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81200000065

第65章 苦力问题

“北京城里百分之十九的居民就是靠着洋车夫的行业过活的。”这是李景汉先生费了半年功夫,调查北京洋车夫的情形得到的结论。(见本刊第六十二期一八五页)百分中的十九!那不是说,每五个人中间,就有一个洋车夫,或与洋车夫有“经济的关系”的人吗?换一个说法,每四个人就得供养一个靠洋车夫过活的人!这真是出人意料的巨数。在统计学者看起来,方法是十二分的重要,结论是不一定有绝对的价值的,他们也许还要怀疑的询问。在我这样不懂得统计学的人,就未免有些震惊了。

说起了洋车夫,我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想。也许是为了这两句话吧?我来北京之先,有一个亲戚劝我不要到北京,就是到了北京也不要做教书匠。他说:“我在报上看见北京的教员有的穷到晚上拉街车。在远地方拿不到钱不是玩的。拉车我们又没有那力气。”我诚恳的谢了他的好意,也就来了。在北京不久,有一个老朋友叫我到一旁悄悄的劝我道:“你怎样还不备一个包车?

你这样的跑上街去雇车,是要招人轻视的。在北京,包车是不可没有的需要品。”我也很诚恳的谢了他的好意。从那时到现在,我也在北京混了几年了,虽然邀天之幸还没有晚上去拉街车——恐怕那种情形也就不远了!——那一辆不可没有的包车还不曾享用过。不过他们的话实在都没有说错。教书匠真是穷。包车也真是小波淇洼的护照。要是一个人从包车而马车从马车而汽车大家都说某人“红”了,或是“发财”了。要是连包车都没有,他还算什么呢?

也许是为了上面所说的原故吧?不过也许是为了我们同洋车夫接触的机会,在各种劳工人们中,比较的多些。在北京几乎不能不坐车。第一北京的地方实在大。第二,在北京街上跑路是一种极大的冒险。你不能望着天,你也不能望四周的风景,你得时时的留神你的脚下。要不然,你是拌一交,就蹈了一脚的矢橛。

并且,穿大褂的人不能走路,好像是北京的不成文宪法。至少洋车夫们都有这样的观念。“车呀!”“拉去罢!”的声音,不止的在你耳旁叫聒,那么为了清静省事计,只有那采取无抵抗的办法,坐车了。

我是不懂得统计学的,上面已经说过,所以也从来不想在车夫身上去搜集社会调查的资料。不过我也曾经想同他们谈谈话,问问他们对于许多事物的观念。可是我的京话实在太糟了。我们中间总隔开了一堵墙。我偶然问一句话,也许得反复的申说了几遍才懂得一点,那自然使我灰心而默然了,也许他们以为我是在责难的申斥,登时现出难看的颜色!在他们的生活中,责难固然是家常便饭呵——那使我更加灰心而默然了。

因此,虽然同我曾经有过关系的洋车夫至少有几百,我实在不曾看见他们的心。他们是有心的,我并不疑惑。而且他们中间还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则。譬如说吧,一辆车要抢到另一辆的前面去,也许有一定的办法的。要是不守那规则,那辆的洋车夫也许就得认为侮辱了他,并且激起他的愤怒和比赛的精神。这样比赛的结果,胜者固然得意万分,败者也不免垂头丧气了。我最不能忘的是一次同一个朋友回家,拉他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孩童,拉我的是二十岁左右的少年。一辆车来了,突过了在前的孩童的车。壮年数励向前追,见他实在力量不支了,就自己拼命飞跑,追过了那犯窥的车,又比赛了一阵,还是胜了他,缓下来冷笑道:“你只会籍负小孩子!”

上面所说的规则,也许完全是臆度的幻想。不过这一定是有几分根据的:北方的车夫与南方的不一样。在上海,越是天气不好,好像拉车的做卖买的越是多。在北京就大不相同了。大雨大雪天,北京街上往往绝了洋车的迹。炎夏赤日的底下,也常常可以看到洋车夫睡在树荫下,傲然的不理雇客的叫唤。这很可以做北方人不及南方人勤快的一种证明。也许就有人因此比较南北工人的优劣了。可是,这难道就是北方人的劣点么?不定是北方人比较的懂得人生的意义吧?他们拉车,为的是生活,不是为了爱拉车。那么这要够了生活,何必拼命的做牛马?要是大雨泥泞中去受罪,何不饿一餐半餐呢?有人或者要说了,这是热带中斐洲土人的人生哲学。他们终年不用穿衣裳,街上有的是充饥的果品,所以除了吃喝睡觉,什么也不肯做。可是,朋友,你以为他们现在进步了吗,现在欧洲人把酒浆和装饰品做引诱他们工作的报酬品?

