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2100000081

第81章 尊卑有序,不能马虎

前面,我们已经逐章给大家介绍了宴请的各种礼仪,但在这里再强调一下有是哪些细节是最不应该踩的雷区。宴请礼仪中点菜、喝酒中的细节,虽然也很重要,如果做好了能给宴会锦上添花。然而万一错了一点,也不过是一点瑕疵。别人不会永远记着这块疤。但是如果在安排座位上或者装扮邋遢地出现,恐怕就成了最令人难忘的笑料吧!

大型酒宴座席不仅能体现东西南北中的主体层次,还能反映上下、左右、内外、主客、男女、老少、阴阳等多种旁系层次。

中国自古以来很注重礼仪,讲究尊卑等次,看好亲疏排行。

虽然中国地域辽阔且有着“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说,但是整个民族仍有一个核心的方位尊卑观念。就总体而言,一般认为中尊旁卑、南尊北卑、东尊西卑、上尊下卑、左尊右卑、前尊后卑、内尊外卑。不过,时代不同,由于思想观念的变化而方位尊卑会有所不同;地域不同,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风俗习惯自然也有所变化。

贾府乃是“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地位十分显赫。因此《红楼梦》一书中描写的贵族家庭贾府的生活场景,展现的大大小小的筵宴多不胜举。从另一个侧面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和饮食习俗。

就餐的座次上,我们能看出中国伦理次序长幼尊卑在聚餐座次上的体现。按中国的传统,面南背北是最尊贵的位置,所以是贾母的座次。除此而外,按照“左为上”的原则,接下来的尊贵座位是左侧,所以第三回王熙凤让林黛玉(客人)坐左上第一席。左边坐了,才是右边,依次下去。同样,对于宴席聚餐座次上尊卑地位的体现出现在第七十一回贾母生日的筵宴描述:“方出至荣庆堂上拜寿入席。大家谦逊半日,方才入席。上面两席是南北王妃,下面依序,便是众公侯诰命。左边下手一席,陪客是锦乡侯诰命与临昌伯诰命,右边下手一席,方是贾母主位。邢夫人王夫人带领尤氏凤姐并族中几个媳妇,两溜雁翅站在贾母身后侍立。林之孝赖大家的带领众媳妇都在竹帘外面侍候上菜上酒,周瑞家的带领几个丫鬟在围屏后侍候呼唤。凡跟来的人,早又有人别处管待去了。一时台上参了场,台下一色十二个未留发的小厮侍候”。

在中国的饮食礼仪中,坐在哪里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是指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助理。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邀请人的右侧和左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桌上都算失礼,中国的文化是不让客人感到紧张。

中国人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邀请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辈也可被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分配座位,中国人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

在乡村,每逢生老婚寿之大宴席,人们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座次。每当此时,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矛盾纷争,由此兄弟姐妹不和者有之、亲友赌气不相往来者有之、甚至打架斗殴成为生死冤家者亦有之,所以东家不可不慎之又慎。一旦矛盾无法按正常的方式解决,东家都会不辞麻烦,多摆些桌席甚至多用些大厅,以腾出更多的上席尊位。人多口杂、千人千面,谁也保证不了能将一家错综复杂的亲友关系梳理得清清楚楚,谁也无法让各家亲友都对自己的座次安排心服口服。然而,不管亲友的亲疏关系多么错综复杂,多么难以理顺,本地的方位尊卑层次却是井然有序,一点也乱不得,因此安排座次者得斟酌再斟酌。

该县小型酒宴能反映方位尊卑,大型的酒宴座次的尊卑层次更加鲜明。大型酒宴座席不仅能体现东西南北中的主体层次,还能反映上下、左右、内外、主客、男女、老少、阴阳等多种旁系层次。

世人好排座次,古今皆然。尊卑分明,上下有序,一丝一毫也马虎大意不得。而且只要生为中国人就必须活在这无所不在的野蛮伦理中间,连方外之人也不例外。这种尊卑上下的伦理,远的有天地君父,士农工商。如果遇到一个表面上不分老小尊卑的场合,那报名号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加这么一句:排名不分先后,国际上通用的是按照英文字母顺序,国人喜欢用的是按照姓氏笔画多少。可惜的是这种表面不分尊卑的场合太少见了。

