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好比一把钥匙,可以轻易地打开办事之门。
人们的兴趣爱好往往牵连着头脑中的兴奋点。
人各有其情,各有其性。有的人喜欢听奉承话,给他戴上几顶高帽,他就会使出浑身力气帮你办事;有的人则不然,你一给他戴高帽,反而引起了他敏感性的警惕,以为你是不怀好意。有的人刚愎自用,你用激将法,才能使他把事办好;有的人脾气暴躁,讨厌喋喋不休的长篇说理,求他办事,说话就不宜拐弯抹角。
外交史上有一则逸事:一位日本议员去见埃及总统纳赛尔,由于两人的性格、经历、生活情趣、政治抱负相距甚远,总统对这位日本议员不大感兴趣。日本议员为了不辱使命,搞好与埃及当局的关系,会见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最后决定以套近乎的方式打动纳赛尔,以达到会谈的目的。
下面是双方的谈话:
议员:阁下,尼罗河与纳赛尔,在我们日本是妇孺皆知的。我与其称阁下为总统,不如称您为上校吧,因为我也曾是军人,也和您一样,跟英国人打过仗。
纳赛尔:嗯……
议员:英国人骂您是“尼罗河的希特勒”,他们也骂我是“马来西亚之虎”。我读过阁下的《革命哲学》,曾把它同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作比较,发现希特勒是实力至上的,而阁下还充满幽默感。
纳赛尔:(十分兴奋)呵,我所写的那本书,是革命之后,花三个月匆匆写成的。你说得对,我除了实力之外,还注重人情味。
议员:对呀!我们军人也需要人情。我在马来西亚作战时,一把短刀从不离身,目的不在杀人,而是保卫自己。阿拉伯人现在为独立而战,也正是为了防卫,如同我那时的短刀一样。
纳赛尔:(大喜)阁下说得真好,以后欢迎你每年来一次。
此时,日本议员顺势转入正题,开始谈两国的关系与贸易,并愉快地合影留念。日本人的套近乎策略产生了奇效。
在这段会谈的一开始,日本人就把总统称作上校,使对方降了不少级别;挨过英国人的骂,按说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对于军人出身,崇尚武力,并获得自由独立战争胜利的纳赛尔听来,却颇有荣耀感。没有希特勒的实力与手腕,没有幽默感与人情味,自己又何以能从上校到总统呢?接下来,日本人又以读过他的《革命哲学》,称赞他的实力与人情味,并进一步称赞了阿拉伯战争的正义性。这不但准确地刺激了纳赛尔的兴奋点,而且百分之百地迎合了他的口味,使日本人的话收到了预想的奇效。
但是,对待那种十分傲气的人,如果他将面子看得很重而讲究分寸,你不妨从正面恭维入手,让他飘飘然,因为虚荣而顺从你的意图。这种类型的人只要你说他长得高,他便会踮起脚给你看。
此外,激将在语言上也非常有讲究:既不能没有锋芒,不疼不痒;又不能太刻薄,使对方反感,产生对抗心理。总之,激将之言要辩证地把褒与贬、抑与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激将的效果。
运用激将法一定要因人而宜,对什么样的人要用什么激将,千万不要不辨对象而通用一个单子吃药。一般说来,它对那些争强好胜的胆质型人,效果比较明显;而对敏感多疑,办事谨小慎微的抑郁质的人,很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他会把劝说者所给予的激将视为讽刺,导致心死。所以激将法的运用,必须是建立在了解对方的基础上,如果对对方一点都不了解,就盲目地去激将,往往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交谈好比一把钥匙,可以轻易地打开办事之门。人们的兴趣爱好往往牵连着头脑中的兴奋点。我们如果在交谈中根据不同人的性格、兴趣爱好,从不同的话题入手,常常可以比较容易地开启对方的心扉,步入对方的心灵深处,有效地激发对方情感的共鸣,顺利办成所求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