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和我读读下面这个故事:
一个哲学家被邀请去参观一个有钱朋友的新居。
当他走进朋友富丽堂皇的新居内,问他的朋友为什么把客厅设计得这么大时,朋友说:“因为我支付得起。”
当看到朋友的卧室也是出奇的大时,哲学家又问:“为什么要这么大?”得到的回答同样是:“因为我支付得起。”
哲学家笑了,指着朋友头上的帽子说:“那您今天戴的帽子实在太小了,您应该戴一顶比您的脑袋大十倍的帽子,因为您支付得起。”
这当然是一个讽刺故事,讽刺那些花钱极其奢侈的人,因为他们有钱,所以可以不管花得值不值,不管这笔钱要不要花。他们花钱只是凭借自己的消费冲动,自己的欲望驱使而已。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消费观念,这是错误消费观念的一种极端现象,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抠门儿到极点,什么都舍不得花,就像是葛朗台那样的人。
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生活中最恰当的消费方式是根据需要,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东西以及实际需要的东西才去购买。既不是要勒紧裤腰带生活,也不是铺张浪费。其实,学会花钱也是成为有钱人的一个基础,真正有钱的人都懂得怎么去花钱。他们精打细算,该用出去的一分也不会少,但是不该用的一分也不拿出去。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大家发现坐在前排的美国传媒巨头ABC 副总裁麦卡锡突然钻到了桌子底下。不一会儿,在大家目瞪口呆中,他从桌下钻出来,扬扬手中的雪茄,平静地说:“对不起,我的雪茄掉到桌子底下了。母亲告诉过我,应该爱惜自己的每一分钱。”
比尔·盖茨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是,微软的员工都非常懂得节俭。因此,一些人称这是微软的“饥饿哲学”。比尔·盖茨告诉他的员工:“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是我们的血汗钱,所以不应该乱花,应该花在刀刃上。”
从微软创业时起,比尔就非常注重节俭。
一次,兼任微软总裁的魏兰德将自己的办公室装饰得非常气派。比尔看到后很生气,认为魏兰德把钱花在这上面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对魏兰德说,微软还处在创业时期,如果形成这种浪费的作风,不利于微软的进一步发展。
即使在微软开始成为业界营业额最高的公司时,比尔的这种作风也没有改变过。
1987年,一次他在一家饭店约会,助理为他在该饭店订了间非常豪华的房间。比尔一进门便呆了,一间大卧室、两间休息室、一间厨房,还有一间特大的、用于接见客人的会客厅。比尔·盖茨简直气懵了,禁不住骂道:“是哪个混账东西干的好事?”
这些巨富们都会为了这些事情发怒,其实这点浪费对他们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他们一会儿赚的钱都不知道要比这多出了多少倍,但是,这些“吝啬”的人就是不会把这不必花的钱花在这没必要的地方。
要想成为有钱人,就要知道自己的每一笔金钱的来源和用途,并且对自己和相关的人的花销都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他们不是不花钱,但是,他们必须知道每一笔钱花到哪儿去了,有没有花的必要。这样的做事方式,对创造财富有着非常积极地影响。
肯尼迪家族是政治上的名门望族,但这种政治上的成功是以经济上的成功为基础的。
他们从爱尔兰移居到美国的时候还是一贫如洗,但是,仅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就成为美国有名的富裕家庭。他们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善于理财。
每个星期,老肯尼迪都要给孩子们平均数量的零用钱。孩子们可以在这个范围内自由支配。如果想要买自己喜欢的商品,而钱又不够,他们也不能向家里要,而只能通过几星期的节约积累,攒够需要的数目。
通过这种方式,老肯尼迪向孩子们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要珍惜每一分钱,学会花每一分钱。到了周末,老肯尼迪还会召开一个家庭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孩子们要汇报自己都把钱花在了哪里。花钱随意、消费毫无计划的孩子会被减少下周的零用钱,而那些花钱有计划、甚至还有节余的孩子则会受到金钱上的奖励。
再看另一则故事:
一位犹太商人走进一家银行,对负责贷款的部门经理说,他想向银行贷一笔款。部门经理知道这位商人很有钱,虽然很纳闷他为什么贷款,但还是非常热情地表示欢迎。但是,犹太商人借款的数额让他更纳闷了:只借100美元。
看到部门经理的神情,犹太商人问能否借贷,并向他出示了一大堆股票、债券,价值大约在100万美元左右。
部门经理当然不愿意得罪这位有钱人,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要求犹太商人解释一下为什么只贷100美元。
犹太商人笑着解释了其中的原因:如果他向银行贷款,就可以将这些票据作为担保物放在银行里,这样他除了交纳100美元借款的利息外,并不需要向银行交纳保管票据的费用,而这家银行的信誉一直很好。如果他不这样做,而是将这些票据存放到出租保险箱的公司里,租金收得会很高。
听到这里,部门经理才明白,原来犹太商人贷款的目的是为了免费存放他的票据!
他们的做法都提醒着人们,不能浪费钱财,掌控自己的资金去向是非常重要的。财富并不仅仅是自己的收入,而是你能用它创造,最后积累下来多少。假如你一年赚了20万,你用了这20万在奢侈的生活上,同时另一个人赚了5万,除去了过得很舒适的生活之外投资又赚了5万,你觉得谁富有一些呢?
不要毫无规章地浪费掉一分一毫的资金,那一分一毫就是积累资本的基础。
两个年轻人一起去找工作,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犹太人。
一枚硬币躺在地上,英国青年看也不看地径自走了过去,犹太青年却激动地将它捡起,如获至宝。
英国青年对犹太青年的举动鄙夷不已:一枚硬币也捡,真没出息!
真可怜!
犹太青年望着远去的英国青年的背影心生感慨: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真没出息!真可怜!
两个人同时进了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资也很低,英国青年不屑一顾地走了,而犹太青年却高高兴兴地留了下来。
两年后,两人在街上相遇,犹太青年已经成了老板,而英国青年还在苦苦地努力找工作。英国青年对此非常不理解,认为命运真不公平。
他说:“像你这么没出息的人怎么能这么快就‘发’了?”犹太青年说:“因为我没有像你那样绅士般地从一枚硬币上迈过去。你连一枚硬币都不要,怎么会发大财呢?”
不管是谁,浪费都是可耻的,这不仅是道德的问题,更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舍弃错误的消费方式,才能像富人们一样积累资本。记住:钱是用来花在刀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