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装傻充愣”: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中,装傻充愣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作不知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不癫迷惑对手。可以说装傻充愣是很多人的制胜之术。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必须学会隐藏情绪,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为人处事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不露声色,实际就是装糊涂,越是大事,糊涂越要装得彻底。一则可以保护自己,减少受人暗算或报复的机会;二则可以在别人不防备的时候予以攻击,反败为胜。
明朝张崌崃任滑县县令时,有两名江洋大盗任敬、高章来到县城,冒充锦衣卫(特务组织)的使者拜见张公,并且凑近张公耳边说:“朝庭有令,要公处理有关耿随朝的事情。”原来当时有位滑县人耿随朝,担任户政的科员,主管草场,因为发生火灾,朝廷下令羁押在刑部的监牢里。张公听到此事,更加相信两人的身份。任敬于是拉着张公的左手,高章拥着张公的背,一起进入室内坐在炕上。任敬摸着鬓角胡须,笑着说:“张公不认识我吧!我是霸上来的朋友,要向张公借用公库里面的金子。”
于是二人取出匕首,架在张公的脖子上。张公抑制住内心的紧张,装出替他们着想的样子说:“你们不是为了仇,我也不会因为财物牺牲性命。你们这样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如果被别人发现,对你们可相当不利!”两个强盗觉得有道理。张公又进一步说:“公库的金子有人看管,容易被发觉,对你们不利。有一个办法是,我向县里的有钱人借贷,这样你们可以安然无事,也不至于连累了我的官职,岂不两全其美。”两个强盗听了更加赞同张公的办法。就这样,张县令不露声色地稳住了强盗,并取得了他们的信任与合作,同时一条计谋酝酿成熟。张县令传令要属下刘相前来,刘相到后,张公假意说:“我不幸发生意外,如果被抓去,会很快被处死。这两位是锦衣卫,他们不想抓我,我很感激他们,想拿5000两黄金当他们的寿礼,以表心意。”刘相听了,目瞪口呆,说:“到哪里去弄这么多钱?”张公说:“我常看到县里的人,很有钱而且急公好义,我请你替我向他们借。”于是拿出笔来,一共写了九个人,正好数量符合。所写的这九个人,实际上都是武士。刘相看了以后,恍然大悟。不一会,名单上列出的九个人,一个个穿着华丽的衣服,象富贵人家的子弟,手里捧着用纸包着的铁器,先后来到门口假装说:“张公要借的金子都拿来了,因为时间太紧迫,没有凑足所要的数目,实在过意不去。”一边说,一边装出哀求恳免的样子。两位强盗听说金子到了,又看到这些人果然都像有钱人的样子,就很高兴地说:“张公真的不骗我们。”张县令趁两个强盗查看金子的空档,急忙脱身。并大喊抓贼,九个武士一拥而上,两个强盗猝不及防。其中一个被抓,另一个自杀身亡。张县令遇事从容镇定,不动声色诱盗贼上当,糊涂装得多么彻底,既保全了身家性命、公家钱财,又擒获了强盗。
自古以来,凡是成功者,很少有因外界事物而亦喜亦忧的。当然,人有时会高兴,有时不免忧愁,但千万不要被情绪所左右。有高兴的事,表现在脸上无妨,但悲哀的事,就不要表现出来。因为将一切都表现在表面上,便会促使情绪强烈化。如果把仇恨表现在脸上,这种情绪也会加倍。因此,成功立业之人,对这方面都尽量不形于色。
当你有不愉快的事情,突然被别人看到,并因你之不形于色感到奇怪,则你应该高兴,因为别人会觉得:“这个人遇到这种情况仍然不变,究竟此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而无法透知你的底细。
当你被大家认定是不会随便改变脸色的人,别人可能早已在心里对你敬畏三分,无论别人如何骂你、嘲讽你,你都能默默承受,连眉头都不皱一下,这种修养需要有相当的自信才可做到。在你失意和得意时,都能泰然自若,不表现出不悦之色及骄傲之情,旁人看来,也会觉得你很伟大。
什么样的人最有“心机”?当然是面无表情、喜怒不形于色的出家人。但普通人无法与出家人相比,都有七情六欲,不可能毫无表情,可一个喜怒都表现在脸上的人无疑时刻暴露了你内心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是暂时的也会被高手识破,所以做人要谨慎。
不管你心里有多大波涛在起伏,你都不要表现出来,都要藏在心里。这样做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你心里的事是你自己的,让别人来一同承受是不公平的。其二,你都表现出来人家会觉得你这个人太浅薄,没有“心机”,什么事都沉不住气。
在生活中,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是能够成大事的。此种人并非是卑躬屈膝,装出笑脸,更不是为了奉承上司,强露笑齿,而始终保持自然的神态,喜怒不形于色。没有一定的知识和阅历的人,尤其是刚工作不久的人,是很难做到的。但只要你想做,并不是不可能做到。你每天起床后,或睡觉之前,对自己说一声:“我绝不表现出不耐烦的神色。”以此警惕自己。或者是在日记上,仔细写出来,要每天持续不断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