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就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然后不断改正。只要我们经常自我反省,就会不断地取得进步;只要我们不断地改进自我,我们的工作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是一日三省吾身、四省吾身,而是应该时时刻刻警醒、反省自己,唯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在中作中,遭遇难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是常有的事。在这种时候,反省能力和自我反省精神能够很好地帮助你找到问题的症结,提高工作效率。
有一位善于反省、善于学习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非常普通的公司工作。公司安排新员工从基层做起。其他新员工都在抱怨:“为什么让我们做这些无聊的工作?”“做这种平凡的工作会有什么希望呢?”这位小伙子却什么都没说,他每天都认认真真地去做每一件领导交给的工作,而且还帮助其他员工去做一些最基础、最累的工作。由于他的态度端正,做事情往往更快更好。更难能可贵的是,小伙子是个非常有心的人,他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详细的记录,做什么事情出现问题,他都记录下来;然后,他就很虚心地去请教老员工,由于他的态度和人缘都很好,大家也非常乐于教他。经过一年的磨炼,小伙子掌握了基层的全部工作要领,很快他就被提拔为车间主任,又过了一年,他就成了部门的经理。而与他一起入职的其他员工,却还在基层抱怨着。
不善于反省的人是可悲的,他们常常在迷茫的路途中忽视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每个人都会做一些平凡的事情,包括平凡的工作。这时候,如果只抱怨他人或环境,就不可能认真去做这件事,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如果一个人愿意把自己放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以自我为改变的关键,不断反省自己,找到更好的方法,成功就一定在等着他。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持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态度,并以不断的追求去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而一个不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则会一次又一次地犯同一些错误,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股神沃伦·巴菲特说:“在犯新的错误前回顾一下过去的错误倒是个好主意。”
巴菲特在他数十年的投资生涯中,也犯过许多的错误,但他对待这些错误的态度是坦率的、明智的。他通过对错误的回顾、分析和总结,纠正了自己的投资策略,形成了更为正确的投资理念,由此创造出了更加辉煌的投资业绩。
巴菲特承认,买下伯克希尔的控制权是他的第一个错误,他明知道纺织制造业务将来毫无希望,仍然抵挡不住购买的诱惑,因为股价看起来便宜。这跟他早期“买便宜货”的投资策略有关。这个错误让他取得了两条教训:第一,优秀的骑士会在好马上投下赌注,而不是在衰弱的老马上想办法;第二,慢慢来。他的反省没有就此而止,而是更加深入到了习惯和意识的层面。他认识到,有一个“习惯的需要”在左右着投资者的行动,“是习惯的力量,而不是腐败或者愚笨将公司置于这些方向被引入歧途”。
在发现错误的原因之后,巴菲特和他的团队竭力摆脱“习惯的需要”的影响,努力用减少其影响的方式组织和管理公司,并且有意识地培养好的投资习惯,“在犯了其他一些错误之后,我学会了只与我喜欢、信任而且敬佩的人一起开展业务。”
从自身来讲,反省自我是对自身言行的思索和总结。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都是自己直接经历和体验的,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进行反省,反省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往往能够得到真切、深入而细致的收获。
反省自我,无论是对自己或者是对别人,无论对挫折还是对失败的思考和总结,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个人的经验教训虽然来得更直接、更真切,但其广度和深度毕竟是有限的。要获得更加广博而深刻的经验,还要在反省自我的基础上,善于从别人的经验教训中学习。
成本最低的财富是把别人的教训当做自己的教训。成功的经验大多相似,失败的原因却千差万别,从失败的教训中学到的东西,往往要比从成功的经验中学到的更多,而且更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