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汉不提当年勇”,这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一句内涵非常深刻的话。可惜的是,相当多的人对这句话真正含义还没有仔细理解,不懂得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正确的抉择是更看重现在和未来。
人总是喜欢回味自己过去经历过程中的得失,往往忘记了一切已经发生了变化。通常,人们稍有成绩常常迷信自己的经验,总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成就,但是生活并不会主动迎合你的看法。
历史上这样事例很多,美国王安电脑,德国大众,韩国的大宇,等等,许多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公司一夜之间倒下。世界上没有专家,只有赢家和输家,你一旦认为自己最好,就很容易被对手甩得远远的。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不管什么时候,将自己归零,坚持一切从头做起,才能登上新的高峰!切莫忘记“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沉沦”这句古话,人最愚蠢的过失,莫过于对自己的傲慢行为无知无觉,最终与失败越走越近!
福特公司创建于1903年,是美国也是世界最早的汽车公司,并且经营铁矿、煤矿、冶金、橡胶等民用产品,后来经营范围还扩大到军火如飞机、坦克、雷达等。1947年,第一代创业者老福特去世,他的儿子接班,人称福特二世,当时年仅28岁。这位福特二世接任公司总裁,前后统治公司42年,其经营方式仍然是资本主义早期的模式。他完全是一个企业独裁者,独断专行,刚愎自用,不管大事小事,都由他一人拍板,董事会完全是一个摆设,事前不商量,事后也不解释。
1972年,他错误决定把不省油的新型汽车推向市场,造成公司巨额亏损,结果,在他统治之下,曾经排名美国第六大企业的福特汽车公司,终于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可是,他依旧不愿意放权。从1980年,仅仅3年时间,公司就亏损30亿美元。福特二世把公司搞到如此境地,尽管福特家族仍然有公司的40%股权,但在内外愈来愈多的批评和反抗下,福特二世不得不交出公司的经营大权,“光荣”退休了。
俗话说,“人生没有常胜将军”。世界上一切失败者或许都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躺在历史功劳簿上睡觉是最不应该犯下的错误,并且产生的是最致命的后果。
对所有认为过去成功的东西将来也会继续成功的人来说,“成功是失败之母”,这是他们共同面临的、无法打破的怪圈。
当成功的环境已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需要提醒自己:让自己退回到零,否则,只会与成功无缘。
关于这一点,20世纪全球缝纫机大王胜家被董事会清除出局的事情最具有说服力。胜家公司是美国一家国际性公司,它所生产的“胜家”缝纫机曾为世界顶级名牌。1940年,世界每3部缝纫机中,就有2部是胜家牌。但是,到了1986年,胜家公司董事会不得不沉痛地宣布:胜家从此再也不生产缝纫机了。为什么胜家公司败得如此惨不忍睹呢?原来,开发缝纫机的美国企业家胜家在公司发财之后,一味追求享受,挥霍无度,最后,他的合伙人克拉克不得不代表董事会与他进行最后的谈话。这儿摘录一段两个人的对话,可以给许多执迷不悟的创业者和守业者一个警惕:
胜家:公司是我创设的,我决不退出。
克拉克:可你是老板之一,不能只等着坐分红利,不顾企业前途。如果大家将每年赚的钱都分光、花掉,公司的将来如何还会有发展?
胜家:如何发展由你们去想办法,我决不加以干涉。
克拉克:生意求发展,只有两个办法,一是股东们增资,一是吸收新股东,可是这两条路我们都行不通。
胜家:为什么?
克拉克:第一,因为你没有钱再增资;第二,因为我们公司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人愿意投资我们。
胜家:你说该怎么办?
克拉克:如果你不想做这个生意,最好退出。
胜家:你别妄想,这个生意我也是创办人之一,为什么要我退股?
克拉克:那只好大家拆伙,但你要知道,一旦拆伙,你分得的钱要比退股少得多。
最后,权衡一下利弊,胜家终于答应退出。
可见,一个人事业有成后,沾沾自喜,妄图躺在功劳簿上享受,最终将落伍于潮流。无论何人,如果不饮水思源,不富而思进,只能落得被社会遗弃的地步。任何人都不必为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太久,成绩永远属于过去,关键是今后你没有更高的目标。
人生成功,既不在富贵里,更不在温室里,全在于自己如何对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人的目标越高,他施展的才能也就越大,每当设定一个更高目标,也就是向更大的辉煌接近。一个人要想抓住藏在身边的各种宝藏,最要紧的是不要满足已经走过的路。你沿着过去的路寻找宝藏,可能宝藏就所剩无几了。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女作家被邀请参加笔会,坐在她身边的是一位匈牙利年轻的男作家。女作家衣着简朴,沉默寡言,态度谦虚。男作家不知道她是谁,他认为她只是一个不入流的作家而已,这样一想,他就有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问道:“小姐,你是专业作家吗?”
“是的,先生!"
“那么,你有什么大作发表呢,能否让我拜读一二部。”
“哦,我只是写写小说,谈不上拥有什么大作。”
于是,这位男作家更加证明自己的判断了,就提高了嗓门说道:“你也是写小说的,那么我们算是同行了,我已经出版了339部小说,请问你出版了几部?”
“我只写了一部。”女作家仍是低声说道。
男作家有些鄙夷,问:“啊,你只写了一本小说。那能否告诉我这本小说叫什么名字?”
“哦,《飘》”。女作家还是平静地说道。
听完女作家的话,狂妄的男作家顿时目瞪口呆。
这位女作家的名字就是玛格丽特·契尔,她的一生只写了一本小说。但是,人们都知道她的名字,然而,那位自称出版339本小说的作家早就无从查考了。
任何时候,对过去和现在的自我满足带来的常常是一败涂地。一个人只有对于过去的成绩有了正确的认识,他才能将事业走得更远!这就是不要沾沾自喜,而要超越自我!
许多时候,我们无法根据一个人的能力判断他的前途,因为惰性经常成为人们开发潜力的绊脚石,只有不断前进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峰巅!请看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故事:
一本杂志曾刊登了一则“谜语”故事。这则“谜语”故事很简单,设定某个国家要选一个造福人民和国家的领导人,现在有三个人供全体公民选择。
三个人的简历分别是这样的:一、某男,曾笃信巫医和占卜,风流好色,曾经同时拥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历史,同时也有嗜酒的习惯;二、某男,曾是个放荡不羁的家伙,曾经两次因犯错误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上大学的时候曾有吸食鸦片的劣迹,每晚都要喝一公升左右的白兰地;三、某男,一个合格的军人,曾经是国家的战斗英雄。在生活上一直保持着素食的习惯,从不吸烟,只是偶尔喝点啤酒。性格豪爽奔放,年轻的时候从来没干过任何违法的事。假如你也是该国的选民的话,那么你打算把这神圣的一票投给谁呢?
许多读者当时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了第三位候选人。待杂志刊出答案,大家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占大多数的“选民”的选择大错特错,而且是“罪不可恕”了。你知道这三个人分别是谁?第一个是二战时期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第二个是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第三个是二战期的德国元首希特勒。三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人们是耳熟能详的吧?可却放弃了世人敬仰的反法西斯领袖,而错选了臭名昭著的法西斯魔王。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到,一个人过去的“辉煌”或“罪过”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决定将来。无论是谁,只要从现在努力,他都有自己的转折点!而决定现在和将来的,恰恰是每个人的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