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3200000003

第3章 信息百态

1.生命信息——大自然里的语言

也许大家都听说过“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在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它特定的语言。鸟鸣、兽叫、花开、叶落,大自然以它特有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信息。

(1)动物的语言

动物的语言分声音语言、气味语言、行为语言和色彩语言等。

大多数动物都会发声,它们发出的声音也就成为它们之间交流的特殊的声音语言。如雌猫在春天寻找配偶时就会发出凄惨的哀叫。而两只猫打架时它们则会发出愤怒的吼叫。蟋蟀依靠翅膀摩擦发出清脆动听的声音来表现它们的种种“感情”。当雌雄相处时,声调轻幽缠绵,犹如情人的呢喃细语;当独处一方时,它就发出高亢的强音来呼朋引伴。母鸡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发出8种不同的声音,它们的同伴们根据声音的不同就可以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有些动物常常以特殊的气味(我们可以称之为信息素)来传递信息。它们可以通过气味引诱异性、鉴别敌友、标明地点、发出警报、追踪目标、集合或分散群体等。这种气味也算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例如有些雌性害虫,在受到伤害时可以分泌一种气味,以警告同伴尽快逃离。而蜂王则通过分泌一种唾液产生的气味招引工蜂来为自己服务。蚂蚁利用味觉和嗅觉彼此进行联系,识别敌友。雄鹿求偶时,会用身上的芳香腺往树上擦,把自己的气味留在树上,雌鹿便会闻香而至。

动物和人一样也会用各种不同的行为来表达不同的意思。如蜜蜂在发现蜜源以后,就会用“舞蹈”方式(如“8”字形摆尾舞)向同伴通报蜜源的远近和方向。不同舞蹈代表着不同的信息。鱼类则通过张开鳍向同类表示威胁、惊恐,而以收缩鳍则表示友好等。长颈鹿在发生危险时,会用猛烈的惊跑来向同伴传达警报。

色彩语言则是动物用自身色彩传达信息的一种语言形式。比如雄孔雀喜欢展开美丽的羽毛来吸引雌孔雀的注意。在动物界好多雄性的鸟类都喜欢用美丽的外表吸引异性同类。

(2)植物的语言

动物拥有语言我们都容易理解,而要说植物有语言就令好多人不解了,植物会“说话”吗?科学证明,植物还真的有语言。

研究发现,当昆虫咬植物的叶子时,植物身上所发生的反应与动物抑制疼痛和创伤的神经激素的反应几乎一样。更有意思的是,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某些植物突然感到虫咬刺痛,它会马上招呼旁边的伙伴提防虫子。许多植物在受到伤害时,释放一种挥发性的茉莉酮酸。这是一种“体味”信号。甚至在附近的植物感到虫咬之前,这种信号就开始启动附近植物的防御系统了。

槐树会产生一种有毒的苦味物质,一旦槐树的树叶被食草动物吃掉,被吃的槐树会产生这种苦味的物质。更有趣的是,周围所有的槐树像是接到预报似的也都会纷纷地释放出毒素。

与槐树相似,西红柿也有抵御甲壳虫和毛毛虫叮咬的方法。在遭到虫咬后,西红柿会产生使虫类胃部受到损害和阻碍消化的物质。周围的西红柿出于安全考虑,也都会做好与害虫作战的准备。

人们还发现,橡树之间也有语言。当一棵橡树病死或被砍伐,周围的橡树们就会结出更多的果实和种子,仿佛是在弥补前面的损失似的。它们是如何相互沟通的呢?原来,它们之间有一种波的语言。在橡树被砍伐的时候会产生短暂却特别高的振幅,而且在被砍伐的树木周围也同样产生相应的振幅,其他橡树正是接收了这种信息而行动起来的。

由此看来,植物之间也是有语言的,这种语言虽然与人们的语言不同,但在它们之间起的作用却是相同。

动物的“第六感觉”是怎么回事?

