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这个词经常带有些许恐惧的色彩。当有管理人员对你说他们要给你一些反馈时,他常常会让你内心不安,因为你觉得一般别人说这种话是代表你有什么事情做错了。
但反馈也是一项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了解并实现别人的期望,获得更好的进步和发展。而我们却常常将发展进步和日程管理混淆不清。反馈是我们在生活中获得学习的一种方式。我们尝试某样事情,然后注意到随之发生的状况,再根据这些状况所给予的反馈对下一步的行动进行相应的调整。
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之一就是不能准确认识自己以及自己的表现和影响力。为了绽放自身的光彩,我们得每天都渴望获得反馈,不断地向他人询问自己做得怎样。这样我们就能持续不断地获得进步,并更好地认识到我们是谁、在做什么、我们的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反馈之所以落下“让人感觉不安”的坏名声,原因之一在于传达的方式不妥,原因之二在于它只随着问题一起出现。如果你真心想让他人从中获得学习和成长,你必须不仅让他们知道哪里还需要改进,也要让他们知道哪里做得很好。
我的经验法则——从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书中获得的启示——是传达出一则发展性反馈信息(即需要改进的地方)的同时,传达出5条鼓励性反馈信息(即对出色工作的认可)。
通过这样的方式,从我这里接受反馈信息的这个人无疑会确信我是站在他这边支持他的,于是他学习起来就更容易。
每一天,我也都在为自己寻找反馈——这也不是很难,因为我总在台前对很多人讲话,或和团队一起工作,或组织一些大型项目。这些年里,我收到了很多反馈。其中有些是没什么用的,例如:“克里斯,讲得很好啊!”“克里斯,喜欢你这精力充沛的样子!”“克里斯,我觉得你有点跑题了!”
所有这些评论都没有具体说明什么。讲得好是哪里讲得好呢?你怎么感觉到我精力充沛呢?到底是哪里跑题了?
没有详细说明的反馈是没有用的。只说我“讲得好”没法让我知道下次该在哪一方面进行改进。如果有人说我与大家互动的方式很幽默,能让人们放开戒备,这意味着下次我还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
另一个问题是,我们总是弄不清别人向我们传达反馈信息的初衷。人们为你提供的反馈信息其实是一项能够辅助你学习如何发展自己的工具,所以你应该学会如何去对它作出回应,而不是非要根据它作出改变不可。
优质反馈的关键在于你与之一起传达给对方的精神和意愿。你给予反馈的初衷应该是帮助那个信息接受者从中得到进步和成长。
以下是提供反馈信息的基本步骤,在自身发展和帮助许多企业改变文化的体验中,我真正感受到了它的珍贵。
第一步:自问
在传达反馈信息之前,你必须先确定自己处在合适的位置,接收方也处在合适的位置。试问一下自己:“你的情绪对吗?你是出自良好的意愿吗?”永远不要在你生气或失望的时候给别人反馈,因为这种时候你会很在意对方的反应。这样的话,你就有了操纵支使他人之嫌,这远算不上朴素的反馈。
同样,人们并不是随时处于接受新信息的良好状态中。他们可能正心不在焉,正疲惫不堪,或正满腹愠怒,这种时候你的金玉良言只会是多余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重新安排一个适合彼此的时间。
第二步:事实
所有的反馈都需建立在具体事件或活动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双方共同承认已经发生过的事实之上。
举个例子:昨天我们和可口可乐公司的会议晚结束了一个小时。但昨天恰好又是我的结婚周年纪念日,我和妻子约好了回家共进晚餐的时间,我一直担心自己会迟到。我们一起叫了一辆出租车在外面等,但后来你把车让给了我,让我坐出租车直接回家,而你去挤公交车了。
这就是基本事实。在这点上不管谁要给出反馈,都必须首先承认确实发生了这回事。否则,你的反馈就会引来争议。所以你务必要先弄清楚实际状况。反馈要尽量在事情发生之后不久就提供给对方,这样才能清晰明朗。
第三步:理解
接下来你可以和对方交流你对这个事情的理解。
“这让我觉得你真的很善于理解他人生活的重要之处,并能置之于工作和自己之上。”
就这样,你自己从事实中得出了正确无误的理解。
第四步:回应
向对方说出你的理解以后,你可以和对方谈谈事情的结果以及你对这件事的理解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回家的路上,我坐在车里,心情很好,因为我将要和这个在我生命中占有重要分量的人在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夜晚。这次你能理解我的处境,并把我放在优先于你自己的位置,我也想在将来能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你……我喜欢在这种把生活看得与追求利润同等重要的企业里工作。”
第五步:坦白
你的同事现在获得机会畅所欲言了。
他们可能会说:“事实上,我当时本来就更想坐公交车回家,因为我想顺路去买点东西,如果我们一起打车,我就不能买东西了。”
或者,他们很可能会这样说:“嘿,坐出租车是好的,因为那会儿挤公交确实麻烦,但我看得出来你有点着急(所以就让你先走了)。”
运用这五步来进行反馈,能让对方更容易理解反馈的内容,明白自己可以根据它再做点什么。
尽管这些步骤让人感觉有点烦冗,但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以后,这个过程就会变得更加自然流畅。成功给出反馈的关键在于两点:
第一,务必要出自美好的意愿。不要借此来宣泄自己的不满,或对同事指手画脚,不要只是简单一试。否则,你就搞砸了。
第二,务必要把事实和你个人的见解分开。两者要一码归一码,这样才能起到作用。
这一套技巧和步骤已被很多企业和组织使用,但大家的叫法都不一样,有的叫它“基于事实的反馈技巧”,有的叫它“出自美好意愿的反馈技巧”,还有的称它为“科学谈话”。我为它命名为“朴素的反馈”,不过也可叫它“伯纳德”。(还记得那只可爱的填充玩具吧?)
重要提示:在你想为他人提供反馈时,千万不要张口就说:“嘿,我要给你点反馈。”这样的言语十之八九会让人感到一阵郁闷。相反,你可以说:“嘿,我发现了点可能对你有用的东西,你想不想听?”
善用反馈,你定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