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傻充愣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装傻充愣并不是让人唯唯诺诺,忍气吞声,而是换一种方式,把生活中的有些事模糊处理。
聪明与糊涂是相对的,很多时候,由聪明转入糊涂也仅仅是在一线之间,只要你懂得适时转变自己的转念,装一下糊涂又何妨呢?
大老板发现手下的小职员犯了错,会大发雷霆,开口痛骂:“你实在太糊涂,你看我们竞争的对手,是何等精明!”似乎大家都爱精明、不喜欢糊涂,相信大家都听过郑板桥很有名的四个字箴言:“难得糊涂”。
郑板桥是清代有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得很不错,二十岁左右在康熙年代就考中秀才,四十岁中举人,四十三岁在乾隆元年中进士,所以有“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之称,但是他在官场里,并不得志。有一次他遇到一位自称“糊涂老人“的老先生,郑板桥为他题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又加上三句话:“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其实,上面我们说“聪明”和“愚笨”是相对的,世界上有许多事,聪明人会去争取、去计较;糊涂的人不知道去争取、不晓得怎样计较;由聪明而转成糊涂的人,知道怎样争取,晓得怎样计较,却选择不去争取、不去计较。在上司面前,聪明的人懂得怎样去表现自己讨好上司,糊涂的人不懂得怎样做,而由聪明转成糊涂的人,却选择不这样做。聪明的人会看到占便宜、抄快捷方式、走后门的机会,糊涂的人看不到这些机会,由聪明转成糊涂的人却选择放弃这些机会;聪明人会看得很清楚别人的缺点和过失,糊涂的人看不到这些缺点和过失,由聪明转成糊涂的人,却不把别人的缺点和过失放在心上。聪明人会把别人对他的亏欠算得很清楚,糊涂的人不知道怎样去算清楚,由聪明转成糊涂的人却不算。聪明是才能,糊涂是幸福,由聪明转成糊涂那是智慧。
在许多的事情上,我们不是傻瓜笨蛋,不是瞎子聋子,但是不去计较,装作看不到、听不到,正是从聪明转为糊涂;那的确就是郑板桥讲的“难得糊涂”了。尤其是为人父母、师长、长官的人,更应该体会“难得糊涂”的幸福和智慧。大家也可以体会到“糊涂”二字,并不只是大老板用来骂小职员的一句凶话而已;也可以作为大老板用人和管理的原则。具体说来,一个人要想装傻,装糊涂,可以说一下几方面做起:知人善用,忽略一个人的缺点,看出他的优点,把这个人安排在他适合的位置上;大度为怀,能够宽恕容忍别人的错误;抓大放小,掌握大原则,不必拘泥小节;重里轻表,许多表面的工夫和动作,是可以忽略的;用人唯才,不要以为“官大学问一定也大”;平易近人,放下架子,职位和身分的高低,往往是不重要的;分层负责,有些事只要基层的人看成不可以糊涂的大事,大老板可看成可以糊涂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