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是汉府名篇,采桑女罗敷的美貌曾使许多人倾倒,“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将这种现象取名为“罗敷”效应,校园里男生见某位长得漂亮的女生跨过教室门时,集体起哄的事常有,有的竟不顾文明规范,见到所谓“回头率很高”的女生跨过就大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哥哥让我最后一次想你”。这种事偶尔为之,乃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但任其发展,肆意妄为,就会对女生形成骚扰,破坏文明学校的形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就勾联《陌上桑》的故事进行幽默说理:“我们校园里有秦罗敷,也时常引起罗敷效应,我要提醒大家,罗敷貌美心更美,守节情不移,我可不希望我们班出现被秦罗敷痛斥的太守。”言此意彼,亦庄亦谐,同学们在笑声中否定了自己的错误做法。
同类推荐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本书是对伟人写作艺术的分析和鉴赏,《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概述了毛泽东一生的写作实践;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从立意、结构、语言、修辞、逻辑、思维等六个方面分析毛泽东的写作艺术,并结合现代写作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第八章撷取了毛泽东的精彩篇章,进行了全文赏析。《向毛泽东学写作-中国离不开毛泽东》对毛泽东的写作艺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对于提高公文写作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战略分析分析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