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4000000047

第47章 阿斗不露行韬晦

刘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之所以有名,并不是因为他能干,而恰恰是因为他“无能”——按照通常的说法,此人是个典型的低能人物。关于他,有许许多多或多或少带有侮辱性质的传说,以至于后来,连他的乳名“阿斗”也成了呆笨无能的代名词。

刘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从自保的角度而言,他乃是个大智若愚的非凡之才。

“亲贤臣,远小人,这是先蜀所以兴隆;亲小人,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倾颓的原因。刘备在时,每与臣下讨论这事,无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之昏聩!”

这是诸葛亮《前出师表》总结前后蜀汉兴亡的原因用以告诫刘禅的话,语重心长,言真情切。

而刘禅并没有如诸葛亮所希望的,亲贤臣,远小人,以兴汉室;而是亲小人,远贤臣,重蹈桓、灵覆辙,断送了蜀国江山。

有人说刘禅是被他父亲刘备在长坂坡时把大脑给摔坏了。当然,可能是开玩笑的,但刘禅却是个历史上少有的昏君,不朽的“阿斗”。

诸葛亮执政时,他遵其父刘备所嘱:“事丞相如父”,且实权在诸葛亮,他不听也得听。诸葛亮操劳国家大事,整天忙得食不甘味,睡不安席,刘禅却不费脑筋,饱食终日,乐其所乐。

刘备逝世后,曹魏乘机兴师五路侵蜀,因这时诸葛亮闭门不出,刘禅不知如何是好,急得团团转,后来他到相府探望诸葛亮,诸葛亮告诉他退兵之策,他才如梦初醒。

别看刘禅傻子一样,他居然对诸葛亮不尽放心,当诸葛亮与司马懿斗法斗阵连续大胜,正欲乘胜直取长安的时候,他却中了司马懿的反间计,听信宦官流言:“诸葛亮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他便遣使星夜宣诸葛亮回成都。

诸葛亮奉旨回成都问他何故诏还?他无言可对,良久,说:“朕久不见丞相,心中思念,没有别的事。”

诸葛亮在世时,贤臣当道,小人远避,刘禅基本上是听诸葛亮的,宦官不敢出面干政。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情况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蒋琬、费祎等相继去世后,他被宦官黄皓等小人所左右,溺于酒色,不理朝政,政事、军事弄得一塌糊涂。

姜维是蜀国后期的“擎天柱”,是个赤胆忠心的人,他秉承诸葛亮遗愿,九伐中原,虽无大胜,但挫伤敌胆,使敌人不敢偷窥西蜀。而当姜维正在前线浴血奋战,困魏国名将邓艾于祁山时,后主旧病复发,连发三道诏书,促其班师。

邓艾的反间计再一次成功。

阎宇身无寸功,只因攀附黄皓,得了重爵,官至右将军。黄皓本想用阎宇代姜维,后主知邓艾善用兵,怕阎宇不是邓艾对手,才未能如此行事。

任用大将,如此儿戏,确是超级庸主。

姜维回川,得悉此事,入奏后主说:“黄皓奸巧专权,跟灭国的灵帝十常侍有何区别。早杀此人,朝廷自然清平,中原方可恢复。”后主笑说:“黄皓只是一小宦,纵使专权,亦无能为。”

姜维不能杀黄皓,反担心被这家伙所害,听从郤正之言,领军前往沓中屯田,以充军实,徐图进攻。

自古以来,庸主当政,小人弄权,大将在外难于立功。乐毅伐齐遭间,岳飞破敌被招回。姜维亦没能例外!