动物感知来自外界的化学信号的能力,被称为“第六感觉”。动物普遍存在着这种感知能力,它们能从腺体释放出一种叫做信息素的特殊物质,然后由鼻子上一个叫鼻犁骨的器官接收,这种信息素支配着动物日常生活、攻击、求偶等各种行为。比如大雨来临时,蚂蚁会搬家,燕子在低空飞行;地震要来时,鸡鸣狗吠。这些已被科学证明了是动物感知灾难来临的一种反应。信息素与一种特定的基因密切相关,这种基因在人身上也存在,只不过突变后已不再发挥作用。如果研究人员能找到恢复这种基因的办法,那么,人类就能找回“第六感觉”了。

(3)微生物的语言。

我们知道,微生物是肉眼看不到的一类小生物的总称。它们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等。这些小生物也有语言么?它们是如何利用信息的呢?

事实上,微生物利用信息的本领很是高强呢。比如酵母菌,它们没有叶绿素,也不能自己制造营养,但是它们凭着对外界信息的处理本领却活得很好。

有研究表明,微生物有着沿地磁场磁力线方向活动的特性。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磁体,地磁场是微生物重要的信息。很多微生物就是利用磁场的信息生存。

2.信息存在的形式——信息的载体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信息可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说起信息的载体,人们把它归为音波图文。也就是声音、电磁波、文字和图像。

(1)声音

我们都知道,物体震动产生声音,而发声的物体称之为声源。

当用鼓槌捶击军鼓时,鼓槌捶击在鼓皮上,使鼓皮产生振动,振动的鼓皮推动空气,产生从鼓头和鼓体发出并散开的压力波。这种压力波从声源向外发出并扩散开去。最后传到我们耳中,所以我们能听到鼓声。

①声音特性

声音的特性包括响度、音调和音色。

所谓的响度是指人主观上感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单位:分贝)。

所谓的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单位为赫兹,人耳听觉范围20~2000赫兹(20赫兹兹以下称为次声波,2000赫兹兹以上称为超声波)。例如,低音端的声音或更高的声音,如细弦声。人讲话的频率是30~340赫兹兹。

频率是每秒经过一定点的声波数量,它的测量单位为赫兹,是以一个名叫海里奇·R·赫兹的音响奇人命名的。此人设置了一张桌子,演示频率如何是与每秒的周期相关的。

所谓的音色是指声音的特性,由发声物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音色又叫音品。

通常,我们称让人愉悦的声音为音乐,把对听觉和身心健康有损害的声音称为噪音。

②听觉和发声范围

一般情况下,人的听觉范围是20~2000赫兹,而人到老年高频声音会减少到1000赫兹兹左右。频率高于2000赫兹兹的声音我们称之为超声波,把低于2赫兹兹的声音被称为次声波。人类发出的声音频率在10赫兹兹(男低音)到340赫兹(女高音)范围内。

不同动物的听觉范围是不同的。据调查,狗能够听见高达5000赫兹的超声波,猫能够听见高达6000赫兹以上的超声波。而狗和猫发出的声音,却都在几十至几千赫范围内。与猫狗不同,蝙蝠能够听见频率高达12000赫兹的超声波,它发出的声音,频率通常在45000~9000赫兹范围内,最高可达到12000赫兹。

(2)文字

众所周知,文字的发明是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准之一。文字的出现也使信息的传播在时空上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埃及的圣书字,中国的甲骨文,古印度的印章文字还有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的起源问题虽然到现在都是不解之谜,却也是我们研究那个时代的最有力的历史素材。

就我国而言,从商代甲骨文字算起,中文字历史已有3000年之久。人们习惯把中国文字的发展划分为两个大阶段。从甲骨文字到小篆是第一阶段;从秦汉时代的隶书以下是第二阶段。前者是古文字的萌芽阶段,后者属近代文字的发展阶段。总的来说,从隶书到今天使用的现代汉字在形体上变化不大。

从中文字的构造看,中文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记号组成的文字体系。从中文字跟汉语的关系看,中文字又是一种语素文字。

