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9200000024

第24章 儿童的兴趣点

还有的人会这样问:到底什么东西才会让儿童产生特殊的兴趣,让他能在复杂的环境和无数的事物中选择出自己喜欢的?

事实上,并没有什么外部的因素和其他的一些动力,让儿童形成詹姆士说的这种特殊的兴趣。

儿童生下来的时候是什么都不懂的,但是会随着自己的成长,开始独立地向前发展。

儿童在敏感时期是有一定的理性的,并且提供了动力和能量。这种理性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并且会随着吸收的印象越多而更加自然地发展起来。

特殊兴趣最初的能量和力量都是由这种理性提供的,外界的各种印象会变得井然有序,这些印象是服务理性的。儿童根据主观的冲动所选择的印象也会对理性有一些帮助。

在某种意义上,儿童会如饥似渴地接收外界的印象,对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更是贪婪吸收。比如,自然环境中很多事物都会让儿童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光、色彩和声音等,很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力。在获得满足的时候,儿童的心情也会变得非常愉快。

但不得不注意的一点是,这种自发运动的理性,就算是处于初级阶段,也仍然是一种内在的现象。

这就说明儿童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奇妙的,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研究,并且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帮助。

理性是人类所特有并且与生俱来的一种奇妙品质,儿童从什么都不懂到慢慢地发展这种理性,甚至是在儿童还不能控制驾驭自己手脚的时候,他就已经沿着这条理性的道路开始发展了。

也许用个例子能更直接地说明问题,在这里说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有一个一个月的婴儿,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出生的这个房间。

一天,保姆抱着婴儿走出了这个房间,恰巧碰见了婴儿的父亲和住在这栋房子里的叔叔。两个人的年纪身高体形都差不多。这个婴儿瞪大了眼睛,显得非常害怕。

婴儿的父亲了解我们的工作,也知道婴儿恐惧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就希望我们能帮忙让婴儿消除恐惧感。

我们做了一定的分析后,让婴儿的父亲和叔叔分别站在婴儿的左边和右边,让保姆抱着婴儿站着,这样两个人就都在婴儿的视线范围内了。

果然不出所料,婴儿转过头来看着父亲,看了好一会儿后,就咯咯地笑了起来。不过没多久,他突然又变得非常忧郁。他突然地把头转向了站在另一边的叔叔。盯着叔叔看了好一会儿后,也对着叔叔咯咯笑了起来。

婴儿就这样来回左右地转动自己的头,脸上的表情一会儿开心一会儿忧郁。过了好一会儿,这个小婴儿才明白了原来是两个人。

其实之前这个婴儿从来没有同时看见父亲和叔叔,他只是分别见过。他们都曾经和他一起玩过,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里抱过他,轻声细语地对着他说话。

这个婴儿到现在才认识到,原来这栋房子里除了母亲、保姆和其他女人,还有其他人。但是他从来没有同时看到过两个男人,在婴儿的脑海里,他认为只有一个男人。当他第一次看到两个男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突然觉得不理解,有恐惧感也是很自然的。

婴儿在和周围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的人有模糊的印象。所以婴儿认出了其中的一个男人。但是当另一个男人出现在他的视线范围内的时候,他才认识到自己一开始就想错了。

当他同时看到两个人的时候,婴儿的大脑就会努力地去辨别。虽然婴儿只有一个月大,也能看出他的理性在发展着。

如果婴儿的父亲和叔叔不知道婴儿有心理生活,不知道儿童必须通过外界印象让自己的心理得到进步,就无法给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儿童。有一个六个月大的儿童坐在地板上玩枕头,枕头上有花朵和儿童的图案。

这个儿童开始用自己的手轻轻地抚摸着靠垫上的花朵,而且用鼻子闻闻花香。后来看到可爱的儿童,又开始亲吻他。照顾他的保姆不懂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

保姆看见儿童亲吻靠垫非常高兴,就认为让儿童亲吻其他的东西,他也会同样开心。于是,保姆就找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让儿童去亲吻。可是结果并不是保姆想的那样,儿童的心理此刻已经被保姆搞得凌乱了。

因为孩子亲吻枕头的过程就是一个对上面图案的记忆过程,孩子利用选择图案和自己原有的记忆对思想进行重新组织。这时候儿童在以一种安静、快乐、欣赏的状态构建自己的内在。

但是,在孩子为这种内心的和谐努力、快乐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却被成年人破坏了。而成年人却对儿童的心理一无所知,也对自己的错误的行为更是一无所知。

当儿童的专注被成年人突然打断时,或者成年人企图让儿童分散注意力的时候,儿童心理的构建就会受到阻碍。

在孩子专注做事时,成年人喜欢摸摸儿童的头,拉着他的手亲吻他或者让他睡觉,这些行为并没有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状态和内心需求。成年人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欠缺导致错误的行为,就会压抑儿童思想的成长和发展。

从别的方面来说,儿童对这种清晰印象的记忆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记住这些清晰的印象,儿童才能在大脑里对这些印象进行感知并且区分。长此以往,慢慢地积累,儿童的智力才会慢慢地发展。

