁人看来,早已是风中之烛。所以曹爽他们对他的卧病并没有多少疑心,反而觉得这个原以为厉害的对手,到底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曹爽总算细心,当正始九年春他的心腹李胜出任荆州刺史时,他还特地让李胜去向司马懿辞行,观察一下司马懿的病到底怎么样了。李胜来到司马懿府上,被引入内室。司马懿见他进来,叫两个婢女在两旁扶着,才站得起身来,表示礼貌,一边接过一个婢女拿来的外衣,不料手抖抖颤颤,衣服又掉在地上。随后坐下,用手指了指嘴,表示要喝水,婢女就端来一杯稀粥。他接过粥送到嘴边,慢慢地喝,只见滴滴答答的汤水往下落,弄得胸口斑斑点点。

李胜看得心里难过,不觉流下眼泪。司马懿话都说不清了,他断断续续地说:“我年老了,精神恍惚,听不清你的话。你回并州为刺史,正好我有个儿子在那里,还请你日后多加照看……”

李胜回到曹爽那里,将司马懿的情形一一禀告,最后说:“司马公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不足为虑。”这一来,曹爽算是彻底放心了,从此再也不加防备。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皇帝曹芳出城祭高平陵(明帝陵墓),曹爽兄弟也跟随前往,只带了少量的卫兵。他们出城不久,在曹爽府中留守的部将潘举忽听得街上有大队人马急速奔走的声音,心中惊疑,立即登楼观望,只见司马懿骑在马上,带着一支军队向皇宫奔去,虽是白发飘飘,却是精神矍铄,哪有半点病态!潘举知道事情不妙,拿起弓箭对准了司马懿就要射出。边上一人拉住他的手,劝阻道:“还不知是怎么回事,切莫胡来。”

这样反复三次,司马懿已经远去。军队开到皇宫前列成阵势,司马懿匆匆入宫,谒见皇太后郭氏,奏告曹爽有不臣之心,将危害国家,请太后下诏废掉曹氏兄弟。郭太后对国家大事素无所知,又处在司马懿的威逼下,只好按他的意思,叫人写了一道诏书。

与此同时,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带领军队和平时暗中蓄养的敢死之士,已经占领了京城中各处要害,关起了城门。城中的禁卫军,虽说一向归曹爽兄弟指挥,数量也大得多,但群龙无首,再加上司马懿的地位和声望,谁敢动一动?司马懿包围皇宫,取得诏书之后,又马上分派两名大臣持节(代表皇家权威的信物)赶往原属曹爽指挥的禁卫军中,夺过了兵权。

曹爽多年经营的结果,不过片刻工夫,便化为乌有。司马懿的兵变,看起来似乎只是抓住一个并没有多大成功把握的偶然机会,其实是经过长期准备的致命一击。他在曹芳即位后的好几年中,不跟曹爽争权,却多次率军出征,保持了自己在朝廷的威望,一旦事变发生,就足以威慑群臣众将,使之不敢轻易倒向曹爽。另一方面,他的长期的谦恭退让,则助长了曹爽的骄傲自大,使之放松戒备。至于司马懿的装病,不但造成了可乘之机,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保存了司马懿所统领的一支军队。有如上几个条件,那种看起来纯属偶然的机会,实际是必定要到来的。

曹爽兄弟及其同党一律处死,他们的家族,无论男女老少,包括已出嫁多年的女子,全部连坐被杀。忍耐、谦让,可一旦得手,决不迟疑,斩草除根,不留后患,这才是真正的司马懿。当时被杀的,有许多著名文人,所以有“天下名士减半”之叹。

对司马懿来说,除去曹爽,不过只是第一步。他一开杀戒,便血流成河,令天地为之震撼。

从此,司马家牢牢掌握了政权。司马懿在四年后死去,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他们同父亲一样,谦虚恭谨,心狠手辣,先后废掉并杀死曹家三个皇帝,杀了一批又一批反对派。到司马昭之子司马炎晋武帝手里,完成了朝代的更换。

同类推荐
  • 影响人一生的100个成功寓言

    影响人一生的100个成功寓言

    精选100个关于成功的寓言故事,它们蕴藏着许多哲理和智慧。通过它们,读者可以轻松领悟成功的真谛,找到适合自身的成功之路。同时,编者通过编写体例、版式设计和插图的有机结合,帮助读者提高阅读效率,并营造一个愉快的阅读氛围。
  • 动物生存智慧

    动物生存智慧

    每一种动物,都是自然界中靓丽的风景;每一种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亲密朋友。每一种动物的生存智慧,都为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本书让我们感悟动物的成功品质,学以致用。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每一种动物都掌握了高超的生存技能。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动物的智慧更加简单、有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动物比人类更加聪明。了解动物生活习性,增长知识;感悟动物生存智慧,学以致用。
  • 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生活

    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生活

    生活中,多数人总是嚷着“没时间”,却从来未曾想过“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生活》,带给你最实用的时间管理技巧,也是开启你美好生活的金钥匙。想过怎样的生活、怎样的人生,你,想好了吗?
  •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二十几岁要懂得的99条人生经验