追本溯源,中文字应该是起源于图画。最初的象形文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的意义直接相关。在中文字中,每个字也都有它固定的读音,而字形本身却不是表音的符号。可以说,象形字的读音是由它所代表的语素转嫁而来的。随着字形的不断演变,象形字也越来越脱离它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最后象形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语素在意义上也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联系。此时,文字就成了既不表音、也不表义的抽象的符号。那么我们汉语中是不是所有文字都是这样的抽象符号呢?事实上并非如此,中文字还有独体字与合体字之别。一般说来,独体字是纯粹的记号文字,而合体字是由独体字组合造成的。就构造而言,合体字要比独体字高一个层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虽然组成合体字的独体字本身也是记号,但是当它作为合体字的一部分时,它又是以有音有义的“字”的身份参加的。我们可以把合体字分成三类:

①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表示意义的形旁,另一部分为表示读音的声旁。就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为例,形旁和声旁都由独体字充当。这些独体字本身都是有音有义的。当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时,形旁只取其义,不取其音;声旁则只取其音,不取其义。如“鸠”字的“鸟”则为形旁,只取其意;而“九”则为声旁,只取其音。但由于字义和字音的不断演变,有些形声字的形旁或声旁也逐渐失去了其表意或表音的功能。以“球”为例,球本来是一种玉的名称,所以当时以“玉”为形旁。到现在“球”字不再指玉,这个形旁就失去它的作用了。再如“海”字本来以“每”为声旁。但是随着字音的变化,现在“海”和“每”的读音已经相差很远,所以“海”的声旁“每”也就失去它声旁的作用了。还有些字,形旁和声旁都丧失了原来的功能,例如“给、等、短”等。现在,这一类字也不能再被看作形声字了。

②会意字。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会意字也是合体字的一类,会意字的两部分都是表意的。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就有了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而“从”字,由两个人前后相随,表示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的意思。此外还有“不正为歪”,“不好为孬”等。

③合体记号字。此类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既不表意,也不表音。这类字根据形成过程可以分两种。一是由于字音和字义发生了变化,原来表音、表意的声旁和形旁失去了原来的功能。如上文提到的“给、等、短”这一类字。二是字虽然由独体字合成,但是从造字之初就是一个字,它代表的意思与它的组成部分不相关。如“章”字,从古文字来看,“章”本来是一个独体象形字,跟“音、十、立、早”都没有什么关系。

(3)图像

图像给人的信息是直观而形象的,比如当我们看到天空乌云密布的时候,就知道要下雨了;当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就知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当我们看的一个人的表情可以推测出他的心情……如此等等。图像对于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什么是图像呢?我们可以认为图像是景物在某个介质上的再现。例如我们平时看到的图片、电影和传真等。图像是高效而快捷的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以图像的捕捉、传输、存储和显示来传递信息,是信息传递达到一定水平的结果。而把图像信息传送到远方或者存储图像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图像传输。

打造神秘箱子的第一人

1927年,有一个人在伦敦公开表演了从远处传来的一些活动图像。虽然这些图像小而暗淡,而且摇晃不定,但这是人类第一次用电流来传递活动图像。这个表演标志着电视的诞生。

这个人就是英国电器工程师——约翰?洛吉?贝尔。他是研制电视的先驱。他出生在苏格兰海伦斯堡一个牧师的家里,从小就表现出一个发明家的天才。1924年,贝尔首次用收集到的旧收音器材、霓虹灯管、扫描盘、电热棒和可以间断发电的磁波灯和光电管等,做了一连串试验来传送图像。然而这些试验材料实在太破旧了,以致每次试验都要损坏、更新一些零件。经过上百次的试验后,贝尔总结了大量的经验。

1925年10月2日清晨,当贝尔再一次发动起房间里的机器时,随着马达转速的增加,他终于从另一个房间的映像接收机里,清晰地收到了比尔的图像。贝尔兴奋异常,他多年的梦想——发明“电视”的愿望实现了。