钟会、邓艾举兵入侵西蜀,姜维即起沓中之兵前往拒敌,并上表请派精兵分守战略重地阳平关和阴平桥,并指出“若失二处,汉中不保。”在这危急关头,刘禅竟听黄皓之言召巫婆入内殿问吉凶,巫婆以“西川土神”附身,胡说什么:“陛下欣乐太平,数年之后,魏国疆土亦归陛下。陛下切勿忧虑。”

自此,刘禅深信巫婆之说,不再听姜维之言,每日只在宫中饮宴欢乐。姜维紧急文书,都被黄皓隐匿,使钟会轻取阳安,邓艾偷渡阴平成功。邓艾直趋成都,刘禅自缚投降,姜维纵有回天之力也无济于事。

公元263年5月,由于刘禅的“识时务”,刘禅被迁北上,来到洛阳。

到了洛阳之后,刘禅发现事情有些微妙:魏国封他为安乐公,而曹魏王朝的实权派人物,刚刚晋封为晋王的司马昭对他却外信内疑,怀有戒备心理。因此,这位人称阿斗的蜀汉后主皇帝决心利用自己的“阿斗”性格来自保。

不久,司马昭设宴招待刘禅。席间特请人演出蜀地技艺,由于司马昭的暗中布置,有些人假做触景生情状,忍不住暗暗抽泣。坐在司马昭身旁的刘禅本也应哀伤于心,但他看见司马昭那阴晴不定的面孔时,一下子提高了警惕,因而强充笑脸,喜笑自若。一心以为刘禅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的司马昭见了放下心来,悄悄对他的亲信贾充说:“人之无情,到了这个地步。虽使诸葛亮在,也不能辅佐久全,何况姜维呢?”一向被称为“清客”的贾充凑趣地说:“如果不是这样,您又如何能得到蜀国呢?”

戏艺终了之时,司马昭戏问刘禅:“颇思蜀否?”一惊之后,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这句话居然骗过了司马昭,甚至骗过了与刘禅一起降魏的蜀汉旧臣郤正。

宴会之后,郤正对刘禅进言说:“主公方才的答话有些不妥。如果以后司马公再问您这类话,您应该流着眼泪,难过地说:‘祖先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怎能不想念呢?’”刘禅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

几天以后,疑心仍未完全消除的司马昭,又一次问起刘禅是否想念故国。按照郤正的指教,刘禅背出了那几句话,并装作一副悲伤的样子,只是竭力不让眼泪流出来。

司马昭见了,心中有数(早与郤正有过沟通),突然说道:“你的话怎么像郤正的腔调?”

刘禅一惊,睁开眼,说:“您怎么知道?这正是郤正教我的!”司马昭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自此以后,忙于篡魏,遂不再对刘禅生毒害之心。

靠明哲保身的韬晦之计,刘禅虽身处险境而有惊无险,平安地了却残生。

同类推荐
  • 面试胜经

    面试胜经

    本书非常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毕业生更好地掌握面试技巧,克服面试时的惶恐和困惑,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
  • 淡定的人生不困惑:不浮躁的身心灵修行课

    淡定的人生不困惑:不浮躁的身心灵修行课

    《淡定的人生不困惑:不浮躁的身心灵修行课》是一本值得阅读一辈子的灵修经典。这里要讲的,不仅是你要面临的困惑,更是你一生都要应对的问题。星云大师、净空法师、弘一法师等高僧的心灵修行历程。改变亚洲亿万年轻人的治愈系列经典。在这浮躁的社会里,成功和幸福拼的就是淡定!淡定是一种心态,淡定是一种能力,淡定更是一种态度。勇者从容,智者淡定!最温暖的心灵关怀,最细腻的睿智启发!
  •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人生就是一条数轴,我们只知道它的原点和正方向,当我们站在一个点上,总是容易向后望。殊不知,人生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点,我们站在“现在”这个点上,才能看清楚过去和未来的界限。
  • 社会是平的:优秀的人从不抱怨

