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59年发掘于山东省泰安县的大汶口而得名。大汶口文化分布在山东省泰山周围地区,延及山东中南部和江苏淮北一带。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以适合黄河流域的耐旱作物——粟为主要种植对象。农业生产工具有石铲、鹿角锄等,并出了耒耜等木质农具。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制作工艺在不断发展,制陶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为薄胎高柄杯。此类陶器造型优美,色泽鲜亮,集实用性和观赏性为一体,成为后来龙山时代蛋壳黑陶的祖先。制石、制玉、制骨等手工业在大汶口文化中已经比较发达。随葬被当时人们所重视,随葬猪下颌骨成为当时的风尚,并以猪颚骨的多少为衡量财富占有量的标尺,随葬的獐牙钩形器则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这些都表明,贫富分化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已经出现,并且很严重,原始氏族社会逐渐走向解体。
同类推荐
二十四史精华(第五卷)
二十四史不仅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且还全面地反映历史,所谓“全面”,是指二十四史涵盖了上起五帝、下迄清初的全部历史。而对于每一个朝代,尽可能把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重要事件都容纳其中。在反映各个朝代的历史时,基本上坚持了客观、中正、真实的原则。本书选取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解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