1928年春,贝尔研制出彩色立体电视机,成功地把图像传送到大西洋彼岸,成为卫星电视的前奏。并且一个月后,他又把电波传送到贝伦卡里号邮轮,使所有的乘客都十分激动和惊讶。然而,就在他想进一步研究新的彩色系统的时候,他突然患肺病,于1946年不幸去世。

如今,贝尔发明的电视已经发展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画面清晰、鲜明的电视,已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必需品。1962年通信卫星被送上太空轨道,各大洲之间的通讯,已不再是难事。人们坐在家里,就可以知道世界上每个角落发生的事情,人与人之间在空间和时间的距离被缩短了。这一切都要感谢贝尔的发明。

(4)电磁波

什么是电磁波?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发出电磁波。正像人们一直生活在空气中而眼睛却看不见空气一样,虽然我们看不见电磁波,但却处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电磁波的海洋里。电磁波就是这样一位人类素未谋面的“朋友”。电磁波是一种有质量、有动量也有能量的物质。电磁波的突出特点就是快,它的速度可达每秒三十千米左右。当信息搭乘了电磁波这趟特快列车的时,人类的通信也随之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

同类推荐
  • 关注明天的阳光(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关注明天的阳光(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这本《关注明天的阳光》由刘芳主编:现在,人类生活的两个世界——所继承的生物圈和所创造的技术圈——业已失去了平衡,正处于潜在的深刻矛盾中。而人类正好生活在这种矛盾中间,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危机。这场危机,较之人类任何时期所遇到的都更具有全球性、突然性、不可避免性和困惑不可知性。人类不禁会问,明天是否依然能够享受给人类带来累累果实的阳光、空气和水?明天是否依然能够在地球的臂弯里生存、生活?
  • 微生物密码(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微生物密码(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青少年科普知识”丛书,主要精选现代前沿科技的各个项目或领域,介绍其研究过程、科学原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使青少年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
  • 破译世界战争悬案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世界战争悬案之谜(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世界战争悬案之谜》讲述的是解开世界战争所发生的种种离奇谜案。
  • 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

    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

    本书共分六章,分别从人与自然、生态危机与人的道德责任、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生态道德范畴、生态道德行为评价以及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

    地球上的物质之间循环往复,维持着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参与,破坏了物质循环系统的平衡,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恶化。温度的升高,臭氧层的破坏,稀有动物的灭绝,海平面的上升,这些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作为人类目前唯一的生存地,爱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共同来保护我们的“母亲”——地球。
热门推荐
  • 九龙神天书

    九龙神天书

    剑指苍穹莫问道,笑谈宇内凭谁嘲。心系红颜风云怒,怒斩八方任逍遥。天书被毁,轮回传承,造就一代传奇,全职天才的诞生,炼丹,炼器,阵法,御灵。
  • 女人幸福靠自己

    女人幸福靠自己

    一个光着脚的人和一个饥饿的人结伴而行。光脚人对幸福的定义是有一双鞋,饥饿的人对幸福的定义是有一餐饱饭,但是当他们看到路边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时,他们突然感觉自己是幸福的:虽然没有鞋穿,但至少还有一双可以走路的脚;虽然饥肠辘辘,但身体还是健康的。而轮椅上的人说:“我也是幸福的,因为我还活着。”幸福很常见,也很琐碎。在人的一生中,得到是一种幸福,失去也是一种幸福。人生的幸福取决于我们对生活是否欣赏和接受。当你接受生活赐予自己的一切时,你就可以感受到幸福;当你厌倦生活的琐碎时,幸福就离你很远。
  • 天使养成计划

    天使养成计划

    她,在18岁转学之后才知晓自己的身世,她竟是艾菲儿女神的女儿,神界皇室的公主!他,身为吸血鬼王凯茜之子,却忤逆母后,不与之为伍。她将和小伙伴们并肩作战,打倒黑暗势力!而他和她,最后能在一起吗?本作品为您揭开一切谜底,敬请观阅!
  • 流浪鼠瑞恩1:来吧,伙伴们!

