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没有人不是匆匆的过客。常言道:健康是“1”,其他是“0”,许多人总是在失去健康后,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可为时已晚。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健康,再简单的生活也会过得华丽;否则,再平常的日子也会多风雨。千万注意健康,为自己,为家里,为所有人!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是谁,拥有一个好身体,拥有一份好心情,才是真正的富有者。人不能把钱带进棺材,钱却可以把人带进棺材。拥有了健康不等于拥有了一切,失去了健康等于失去了一切。权利也好,金钱也好,都不是永远的财富,健康才是永恒的财富。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地主非常有钱,拥有无数土地。于是,他开始变卖自己的土地,地价是1000元一天。买主只要交1000元,就可在他的土地上奔跑一天。凡一天之内所跑到的范围都归买主。但是,如果不能够跑成一圈,那一点地都得不到。
有一个青年出了钱,从清晨跑到中午的时候他的肚子非常饿,于是他就对肚子说:忍耐一会儿吧,吃饭会耽误时间的。他继续跑,跑到下午,整个的体力渐渐不支了,仍然强迫自己说:今天吃苦一点,明天就要当大财主了。他竭力跑这个圈子,天色很晚了,他离出发的地点也很远了,他就想如果跑不回去,岂不前功尽弃了吗?他就拼命的往前奔跑,直至气绝身亡。这个青年人劳苦所得之地有多大呢?就是一块2尺宽6尺长的一棺之地。
人活着的时候,什么都想拥有,知识,金钱和地位……但仔细想一想,还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比生命更珍贵?没有了健康,没有了生命,拥有再多又有什么意义?仔细看看我们周围,有许多的人就像那个青年人一样,拼命地跑,拼命地赚,甚至有的可以为钱不惜去出卖自己的身体,即便达到了目的,也是多么得不偿失呀!
每个人最大的财富就是自己的健康,只有守住了健康这个最大的财富,其他财富才会有意义。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工作以及一切的行为,都要以维护住自己的健康为准则。当你的辛苦赚来的钱丢失了,你都没什么太大损失。因为本来就是身外之物,何况你还有机会再赚回来。当你的健康没有了,你似乎没有损失很多东西,但你就什么都没了,你已经没有最大的做事本钱了。
有一个老板,他从事铝合金的经营,在几年之内赚了一大笔钱,盖了别墅,买了小汽车,拥有一般人所希望能够拥有的。但是,他对待员工却非常苛刻,对自己也是非常吝啬。每次外出,他吃的是方便面,住的是小旅馆,一切就为了攒钱。有一次,他出了车祸,住进了医院。
从医院里出来以后,他变了:无论何时,他都尽可能地照顾好自己;对待员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了。他说:“从前我是用加法来衡量人生,因为人活着就要日积月累地去奋斗,就是要像滚雪球那样去赚钱。自从出了车祸后,我就发现人生不适合用加法来计算,而适合用减法。如果上次我被车撞死了,那么这一切就都不复存在了;如果上次夺去了我的两条腿,那我的人生就失去了很多意义。”
试想,这个老板因为有着车祸事件的发生,让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一个全新的转变。假如不发生这件事情,他的一生也许就是为钱活着,为钱忙碌着,到死也执迷不悟。
人生的旅程实在短暂,正所谓“金钱诚可贵,身体更重要”,一个人千万要注意身体,这是真正的本钱,不应该陷于不必要的名利泥潭中,反而忘了身体。否则,到头来,等到后悔已经晚了。
常言说得好,“真正的富有是健康,真正的贫穷是无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有许多为了金钱不惜一切的人。他们为了钱,不仅做守财奴,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成为钱财下的冤死鬼。
这种人的可悲下场,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人只知道节俭而不知道保护身体,那么他手中的积蓄不仅不能给他带来好处,反而会给他带来祸患。
有一个中年妇女,可以说真是祸不单行,不仅原单位破产失去了工作,老公也悄悄不辞而别,只留下唯一的儿子陪着她。她发誓要挣很多钱,不让儿子像她那样再过贫苦日子。
