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会议颇富成效,能帮助人们办成一些事情。然而,也有各种形形色色的会议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它们浪费了大把的宝贵时间。这类会议就如一个黑洞,把人们的希望、能量和才华统统吸走了,只留给人们一片黑暗。
造成这些会议形同虚设的原因有很多,为简洁起见,这里我主要谈一下两个能让每场会议变得高效的重要措施。首先,要重点关注会务安排和主持;其次,务必要找对参加会议的人。
对于任何一场会议而言,会务主持都是绝对关键的一环。即便是高层经理,安排会务对他们来说也不会省劲,但合理有效地办好这件事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关乎常识的问题。在此,我罗列出一些重点,你可以此为参照,以确保自己的会务安排正确而有效。
首先,确保每个人都在会议开始之前对此场会议的目的以及成功达成此目的的可能性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在某些情况下,大家聚在一起开会其实没有什么特定的目的,纯粹只是为了共同进行探索,这也没有关系,只要大家事先知道即可。不过,在很多情况下,唯有当场作出决策,并准备在下一刻立即实施这一决策,这场会议才能算得上成功。所以不同的会议需要不同的结构安排,需要创造性的思维转变。如果你弄明白了会议的目的,打理与其有关的一些事项就会容易得多。
其次,确保举办会议的环境与会议的主题相符。如果只是就预算或具体的数据进行表决,大家就可以仅仅是围坐在一张桌子边,观看幻灯片放映的图表。但若涉及探索、创新和真正的互动,任何一场会议都需要足够的空间、恰当的光线、新鲜的空气以及其他能让我们的脑子活跃起来的要素。
在安排会议时,我常常会把会议室里的桌子移走。室内只有椅子时会给人一种无处藏身的感觉,因而能使人更加清醒。甚至有些会议最适合站着开,这样即简明扼要又高效有力。简言之,你要确保你所处的环境能为你正在进行的工作提供有利条件。比如说,当你需要一场一对一的头脑风暴式的自由讨论时,公园就是一个绝妙的好地方。
如果是开例会,那也务必不要总选择同一地点,否则踏入会议室后不久,与会者很快又会像上次一样陷入一种昏昏欲睡的状态。
一定要把会议日程设计得有魅力一些。为了在会议中获得更好的平衡,你需要捕获参与者的情感与理智。此项企业战略的核心在于输出,但进行均衡的输出是一码事,让他们感兴趣、愿意为你和你所安排的日程贡献他们的时间却是另一码事。如果你能变换一下做法,掺入一些有趣的元素,让整个过程变得更有意思,这场会议就会变得生动活跃起来,参与者就能更好地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用处。在着手为某家银行进行顾客体验改善项目时,我决定实验一下两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是先进行讨论,然后按传统的方式对这一话题以及我们所能做的事情进行逻辑性的辩论,结果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且一无所获,留下的只是满腹的失望。第二种方法就不一样了。一开始我们并未进行讨论,而是画图。图片本身就可以帮助我们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问题。然后,我们彼此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受到他人周到关怀的经历。接下来,我们就走出大楼去走访了一些银行、酒店、餐馆,甚至棋牌室,看看在这些地方是如何关怀顾客的。就这样,到下一步我们开始思考具体的改善措施时,很多想法就泉涌而来。
显然,第二种方法要成功得多,因为这种方法让每一个成员都更用心地参与进来,而每个人又都有其独特的想法。
猫王的会议法则:安排一场“天生丽质”的会议
开始一场会议时,你要再次提醒大家此次会议的目的,并且要个性化地向大家呈现会议成功的远景,以使他们能真正感受到本次会议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
首先要进行人物介绍。简短的介绍即可,因为我们不需要弄清每个人的生活历程,但有必要了解此刻到场的是哪些人,以及为什么是他们。需要注意的是:级别越高的人,往往说话越加润饰,所以会显得烦冗,这个时候要由你来掌控他们的介绍时间。
列出日程安排和时间表。安排要越简明越好,因为简明的安排能让你更好地利用大家的能量和注意力。我本人喜欢把时间切割成45分钟的小块,间隙时做点别的事情,比如换一个场地、谈论点别的话题或使用一下别样的设施。
对于全天会议,你要尤其当心!我们很少能安排恰好需要花整整一天时间来进行的议程,对它们的安排总是要么太松要么太紧。对此,你需要仔细思考重中之重是什么,然后把注意力集中于重点之上。你还要谨防议程表上出现“……为好”这样的措辞。我们并不是在进行多项任务。如果会议是要对某些事情进行决策,那焦点就应该在决策上;如果只是为了让大家多聚一聚,那就选用聚会的风格。
我们不可能一天到晚都聚精会神,所以在安排上,要让“逻辑环节”挨着“反思环节”,“反思环节”挨着“创新环节”,而且要环环推动。
设定对参与者的行为期望,当他们作出这样的行为时,你要表现出对此的赞许。努力让会议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更加人性化,这样你就能收获更多的反馈。
毫无疑问,你就是要掌控局面的那个人,对此你应该深信不疑。每个点上都只能存在一位领导。你或许可以指派他人负责会议中的某些环节,但你才是整艘船的船长。
会议要准时开始。如果你没有做到这一点,会议从一开始就会变得松散拖拉,之后整个过程也仍会如此。没有什么能比不善于管理时间更让我抓狂了。如果你连自己的时间这点简单而有限的资源都支配不好,那将如何能担当管理财务或人事等更为复杂的责任呢?
