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能融洽关系
倾听也是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手段,倾听有时候会比言语更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因为倾听是一种表示关怀与安慰的举动,它会使倾诉者感到心灵上彼此达成了共鸣,从而建立起友谊。
谈话是最好的沟通平台,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然而倾听也是一种积极的参与过程,而且在谈话中同样处于重要的地位。如果交谈的对象是一个喜欢极力表现自己的人,当他在发表言论的时候,你尽全力去认真倾听,在他表达完自己的观点以后,他会从你的态度里看出你对他的尊重与重视,他也会同样认真聆听你的观点。在说话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中途被人打断,这样只会阻碍彼此间的交流,还会让人感到一种不被尊重的尴尬。
认真倾听并不是一件能够假装出来的事情,它也要有一定的技巧在里面。你不单单要听懂倾诉者的说话内容,还要从他的语调、肢体等方面去揣摩说话人的意图。而且聆听也是保持关系融洽的有效方式,让对方感受得到你对他的一种尊重。
卡耐基在人际交往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提出:一个人如果总是专注于自己的想法,只谈论自己的事情,而不去倾听他人的观点,那么他将很难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稳固的友谊。“只要成为好的倾听者,那么你在两周内交到朋友会比你两年交到的朋友还要多。”倾听的魅力就是如此之大。所以说在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只要扮演好倾听者,在哪里静静地,默默地听,不时的应和一声,或是加以微笑与点头,从不打断他的谈话,那么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最受欢迎的朋友。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倾听并不是“左耳听,右耳冒”般的胡乱瞎听,以至于别人向你征求意见时,你尴尬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而是要认真仔细地倾听才行,不要漏掉那些重点的谈话内容,抓住对方的一言一行,最好能在事后还能重复下来他说话的内容,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聆听者。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猫妈妈对她的小猫说:“宝贝,你要开始独立生活了,你要学会捕食,这样才能生存下去。”可是小猫不知道自己该去捕什么东西吃,于是它就问妈妈,请妈妈来告诉它。猫妈妈说:“我先不告诉你,你接连几晚上待在人家的屋椟下或是房梁上,你仔细地听就会明白的。”于是小猫就听妈妈的话乖乖地待在那里,果然晚上听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哎,你把厨房的门关上了没有,猫的鼻子可尖了,小心她把鱼叼走了啊!”于是小猫就知道鱼是它们的最爱吃的食物,第二天晚上小猫又听见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说:“哎,你把香肠桂起来了没有,小心被猫叼走。”于是小猫知道了香肠也是它们的食物,这样一连几天,小猫知道了很多它们爱吃的东西,它很高兴,对妈妈说:“哦,原来听一听别人的话就能知道很多的知识呢,我以后一定要多听别人说的话呢。”由此可见,倾听是多么的重要啊!
有时认真的倾听会比无休止的说话交到更多的朋友。认真聆听对方的话语,在尊重对方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情感上的回报,建立一份融洽的人际关系,也会使你的事业有所发展。倾听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催化剂。
开诚布公方能打动人心