北方工人没有南方的勤快,南方的工人没有北方的能笑乐,那是最容易觉察的分别。罗素在他的“《中国问题》”里,说起:

我记得一个大热天,我们几个人坐轿过山——道路崎岖难行,轿夫非常的辛苦我们到了山顶,停十分钟,让他们休息一会。立刻他们就并排的坐下来了,抽出他们的烟袋来,谈着笑着,好像一点忧虑都没有似的。在一个懂得眼光稍远的利益的国内,他们就会用这机会诉说酷热的苦楚,好多得几个酒钱了。

我想,罗素所说的大约是北方的苦力吧?南方,尤其是上海附近的工人,似乎就不是这样的了。固然不错,罗素在上面一节之前,有这样的几句话:

无论那一阶级的中国人,都比我所有过接触的别种人种爱笑乐:无论什么东西,他们能在里面找出乐趣来,无论什么纷争,只要一句笑话就和缓了。

中国人真是这样吗?在我看来,恐怕这话的反面还比较的真切些吧。中国的所谓中上流阶级,有的是严厉的面孔,在什么事物里都找不到乐趣——所以只好打牌,逛窑子了——而且顶没有的是“幽默。”

话又说远了。我是要说北方的工人爱笑乐。就是在工作的时间,几个洋车夫会一面跑,一面笑着乐着。我们以前住的地方,附近有一个车厂。每到黄昏时候,里面就有简单的音乐声,吹着唱着,哄堂的大笑着。他们好像真知道怎样享乐人生的。有一天,一个崇拜东方文明的朋友同我争论东西文明的优劣。他说西方物质文明越是发达,他们的苦闷也越是增加。所以有许多人反而回头望着东方了。我说,“你听见那音乐吗?那是附近的车厂里发出来的。他们每晚都这样的快乐。我羡慕他们极了。可是我真是去过他们的生活,我能同样的快乐吗?不要说我没有那气力,就是有,我恐怕在原有的苦闷之上又加几倍苦闷了。西方人也是这样。他们以为我们比较的快乐,可是他来过我们的生活——当然不是说西方人在中国安享的特殊的生活——恐怕一天也过不惯。何况我们也有我们的苦闷,西方人苦在不知道。洋车夫也有洋车夫的苦闷,也只恨我们不知道吧了。”

洋车夫当然有他的许多苦闷。虽然有一次,我听见一个五六十岁的老车夫同他的同伴们这样说:“拉车的有拉车的命。坐车的先生有坐车的命。我坐了车,我的头就得晕。”可是,我想,这恐怕不能代表车夫的感想吧。他们拉车的时候,也许羡慕坐车的人,也许怨恨自己不曾投身在一个较好的人家,也许——在坐车的听了,这是何等可怕的思想!——他们正在说他什么都不比那坐车的人差,为什么拉车的是他,坐车向是他。

有了这么的思想,他脸上的笑,心中的笑也就消灭了。南方工人与北方不同的地方,也许就在这里吧?可是,近一年来,北方的拉车的也不像以前的快乐了。他们生活的压迫增加了吗?他们对于人生的观念有些更变了吗?这也生活的一个。他们的思想不变更,他们的地位没有迁善的希望。他们的思想变更了,他们的乐趣也就消灭了。在过渡时期的人们,总是只有苦闷的。

我在第五十九期的《闲话》里提起了吴稚晖先生在里昂时的一段故事,后来引起了不少的误会。今天细细的看了一遍,觉得还是没有应当修改的地方。不过有两点是用得着声明的。

第一层,吴先生始终没有承认去做中法大学的校长,更说不到领校长薪水了。那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同时,法国人和学生都认定他是校长,那也是毫无疑问的事实。要不然,一部分学生——好像不止七八个人吧——也不至于为了膳宿费事同吴先生去为难了。并且,如果我没有记错,这校长问题就是风潮中两方争论极剧烈的一点。因为如此,我的原文中,只用了“吴先生在里昂”六个字,没有说他是中法大学的校长。

第二层,这一个故事,我是用了来证明吴先生“言行一致”的地方的。因为吴先生相信学生,就是他自己受了窘,还是回护学生。就是他背后虽然有时也非议学生,在作文演说时总不肯这样说,那都可以证实他信仰的坚确。英国内阁的阁员在阁议时对某种议案尽可以尽力的攻击,但是既经通过之后,他们为了公共负责的原故,出外就得反过来竭力的辩护,断不肯说他们原来是反对的。某党的党员对本党的政策尽可以有许多不满,但是在大家面前,还是说他的党最有希望,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如果把这件事也去证明吴先生的“言行不一致”的地方,那就不是我“始愿所及”了。

同类推荐
  • 茶话人生

    茶话人生

    茶, 是中国的特产,中国人喜欢喝茶。中国喝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俗语说“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中最重要的七件物品,茶就位列其中,由此可见国人对茶的看重。茶,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从日常饮食到养生保健、从品茶论道到以茶修身,茶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虽然日本也有茶道,但茶的真髓,从骨子里散发着中华文明的味道。
  • 震撼: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集

    震撼: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集

    本书收集了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的演讲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评论30多篇。
  •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

    《捕鱼者说》收录了《终于能管你一回》、《心境》、《失眠》、《张山的相好》、《后妈》、《女人》、《捕鱼者说》、《福婶的心情》等近百篇微型 小说作品。
  • 毛泽东读《水浒传》