她拼命的工作,甚至白天做两份保姆工作,夜晚给儿子做完饭还出去摆地摊。她的儿子总是劝她,哪怕她少挣一点钱,只要身体好就行。可她觉的钱还是不够儿子将来用,因此更加努力的工作。许多人劝她注意身体,她觉得自己身体没事,总是说自己从来没有去过医院,没有什么病的,她说一定要将儿子供完大学再休息休息。然而,有一天,她的理想夭折了,她躺在床上,独自一个人。她感到浑身发软,她没有力气去工作,她想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是,不行,口渴的很,自己的身体总是不听指挥,没有办法离开床上,自己努力了几次都不行。她能听见手机响,她想一定是儿子打的,可她起不来接了。果然,是儿子打的,幸运的是,等儿子急匆匆赶回来的时候,她还没有生命危险。
后来,她抢救过来了,却不能自理了。她的儿子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她却一点忙也帮不上儿子,反而需要儿子照顾。她后悔,却来不及了。
众所周知,社会竞争越演越烈,无休止的竞争会给人无形的各方面压力,以致他们将自己的身体抛到脑后,不顾一切地拼命劳作,从而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运。毫无疑问,许多人都有此同感,觉得拿身体做赌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事实上,这完全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人都是血肉之躯,不是钢铁机器。如果一个人不珍爱身体,没完没了的工作,即使是一部机器,这个机器运行长了也会发热,也会出故障。请看这样一个真实例子:
某公司经理李先生,是从军队转业的干部。他一直身体健壮,每天黎明即起并坚持晨跑,傍晚吃完饭也与孩子一道进行晚跑,人们都一直羡慕他家庭、事业和身体样样称心如意。
后来,单位搞了一次全面体检,医生发现李先生血压有点高,劝他放弃晨跑和晚跑,改为散步或打太极拳等较为轻柔的体育活动。李先生自恃身强体壮,认为医生是杞人忧天,再加上长期养成的习惯很难一下改掉,因而把医嘱视为耳旁风,仍然每天晨跑。一天早晨,终于在剧烈的长跑中突然倒地猝死,死时不过56岁。
噩耗传到医生那儿,医生说如果按照他的叮嘱做,少说也能活到70岁。
人生最大的财富莫过于拥有健康的身体,拥有自由的生命,拥有年轻的体魄。人需要工作,也需要休息,身体才能得到调养。否则,国家和社会为什么也要将工作与休息这样的一个秩序放在人的生活里面,就是让人“做而息,息而做。”
一个人身体没有了健康,才知道健康的价值;当一个人即将失去生命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地明白这世上的任何东西和生命相比,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然而,此时一切都晚了。
许多人越活越糊涂,甚至不少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了,我们为什么休息啊?我们现在拼命地去工作,拼命地去赚钱,拼命地捞世界,还不是为了将来让自己活得好一点。事实上,一个人的身体要总是处在疲劳状态之中,必然会有一天吃不消,他肯定会有崩溃的那一天。何况,现在活得不好,将来就如何活得好呢?从一定角度讲,牺牲现在,往往也就牺牲了将来。可以看一看下面的案例:
一对夫妻结婚10年离了婚,导火线说起来让人有点啼笑皆非。
当时,丈夫加班回来后,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橘子,随手把橘子皮扔了一地。看到刚拖干净的地板被丈夫弄成这个样子,妻子很生气,就开始七上八下数落他,丈夫也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人,便夹棍带棒地予以回击,一来二往,两人由斗嘴升级为一场拳脚大战。事后,两人便气呼呼地分床而睡,并都忙于工作懒得搭理对方,居然在一个月里,两人也没说一句话。妻子很伤心,心想自己拼死拼活却碰到这么一个不体贴的男人。丈夫也很难过,沮丧自己不幸娶了一个不温柔的女人。两人相互埋怨,都觉得自己很无辜,视对方为不可理喻的敌人。
于是,他们又吵了一回,丈夫叹道:“我真没见过你这样的女强人。”妻子反唇相讥:“那就离婚,去找个温柔贤惠的嘛!”
丈夫见妻子把话说得这样绝情和刻薄,也不甘示弱;“离就离,我不相信离了,还会打一辈子光棍!”
两人一气之下还真离了。
有人问他俩:“难道你们的感情就真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他俩沉思了片刻,都显得有些懊丧:“那也不是,我们感情原本一直不错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弄成今天这个样子,可能是我们工作都太累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