    流浪鼠瑞恩1:来吧,伙伴们!

    瑞恩是一只爱逞能的老鼠,因为自己的不懂装懂,让地下村的居民们误食鼠药,甚至连自己的父亲也未能幸免。伤心又肚饿的它离开了地下村,开始了流浪。途中,瑞恩结识了伙伴田鼠胖胖、“公主”朵夏尔和天才宠物“金丝边眼镜”卡尔。它们一起经历了农庄冒险、智斗猫头鹰、迷失在机器城市、宠物鼠大赛、雪崩逃生、勇斗海盗船、参与矿山救援……刺激又紧张的流浪路上,瑞恩一天天地成长起来了。
  • 物主元纪

    物主元纪

    万年的人类“统治”,迎来了“原始”生态的不满,它们受“神”的启示,挑战人类,欲望让它们企图占领整个地球……主角带领残余的人类一步步走向巅峰,最终控制了地球的寒武恶化,但也因此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 龙珠缘

    龙珠缘

    咻的一声,陈德兴已经置身于这个平行时空。他需要一次次面对未来的危机:短笛大魔王,佛利萨,沙鲁...依靠别人总有不是个事。只是,这个世界很奇怪,他居然直接从2016年到3016年,变成一个整整多了1000年的人——虽然相当于没有。当然,还有许多怪异的变化。比如地狱犬变种人九冢一郎成了天照国首相,比如红带段军团取代了拉登大叔的组织成了世界第一恐怖组织。比如世界第一强者武天老师在龟仙岛开宗立派,广收门徒…新书已经发布《混乱圣师》,请书友们多多支持。拜谢!
  • 叶少的青梅娇妻

    叶少的青梅娇妻

    s市最高贵的俩家族,传说叶家和萧家自小便定下娃娃亲,但自小分离,15年后再见,他步步紧逼,她终于无路可走,她说:“你想干嘛?”“我想吃了你。”……
  • 驱魔少女与暗夜守护

    驱魔少女与暗夜守护

    (实体书已上市)学园处处布满浓浓妖气,火焰一样的触角正探向中间的人群。初飞为了儿时心仪的小男生宋景轩而转学,谁曾想他竟是被妖魅附身的吸血鬼后代,一手遮天掌握了学生会以及学园中的各大社团。每当初飞体力不支即将溃败的时候,一个花美男总会及时出现,墨绿的长发变成炫目银色,指尖点燃幽蓝的火焰,将逼近初飞的那些危险逐一化解,笼罩学园的重重妖雾随着他们的不懈努力逐渐散去。孰料,经历生死劫的斗鱼在即将参加初飞的成人礼时,命运之轮却意外地扭转了方向
  • 同桌爽歪歪(同桌好好玩)

    同桌爽歪歪(同桌好好玩)

    《同桌好好玩》从同桌到邻桌,从校园到家庭和社会,形成环环相扣的教育链条。主要人物有“福尔摩斯”巴奇,调皮鬼周大齐,爽歪歪李晓果,见义勇为的侯洋,学习好的小美女纪阳,等等。别小瞧这些爱玩的孩子,他们的本事可不小,他们在玩侦探中竟能让一个快破裂的家庭获得重生,他们通过卖花给贫困的小伙伴温暖;他们在集体的力量中让顽劣的小混混尝尝拳头,也让他们自己从恶作剧中醒悟。
  • 嗜血女皇:倾世绝颜

    嗜血女皇:倾世绝颜

    “这是最后一次,倾,等我回来必定十里红妆来娶你”那年他许下的承诺还历历在目,他许她十里红妆盛世嫁,可都在那一场变故中化为了泡影“呐,有没有见过一位墨发白衣的男子?”那日,她这样问即使她找遍天下,也不见他的身影“这是一位墨发白衣男子给你的信”信上只有简短的三个字:倾,再见……悬崖边,她坐在上面,低吟一曲悲欢离歌闭眼,跳下,睁眼,已在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