    毛泽东读《水浒传》

    本书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和点评者的评论,以及对《水浒传》版本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梁山好汉革命精神、斗争艺术、经验教训的提炼、阐扬和运用;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小说人物的漫议、分析和引证;第四单元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水浒传》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误解的辩驳以及晚年他发表谈话引起“评《水浒》”运动的评析。总之,本书把一位革命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整个情况和新鲜见解全部展示在读者面前。
  •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热门推荐
  • 噬血女王

    噬血女王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不为人所知,他们徘徊在生死边缘,他们为捍卫人类的生命与传说中的种族斗争,他们是吸血鬼猎人。她没有家人,没有名字,有的只是无心这个代号。她是猎人组织最强大的杀戮机器,她存在的意义就是屠光这世界上所有的吸血鬼。
  • 朋友太好,舍不得拿来当情人

    朋友太好,舍不得拿来当情人

    她一直追寻真爱,却每次都失败,当黄花大闺女熬成大龄剩女,在相亲浪潮中沉浮,回首看去,才发现,自己要的幸福,一直都在。平淡的相伴让激情褪去,沉淀下的才是真爱。嬉笑怒骂,游戏人生,且看冤家成眷侣。
  • 易烊千玺你的夕阳

    易烊千玺你的夕阳

    这是一部穿越剧……初次写古代,不好之处多多包涵高二女生莫小幽穿越来到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朝代——泠朝。遇见了逗比的王源,永远淡定的王俊凯和外人看来的高冷易烊千玺。在一段纠结的姻缘背后,有怎样的爱恨情仇?到了现代,唯一记得的,是对她执念最深的人,那又是谁?面对终究要离开的人,她又会如何?
  • 总裁,有话好好说!

    总裁,有话好好说!

    推荐新文:http://novel.hongxiu.com/a/1024248/《纠缠不休,Boss强势来袭》******她是唐家继承人的妻子,一夜荒唐,却在一个陌生男人的床上醒过来。他谐谑笑道:“你不是已经结婚两年,竟然还是个处?”“混蛋!我要报警!”‘混蛋?报警?”他笑道:“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才是受害者。”“……”她无奈狼狈逃走。原本只当是一场梦,却不想迎接她的却却是沸沸扬扬的婚内出轨的新闻。让她更没想到这一切竟然都是自己丈夫为了逼她离婚一手导演。……她净身出户,却不想又掉进了另外一个火坑,他是她前夫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是华氏集团的当家人。霸道的侵入她的生活,口口声声要她负责。“……华先生,那晚的事,能不能当没发生过?”她祈求他放过。却不想他勾唇一笑:“别开玩笑了,这床都上了,爱都做了,你竟然告诉我,当没发生过?”“……”
  • 签约邪神

    签约邪神

    沈君驰,一个普通大学应届生却有着天人的灵魂?谢久天,一个小学生外表的小老板儿却是一个修行了三千多年的邪神?一桩桩离奇命案的背后是什么妖物在作祟?一个个牛鬼蛇神却讲述着怎样的故事?沈君驰的身世之谜,天庭地府的前世今生;这一切,就由地府签约合同工,“侦探”久天来一一解答。求建议!求指导!求交流!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
  • 销售口才的锤炼

    销售口才的锤炼

    正所谓:”买卖不成话不到,话语一到卖三俏。“做销售,不仅靠精明的头脑,更重要的是优秀的口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做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锤炼自己的口才很重要。
  • 皇后未婚妻

    皇后未婚妻

    一个泼辣,自恋,霸道,善良的米家小公主,她正无忧无虑的生活着,享受着她美丽的人生,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好好的一个周末,让她莫名其妙穿越了时空.无耐,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只能硬着头皮过被.在那个匪夷所思的陌生朝代里,到底她的命运将会如何,接下来面对她的又是什么,最后,她能幸福吗?
  • 王牌兄弟恋

    王牌兄弟恋

    他是一个独生子某一天爸爸妈妈带回来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男孩,说他将和他们一起生活。
  • 冰晶凤凰:云顶天宫

    冰晶凤凰:云顶天宫

    慕离鸢,蝴蝶谷新晋少主,人送外号“废物少主”。前世只因睡了一觉,就意外穿到了某沉睡百年的大君王身上,灵魂融合之后,竟然倒退为一阶玄者。且看她左手炼器右手御兽,如何边装疯卖傻边踩极品虐人渣。偏不知从哪冒出一只高冷妖孽,不但识破她的伪装,还想方设法斩断她的桃花……鸢儿,别跑!本候就算上天入地,也要抓住你这个偷心贼!
  • 顿悟

    顿悟

    人有时候很奇怪,我们急于成长,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用金钱恢复健康;活着时认为死离自己很远,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够;明明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眼下的幸福。人生在世,谁能不苦?唯有顿悟人生之苦,才能化苦为甜,活一世洒脱幸福。人生虽苦,但苦有苦的味道,悟开了,苦也是甜;生活虽平淡,但淡也有淡的风采,平淡也是幸福。带着精神的枷锁,注定走不出心灵的囚室,背着过于沉重的包袱,注定游不过命运的大江大河。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苦苦执着,为何不肯坐下顿悟,立地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