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卫星通信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
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
卫星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它把地球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反送回另一地球站。地球站则是卫星系统形成的链路。由于静止卫星在赤道上空36000千米,它绕地球一周时间恰好与地球自转一周(23小时56分4秒)一致,从地面看上去如同静止不动一样。三颗相距120度的卫星就能覆盖整个赤道圆周。故卫星通信易于实现越洋和洲际通信。最适合卫星通信的频率是1~10G赫兹频段,即微波频段、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已开始研究应用新的频段,如12G赫兹,14G赫兹,20G赫兹及30G赫兹。
在微波频带,整个通信卫星的工作频带约有500兆赫宽度,为了便于放大和发射及减少变调干扰,一般在卫星上设置若干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的工作频带宽度为36兆赫。
目前的卫星通信多采用频分多址技术,不同的地球站占用不同的频率,即就是采用不同的载波,它对于点对点大容量的通信比较适合。近年来,已逐渐采用时分多址技术,即每一地球站占用同一频带,但占用不同的时隙。这种方法比频分多址有很多优点,如不会产生互调干扰,不需用上下变频把各地球站信号分开。它比较适合数字通信这样做既可以根据业务量的变化按需分配,又可采用数字话音插空等新技术,使容量增加5倍。
另一种多址技术是码分多址。也就是说,在不同地球站占用同一频率和同一时间,但有不同的随机码来区分不同的地址。它采用了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有较好的保密通信能力,可灵活调度话路等优点。不过它的缺点使频谱利用率较低,比较适合于容量小,分布广,有一定保密要求的系统使用。
近年来卫星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层出不穷。例如甚小口径天线地球站系统,中低轨道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都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卫星通信也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覆盖广、通信容量大。通信距离远、不受地理环境限制、质量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1972年在我国首次应用,并迅速发展,与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一起,成为我国当代远距离通信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