开诚布公是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而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真诚的交流也是人与人之间唤起情感的最好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在一个“诚”字,只要把自己的想法以真诚的态度表达出来,就会得到另一方的认可与赞同。如何开诚布公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呢?关键就是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别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先生找到陈毅市长,要借款20万元,以解燃眉之急。面对这位德髙望重的长者提出的问题,陈毅市长犹豫了,当时祖国刚解放,百废待举,拿出20万元,是很困难的,怎么办?陈毅市长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我说人民银行没有20万元,那是骗你,我不能骗您。只要打一个电话给人民银行就可以解决问题。您老这么大年纪,为了文化事业亲自赶来,理应借给你。但我想,还是不借给您为好。20万元搞到商务一下子就花掉了。还是从改善经营上想办法,不要只搞教科书,可以搞一些大众化的年画,搞些适合工农需要的东西。学中华书局的样子,否则不要说20万,200万也没有用。要您老先生这么大年纪,到处筹措,我很感动,不过,我不能借这笔钱,借了反而害了你们。”陈毅市长一席开诚布公、关心爱护、情真意切的话,将张元济老先生说通了,他髙兴地说:“我完全接受您的意见,我不借钱了,你的话是对我们商务的爱护,使我很感动。”只要我们拿出自己的诚意与诚心,终会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帮助,达成预期的目的。
如何向对方表达出你最真诚的情感,这也是需要有一些小小的技巧的。首先你要让对方看到你最真诚的眼神,在与人交谈时,保持目光的平静与从容,不要总是处于游离状态或躲躲闪闪的,要没有丝毫的掩饰才行;其次就是要有大方自然的行为举止。举手投足之间呈现出一副安然之态。手足无措,摆弄手指、绕头发、揉眼睛、抓耳朵等小动作,还有声音也会不大自然,说话的频率和声调都有些异样,这就是在掩饰某种不安的心理,会让人觉得你不够真诚;再有就是要适时予以真诚的赞美,而不是虚伪假装的赞扬。没有任何目的的赞美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举动。
人际交往的重中之重就是“真诚二字”,以诚打动人心,以诚结交朋友。用真诚的语言去赞美那些值得你称赞的人,不要吝惜你的赞美,而且要对那些取得了小小成就的人也说出你的赞美之意来,这样你会得到更多的尊重与拥护。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会影响到我们事业成败的关键,而适时的赞美也是处事的最佳秘籍,所以说用打动人心的语言去征服你的说话对象,会使你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
争论永无胜者
争论似乎是一件永远也无法停止下来的事情,因为在争论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赢家可言。即使你逞一时的口舌之快,觉得自己在辩论中胜利了,但换个角度想想,你把对方驳斥的体无完肤,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是不会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认为你是胜利者的。所以说,要想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好的人缘与机会,那就请记住——避免争论。
在英格兰住着一个叫杰森的青年,他是一名汽车保险推销员。但因为他总是喜欢和他人辩论,经常和顾客发生冲突,所以很难推销出他的保险。但后来他成功地成为汽车保险公司的一位推销明星。这其中一定有一段十分精彩的故事。杰森讲述了自己转型的经过:“假如现在让我去向客户推销汽车保险,如果他说:‘你们公司的汽车保险?你白送给我,我都不要,我要买某某公司的保险。’”我便告诉他,那家保险公司确实是一家极具实力的公司,而且产品也很多,推销员更是优秀。“于是他没有话说了。如果他说某某公司最好,我同意他的说法,但他不能整个下午一直在说某某公司最好吧。这时候我们就离开了那个话题,开始转向推出我们公司的保险产品。”在没有争论的前提下进行一场心灵上的沟通,会使我们受益匪浅。如果一直在争辩产品的好坏,而不顾对方的感受,那么除了谈不成生意外,还会使别人对你产生厌烦感,这该是一件多么得不偿失的事情呀!