    社会是平的:优秀的人从不抱怨

    这个社会存在着不公平,因为人与人的出身有差别,人与人的资质有高低,人与人的境遇有不同。这个社会又是极其公平的,它给每个人提供了实现自我的机会。即使你出身非名门,即使你天资不聪慧。即使你遭遇难以想象的磨难,你一样可以实现人生的辉煌,但前提是,你不抱怨不埋怨,只靠努力去抗争!本书就是告诉年轻人,现实有美也有丑,有阳光也有阴霾,有幸运也有不幸,面对这些,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接受、去适应、去改变,用我们的努力增强我们的实力,变不公平为公平!
  •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了解人才行情是成功求职第一步,本世纪最抢手、最赚钱的人才分析,拟写成功简历的9大标准,人事主管心目中的理想回答,学会说“我”、树立自我意识,用事实说话,展示自己,自谋职业,小心陷阱,聘用合同的谈判技巧。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雪月家族

    守护甜心之雪月家族

    她,原本活泼可爱!因为遭到转学生的伤害,爱情的背叛,使她变得冷血无情,她决定要报仇!
  • 咆哮末日

    咆哮末日

    当“y病毒”流行与世,这个世界就属于行尸了,人类等动物只是行走其中,莽荒一般的世界再次降临,作为原主人的人类却成为这个莽荒世界最弱的存在,狗类已经褪去讨好人类的呆萌模样,开始以人类为食,猪类那钢筋一样的獠牙和野性也回归了,甚至最弱小的鸡鸭也找回了飞翔的本领......人类该何去何从?难道人类几千年的科技研究只是一些烂铜烂铁吗?世界政府的病毒专家们不同意,他们运用最先进的病毒技术,想到了一条求生的道路,那就是让其他动物变成与人类一样拥有智慧。从此,末日开始咆哮!
  • 天苍乱世

    天苍乱世

    大陆之上,谁为主宰?“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芳华的世界之中唯有实力才是一切的代名词。此时此刻,冷冽的寒风吹过,冰镇天地,泛蓝的冷眸望向世界,蓝光烁现,唯有一人鼎立天地!
  • 仙灵迷踪

    仙灵迷踪

    天道有常,或因人势而迟,然终不误庄生恨透了天,怀着仇视之心踏上逆天之路,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却是……
  • 鬼瞳重生:权色女王

    鬼瞳重生:权色女王

    重生扮猪吃老虎,变身女王!权色兼收,风云天下!帝国权谋独揽掌中!世界都为之撼动,在她面前膜拜。
  • 唤魔之王

    唤魔之王

    黄泉铺路,彼岸花开,一入苦海,永世不回。愿黄泉英魂,助我成王。
  • 秦时明月之武道通天

    秦时明月之武道通天

    秦皇项羽略输文采,刘邦韩信稍逊风骚。诸子百家想踩就踩,江湖高手想杀就杀。管你什么墨家巨子、农家侠魁、道家天宗亦或是阴阳家的东皇,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对杀一双!小爷我大武道系统在手!虾米功法都有!什么?要当我小弟?嗯,这本《易筋经》给你当基础心法算了;什么?要我救个濒死之人?得,就算是命在阎王爷的手里,小爷也给你夺回来!这是一个现代青年带着个无良系统来到秦时明月世界的故事......
  • 管人先做人,带人要带心

    管人先做人,带人要带心

    对管理艺术的探索始于对自己的探索,而这一旅程的**起点之一便是做人。带人要带心,真正的管理是管理人的心。回归以人为本的管理本质,从根本上解决团队各种问题。灵动的管理学百科全书,摒弃枯燥乏味的教条式说教,用生动的小故事为你传授切实可用可行的管理哲学。
  • 幽绝之路

    幽绝之路

    通往山巅的往往有两条路,一条是宽阔的大道,一条是险峻的歧路,看主角如何凭着过人的坚毅走上一条从没有走过的险途。
  • 古遗址里的文明

    古遗址里的文明

    本书稿是“华夏文明之源·甘肃历史文化丛书”之一。本书通过对河西走廊一带遗址、故城的分布以及历史变迁过程中细节的具体描写,让记忆恒久的故事焕发出新的内容,展示了遗址、故城的年代、价值和意义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