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快乐,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给自己的心灵绑上了太多的重负,不舍得放下。人的一生,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农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呀!”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那么重的珠宝,老怕别人抢,总怕别人暗害,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于是富翁将珠宝、钱财接济穷人,专做善事,慈悲为怀。这样做滋润了他的心灵,他也尝到了快乐的味道。
《资治通鉴》中有一个故事:
汉灵帝时,太原孟敏出行,途中不慎失手打碎瓦甑(瓦罐),只见他掉头不顾,径直前行,名士郭泰奇之,问其故,他答曰:“瓦甑已破,不复能用,顾之何益?”
打碎了瓦罐,的确是件让人烦恼的事。但故事中的孟敏却偏偏“掉头不顾,径直前行”,这说明他特别聪明特别理智。这就是,他极善于权衡利弊,深知悲悲切切远不如轻装前进,这才不再计较已有的损失,而且干脆利索,只管向前!于是也就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发,这就是,在前进的征程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权衡利弊,并认定豁达开通远胜于苦恼烦闷——正如孟敏,如果打碎瓦甑后便自艾自怨,便可怜兮兮,便哭哭啼啼做黛玉葬花状,他能径直前行吗?
鲁迅是万人敬仰的大文豪。当初他曾选择了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当他认识到要拯救中华,只有先拯救国人那麻木的灵魂时,便毅然放弃了他的最初选择,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同敌人作殊死斗争。
试想,如果没有他的放弃,哪有无数的国民能战胜愚昧,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呢?可见,放弃可以使生命得到升华。放弃也是一种大智。
邓亚萍为了在体育生涯上再创辉煌,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克服种种困难,进行超强的训练,弥补了自身先天的不足,在国际大赛中多次夺冠。她的有所放弃,不仅使她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人生旅途上要学会珍惜,珍惜自己在学业、事业上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和荣誉,因为任何微小的成绩和荣誉都来之不易,都曾为之付出过很可能是巨大的艰辛。
可是,人生旅途上只学会珍惜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放弃。这个“放弃”不是通常所说的“丢掉”,它的特定含义是:提醒自己不要过于迷恋已经取得的,哪怕是相当显著的成绩和荣誉,不要因对已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沾沾自喜而耽误了向前赶路,去摘取更为辉煌的人生成果。
生活中,有时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搞得我们措手不及,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杨绛在《干校六记》中所记述的,就是面对人生际遇所保持的一种适度的跳高。让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关照,即使我们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在学会放弃中,争取活得洒脱一些。
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我们学会了放弃,我们才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比如大学毕业分手的那一刻,当同窗数载的朋友紧握双手,互相轻声说保重的时候,每个人都止不住泪流满面……放弃一段友谊固然会于心不忍,但是每个人毕竟都有各自的旅程,我们又怎能长相厮守呢?固守着一位朋友,只会挡住我们人生旅程的视线,让我们错过一些更为美好的人生山水。学会放弃,我们就有可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友情天空。
放弃一段恋情也是困难的,尤其是放弃一场刻骨铭心的恋情。但是既然那段岁月已悠然遁去,既然那个背影已渐行渐远,又何必要在一个地点苦苦地守望呢?不如冷静地后退一步,学会放弃,一切又会柳暗花明。
也许有时我们只看到了放弃时的痛苦,而忘记了那些如果我们不放弃就会得到的更大的痛苦。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
犹太先知说过:“人紧握着拳头来到世上,却松开手离去。”生活的艺术就在于知道何时应该紧紧抓住生活,而何时却又该放弃。生活既让我们依赖它的许多赐予,又限定了我们依赖的程度。所以,有时候放下是一种快乐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