美国财务部长威廉·麦肯锡对自己多年的政治生涯总结为一句话:“靠辩论不可能使无知的人服气。”在这句话里又充分体现了争论的不必要性,林肯手下有一个青年军官,因为他与同事经常激烈争执。林肯批评他说:“凡立志成功的人,绝不能在个人的成见上浪费时间,丧失自制。你不能过分显示你自己,虽然这对你是小事。与其为争路而被狗咬,不如给狗让路。即使将狗杀死,也不能治好被咬的伤口。”我想这位青年军官一定会理解林肯的一番苦心。
拿破仑的管家康斯坦常与拿破仑的妻子约瑟芬打台球。康斯坦的球技非常棒,但他总是输给约瑟芬,因为他知道这样会使约瑟芬感到很高兴。我们要从康斯坦那里学到一些经验。
我们就要学习康斯坦的社交手法,在一些无关重要的不影响大局的地方上让对方胜过自己,这样自己也不会有所损失,还会给他人带来精神和心灵上的愉悦。每个人在争吵时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也许在辩论中你的意见和想法是正确的,但要是想改变对方的观点,则是一件十分难办的事情。任何人都不可能会通过争论来说服对方。所以在进行交谈的时候,要以先听为上上之策,控制住你的情绪,然后在双方的观点中寻求共同点来加以探讨。
切忌,在交谈中尽量避免争论的发生。
一定要学会说“不”
在人际交往中,懂得如何拒绝他人,也是一门高超的技术。我们面对朋友、亲人提出的一些无法完成或过分的要求时,由于各种原因,都很难说出一个“不”字。那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温和婉转的加以拒绝,这样不仅不会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也不会拉远你们之间的距离。在我们要婉拒他人时尽量从他人的观点来看待事情,寻求他人的意见,这样就会减少彼此间的摩擦,办事的过程中也会非常顺利。
找到一些适当的理由用婉拒的方式向对方说出“不”字,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比如:“下班后我们去喝几杯吧?”“今晚我们再打几圈,怎么样?”……诸如此类的邀请,我们要如何去拒绝呢?这时我们就可以用亲人的名义作为借口啦,可以这样回答他们:“真太抱歉了,今天我答应母亲要点回去的,改天吧!”“不好意思,下班后我要送孩子去学钢琴。”这样说来别人就不会再强求你了。
当然,我们还可以用学习和工作的理由来拒绝他人。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朋友,如果有人和他说今晚出去玩玩吧!他总是回答:“不行啊,我今晚要去补习功课……”还有一位出租车司机,也是经常有朋友邀请他去参加聚会,但是他并不喜欢人多的地方,所以他经常以工作忙、累的理由拒绝朋友,“我明天早上还要起早出车,所以今晚得早点休息,你们去玩吧!”就是这样很容易就推辞掉了朋友的邀请,而且对方也不会再强力邀请他了。
我们要知道,在拒绝的过程中,除了技巧的应用外,还需要有发自内心的耐心与关怀。若只是随随便便地敷衍了事,对方都看得到。这样,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不诚恳的人,会对你的人际关系造成很大的伤害。总之,只要你是发自内心地说“不”,对方也一定会了解到你的苦衷,而且你也成功地拒绝了他人。
罗斯福在担任纽约州州长的时候,每次出现职位空缺的时候,他都会邀请所有的政治领袖推荐接任人选。罗斯福说:“起初他们也许会提议一个很差劲的人选,就是那种需要‘照顾’的人。我就会告诉他们,任命这样一个人不是一个好的建议,而且民众也不会赞成。然后,他们又把另一个党棍的名字提供给我。这一次是个老公务员,他只求一切平安,少有建树。我告诉他们,这个人无法达到大众的期望。接着,我又请求他们,看看他们是否能找到一个适合这职位的人选。他们第三次建议的人选,差不多,但还不能行。接着,我谢谢他们,请求他们再试一次,而他们第四次所推举的人就可以接受了,因为连我都认为他是最佳人选。我对他们的协助表示感激,接着就任命那个人。我还把这个任命的功劳归之于他们……我告诉他们,我这样做是为了能使他们感到高兴。现在,该轮到他们来使我高兴了。而他们真的使我高兴,他们以支持像‘文职法案’和‘特別税法案’这类全面性的改革方案这样的行动,来使我高兴。”
这就是在温和的态度下所取得的成绩,而且是一个双方都比较满意的结局。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你的同事向你提出请求时,他们心中通常也会有某些困扰或担忧,他们也会担心你决绝他,担心你会不高兴等等。因此,在你决定拒绝之前,首先要注意倾听他的诉说,最好的办法是,请对方把自己的处境与需要,讲得更明了一些,自己才能知道如何帮他。接着向他表示你了解他的难处,但自己实在是无法帮助他。懂得“倾听”,让对方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在你婉转的表明拒绝他人时,也要尽量避免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让他感受得到你并不是在应付他了事。
再者就是用幽默的语言来拒绝对方,既缓和了当时的尴尬处境,又活跃了现场的气氛,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只要能够灵活的从容不迫的运用说话的技巧,把话语说的既得体,又恰到好处,即使你拒绝了别人,也不会让对方感到不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