同类推荐
  • 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种,实力、机遇、人脉、背景……但是,成功的结果只有一种,那就是不仅战胜了自己,更感染了他人。李开复、唐骏、李彦宏、陈永正……他们并非占尽天时地利的幸运儿,亦非天赋异禀的神童。他们今天的成就同样经历了种种考验、艰难取舍和痛苦挣扎。但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成功对所有正在风雨中前行的人们而言,更具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仔细阅读《优秀员工不可不知的12个人》,它将带给你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体验。
  • 听哲学家讲故事:困境即是赐予

    听哲学家讲故事:困境即是赐予

    本书介绍了哲学自身的价值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哲学是一门爱智的学问,既能使我们保持好奇的天性来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也能使我们认识到失去是另一种获得,困境是另一种赐予,缺憾是另一种圆满。它与人生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告诉我们的是关乎人生的智慧,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把这种你领悟到的精髓贯穿于你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它将指导你向着自己的理想迈步。
  • 智慧攻心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攻心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戴帽”,取俗语“戴高帽”之意,即劝说时对对方某些固有的优点给予适度的褒奖,使对方得到某种心理上的满足,减轻其挫败的心理,使其在较为愉快的情绪中接受你的劝说。
  • 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人生要淡定,生活要从容

    哲学家周国平说:一个人对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在这样的眼光下,一切隐私都可以还原成普遍的人性现象,一切个人经历都可以转化成心灵的财富。淡定是一种心态,从容是一种境界,笑容背后是无奈,繁华过后是灰烬,常葆一颗从容的心,看云起云落;生活从容的人一定是最成功、最友善、最幸福的人。珍惜当下,把握自好自我的心灵,当下不在他方净土,而是内心一念。
  • 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

    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

    《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着重叙述获得成功的个性因素。个性是缔造成功及维持不败的基础。该书从科学的立场揭示个性的奥秘,研究成功的个性表现,剖析个性成因并指出培养个性的途径和创造优良个性的法则。书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和思想,能给人巨大的启迪和帮助。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最后的秘密

    最后的秘密

    在一个偏僻的码头发生了杀人案件,最初毫无头绪的他们,可是案件接二连三的发生,并且都与第一个案件相似最终能否顺利破案,而这些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烟雨夜朦胧

    烟雨夜朦胧

    地狱深处的战鼓咚咚奏响远方的神魔哑着声音高歌天外的圣火乘着鼓声破空而来风微微吹众生的灵魂开始沸腾
  • 时尚美容形象设计

    时尚美容形象设计

    本书包括美容形象设计概论,形象设计的基准和数据,皮肤健美,头发美容形象设计,美容化妆,服装穿着艺术,艺术修养对形象的影响,礼仪行为,运动塑造形体美,整体的形象设计等。
  • 一起走过的流年

    一起走过的流年

    每个人都有青春年华,爱情与理想似乎是这段时光亘古不变的主题,可二者在现实的面前又是显得多么的苟延残喘与弱不禁风呢?但青春的懵懂与冲动岂会让我们在现实面前服服贴贴地妥协?所以,我们张开双臂,舒展身心,追求着,理想!还有,爱情!至于结果,那是未知!我们享受的是过程!所以,请抽点时间,心平气和地,一页一页翻下去,体会那些五味杂陈,而又一起走过的流年!
  • 修真者联盟

    修真者联盟

    科学、魔法、仙界三界联盟,共同迎来了地球人类与外星人的第一次接触。
  • 步生殇

    步生殇

    我喜欢你正如你喜欢我,可喜欢终究只是喜欢,待浮华散尽你我终究只是陌路无缘…凤非羽,洛星辰,原本是两条永不交汇的平行线,却在一次意外中握住了对方的手,究竟是天作之合还是上天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
  • 用青春致梦想

    用青春致梦想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有那么一伙喜欢汽车的俊男靓女,在这个被现实、被生活所压迫的大时代背景下,为了心中的梦想努力、前进。
  • 易烊千玺:秋末夜微凉

    易烊千玺:秋末夜微凉

    木言兮的青春像一条清澈的河流,被各色的颜料染变成了特殊的调色盘。闺蜜,朋友,家人构成了她半个青春。木言兮的另一半青春写满了“易烊千玺”四个字,那个干净的男孩,那个沉默无言的男孩,那个优异的男孩。爱上他是她的幸运,也是他和她一生剪不断的命运。他说:“笨蛋木言兮,回头看看。”她说:“对不起,我不敢,我怕回头你就不见了。”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人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