    本书为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精心提炼了90条富含哲理的人生经验,从道德修养、处世方法、人际关系、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阐释。每一条人生经验都以寓意深远的哲理点拨,挖掘人生深层的内涵,向人们阐释了人生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心灵得陶冶,领悟成功的真谛,把握人生的航向。
  • 低调为人强势做事

    低调为人强势做事

    本书分十章,告诉读者: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是为人的最佳姿态。强势,是一种能力、一种气魄、一种战术、一种技巧、一种策略,是做事的最佳智慧。低调为人和强势做事,两者不但相辅相成,而且互为表里,是为人处世的必修课程。
热门推荐
  • 这个世界有点方

    这个世界有点方

    你有勇气面对整个人类的仇恨吗?……没有?那用整个人类的文明来支持你,你有勇气面对整个人类的仇恨吗?……试试吧。好戏开始——
  • 霸道总裁的一世钟情

    霸道总裁的一世钟情

    新书《101次逃婚:陆少,请止步》已发,欢迎亲们来看。“陪我一晚上,我就放了他,不然断胳膊还是断腿,你自己选择”三年前,18岁的她,为了挽救男友,她和他上床,将自己的完璧之身交给了他,当晚男友车祸而亡,从此他便成为了她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噩梦三年后,他重新归来,已是最负盛名的青年总裁,而她却为了家族生意嫁进豪门,成为备受瞩目的富家太太他对她说,“和他离婚,你要多少钱,我都给你,只要你在我身边”这一次,他温柔深情想要和她执手一生,而她早已心如死灰
  • 张艺兴之往若浮华

    张艺兴之往若浮华

    ”你可以一直找他,找到你死心为止,我可以一直等你,等到我心死为止“这是沈浮希的青梅竹马在她出国之前对她说的,突如其来的表白,让她束手无策,五年后,初恋男友挽着未婚妻回到她的面前,她亲眼目睹了初恋的婚礼,“张艺兴,我们在一起吧。”本来以为人生从此安定,可是上帝一直都把她玩弄于鼓掌,“张艺兴,连你也要离开我吗?”
  • 喜欢你你是一场漫长的等待

    喜欢你你是一场漫长的等待

    多年以后,沈筠若成为了一位知名小说作者,她的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及电视剧,一场记者会上,有人问她:“哪个坐在咖啡店里的陪她到最后的男人是谁?”她只是笑而不语,众人却不知后台里还有一个男人在等他。故事里她把感情都给了另外一个人,全了她所有的遗憾,故事外,等她的人终于得偿所愿。
  • 超级大明星2

    超级大明星2

    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李伟,上学时候只知道打架逃学,高中后看上同班校花女同学,苦苦追求三年,最终女孩告诉他,只有他考上和她同一所大学才能和他在一起,而后李伟为了和他在一起,努力的和女孩儿考上了同一所大学,相恋二年,最后李伟却换不了一句分手,祸不单行,刚和女朋友分手,帮同学打架又被抓进了派出所,父亲被他气进医院,爷爷一把掌断决了关系........
  • 倾语卿逸只如此

    倾语卿逸只如此

    那一次,她与他的擦肩而过,成就了他们的相遇。她在那时对他有了第一次的心动。又因种种的事情,他俩相遇了。第一次的见面,却是彼此对彼此的厌恶,他对她的百般刁难,被她那不服输的性格一一克服,竟让他对她有了不同的情感。后他放下自身的傲气,要向她表白时。“你说,我穿成这样,卿淼会喜欢吗?”她却满脸笑容的问他这个让他心碎的问题。“他会觉得好看的...嗯。”终于他迎来了追她的最后机会,对她说出了那藏在心底的话,她却冷冷的说道,“我不想再爱了。”
  • 柏杨的智慧忠告

    柏杨的智慧忠告

    柏杨先生对人生,社会,民族等多方面问题都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本书详细阐述他对生活,人生,处事等方面的心得体会,以其特有的智慧给读者以启示和忠告,使读者从中受到启发和激励。
  • 寻找新大陆:人类认知之外的神秘之地

    寻找新大陆:人类认知之外的神秘之地

    地球上真的只有七块辽阔的陆地吗?在我们人类的认知之外,是否还有一块未被发现的新大陆?《圣经》中的伊甸园又在何处?我们人类到底发源于何处?神秘的玛雅文明到底从何处而来……这一切的疑问都指向了一个目标——第八洲!
  • 难道青春是用来浪费的

    难道青春是用来浪费的

    本书真实流畅地记录了当代中学校园的故事,以云作的经历揭示了青春年代懵懂的爱和坎坷的成长…
  •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FPA性格色彩入门:跟乐嘉色眼识人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乐嘉把人分成红、蓝、黄、绿四种颜色,每种颜色代表每种性格,然后进一步进行剖析。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第二部分是分则。总论部分主要从一个作者潜心研究的测试题入手,快速的让自己判断属于哪种颜色。同时解答了性格色彩与人们常见的内向还是外向,理性还是感性的区别。分则部分则从情感、生活、工作、处事、以及自我提升方面说明红、蓝、黄、绿的优势与过当。同时对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给出了背后的性格分析。第三部分作者首次解答性格色彩的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个案的精彩点评。帮助我们找到真正的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