会议结束时,你要让大家知道本次会议带来了什么改变。什么改变也没有就等于只是浪费了时间。
提前一点结束话题,留出时间进行总结陈词。总结时,不必过于强调会议产出了哪些决议,而应着重于会议的进行过程,以及下一次能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有些情况下,就因为邀请到的人不对,整场会议就只能沦为对才华和感情的浪费。你应该只允许那些将会为决策或其他会议内容作出实质性贡献的人参与到会议中。假如说,有10位人员参加会议,那么其中每位的说话时间平均只能占到 10%,这意味着到最后他们就渐渐开起小差,变得一言不发了。越小的东西往往越美,会议也是如此,在小型会议中,每个人都无法逃避,必须参与进来。
如果有人带着随行人员一起来到你的会议,请他和他的随行人员一起离开。一个人如果自己不能为会议增添价值,他就不应该接受邀请来参加。
如果开会的目的只是为了登记人数或增进交流,那你得问一问除了开会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如果在开会中,你要先花费一些时间来进行决策或寻找思路,然后还要再花上一些时间来确保每个人都参与到这些行动中来,我不得不说你的计划已经是一团乱了。你需要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把这件事情做好。
我知道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职场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蹲会议上。还有人会这样说:“开会是件很惬意的事,会上我可以偷个懒、放松一下,像听故事一样听听别人讲他们手头正在忙什么,我只要时不时插几句好听的话就好了,还不断有咖啡和面包圈供应,何乐不为?”
很多专业人士都花了太多的时间在会议上,以至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执行会上的决议,更没有时间来做自己真正的工作。
请只参加那些议程明了、让你有用武之地,且不失乐趣的会议。除非你只想裹着羽绒服,吃着热巧克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等着退休那一天的到来。
做真实的自己
你是生活的小白鼠,生活像鼠笼一样为你设下“跑轮”。时光荏苒,人生在世不过数十载,为了精彩地度过此生、不枉为人,我们着实应该认真投入到需要做的事情中去。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要投身于那些人类为之奋斗的目标中,还要能享受这些奋斗历程。正因有了这样的普世观点,我们的概念里除了活生生的现实以外,其他什么也没有。我们只关注眼前的一切,只体味工作的压力、上下班的舟车劳顿、养家糊口的艰辛;只盘划周末要做点什么,或怎样挣钱才能够用;只注意到啤酒肚一天一天长出来,而头发却一天一天越变越少;只一心想着退休、付房贷、升职之类的问题;只担心经济形势将会不妙、绩效考核时间日渐趋近,诸如此类。但是,说到底,所有这些事情中无一是真正重要的。当我们逝去,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我们明知人生就是一场游戏,最终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却依然希望拥有充实而丰富的人生,于是总摆脱不了压力和焦虑,这就是所谓的人生窘途。
我们的存在就像一幅谱线图,图的一端是我们充满琐事的日常生活,另一端是类似卡尔·荣格所谓的“集体意识”。在“集体意识”下,我们失去了个人身份,能接触可供人类使用的一切资源。
若想真正充分地把握生活,我们得学会巧妙而自主地在这幅谱线图中变换位置。我们得脚踏实地,做个有用的人,同时坚守自我。
当下一次你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产生落单、被困、无力、受挫的情绪时,一定要马上制止自己。
这些情绪其实都是无谓的,只是你的思路出了问题。还是老办法:坐下,挺直身体,深呼吸,微笑。你会发觉身外之物在一点一点退去,最后剩下真正的你。
你也许需要一些练习才能达到这样效果,但不要忘了真正的你是很有力量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时不时认知到真正的自己:有的人通过冥想、运动、睡眠或和亲人团聚等方式来寻找自我,也有的人在被夕阳打动或拾回昔日友情的一刹那,猛然间看到了自己真实的一面。虽然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时候,但你若能每天主动面对自己,就更能从自我认知中受益匪浅。这样你就能培养出坚定的立场,不被任何判断错误的举动或职场中的艰难险阻所困扰。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不被种种小事所困扰。
总之,你要做的就是挺直身体,坐下,深呼吸,微笑。经常这样做,你一定能收获不一般的感受,你会发觉力量在你的身体内四下里游走。注意力不用太过集中,你只需微笑着放手让那些不再重要的琐事离你而去。
经常按这样的方式调整自己,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学会如何在谱线图中获得平衡,并从此不再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