曾经有一位儿童营养专家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这位专家自己开了一个小门诊,他通过大量的实验,有了这样的结论:在给儿童提供饮食时,必须考虑不同儿童之间的差异。同一种食物,有的儿童吃是对他有好处的,而另一个儿童吃就有可能对他的健康不利。

同时,他也得出了另一个结论:儿童在特定的年龄阶段,有一种适合所有儿童的东西,那就是母乳。他的这一主张对还不到六个月的儿童来说很有效,对六个月以上的儿童却没有多大效果。

这对于人们来说仍然是一个理解不了的事情。因为在通常情况下,给还不到六个月的儿童喂饭确实是特别麻烦的一件事,而给六个月以上的儿童喂饭却显得容易得多。

由于家庭条件差,很多母亲不能够提供足够的母乳给孩子。因此,就去请教这位教授,希望教授能够给出一些建议。教授为此开了一个小门诊,指导这些母亲喂养孩子。

但是这些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却跟住在诊所里的其他孩子不一样,六个月后,他们没有出现营养失调的状况。

教授为此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和思考后,终于有了结果。教授认为,住在诊所里六个月以上的孩子并不是无缘无故出现这种情况的,这背后肯定有心理的因素。换句话说,就是因为儿童的心理状况不佳身体才会生病。

针对这个状况,教授不再让那些儿童每天只在诊所的院子里散步,而是把他们带到以前从来没去过的地方,让他们接触更多新鲜事物,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孩子都恢复了正常。

大量的资料和以往的经验都表明,儿童对于周围环境的清晰印象会在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形成,而且这种印象会被保存,见到图片的时候,儿童会自然地就认识。

但有一点是不得不说明的,就是儿童一旦对感兴趣的事物形成了印象并且记住了之后,他们就会很快地对这种事物失去兴趣。

第一年的时候,儿童对靓丽的颜色和漂亮的东西爱不释手。但是到了第二年,儿童对这些漂亮东西的兴趣就会减少许多,见到它们的时候也就不像以前那么高兴了。

这时候,儿童感兴趣的往往是我们平常不会注意的小东西。也可以说,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不起眼、我们都不会感觉到的小玩意儿。

我头一次发现儿童的这种敏感性是在一个差不多15个月大的小女孩身上。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见这个小女孩在花园里大声地笑,这令我非常惊讶,因为这对于儿童来说是不常见的。

我看见小女孩坐在砖块上,带着一副憧憬的神态在看着什么。在小女孩附近,有一个种满了葵花的花坛,葵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娇艳无比。

奇怪的是,这个小女孩并没有盯着这些花朵看,而是用眼睛盯着地面。我很不理解小女孩的奇怪行为,同时又被她专注的眼神打动了。

我朝着小女孩的方向慢慢地走,仔细观察砖块,丝毫看不出有什么奇特的东西。

当我正纳闷的时候,这个小女孩郑重地对我说:“快看,那里有个东西在动。”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了一个小得几乎看不见的昆虫。昆虫的颜色和砖块差不多,此刻,它正在砖块上移动着。显然,小女孩对这个微小的会跑的虫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还有一个和这个小女孩年龄差不多的小男孩,也因为一件相似的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男孩的妈妈给孩子收集了许多五颜六色的明信片,孩子也很喜欢玩。

有一次我去他们家,小男孩拿出明信片给我看,并且用自己的小手指着卡片对我说:“叭——叭。”意思就是“汽车”。我觉得他是想让我看卡片上的汽车。

孩子手里有一大堆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美丽的图案。他的妈妈收集这些图片,既是为了让孩子玩得开心,也是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一些知识。

有的卡片上有蜜蜂、狮子、长颈鹿、猴子、猫、马和绵羊等各种动物,有的卡片上有房子、动物和人等漂亮的图案。

不过,让我非常奇怪的是,在各种各样的图案中,我怎么找就是看不见汽车。于是我对这个小男孩说:“我没有看见汽车啊。”这个小男孩看了我一会儿,开始在一堆卡片中翻找。

最后他拿着其中的一张对我说:“快看,汽车在这呢。”说完,脸上还洋溢着无法比拟的愉悦。我认真地看了看卡片上的图案。

在这张卡片的中间,是一只猎犬,旁边是一个肩上扛着枪的猎人。而在图片的角落里,有一座小屋和一条曲折的小路,小路上有一个黑点儿。

小男孩用手指着黑点儿说:“叭——叭。”尽管那个黑点儿那么小,几乎看不到,但那的确是一辆汽车。

这辆车画得太小了,如果不仔细观察,就很难发现。然而,我想到,正是因为它小,所以才引起了小男孩的注意。

这个时候我想,或许孩子没有注意到卡片上漂亮的图案,于是我挑出了一张上面有长颈鹿图案的卡片给小男孩看,并说:“快看,长长的脖颈。”

小男孩就看了一眼,立刻面无表情地说:“长颈鹿。”孩子的表现让我没有勇气继续说下去。

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认为,在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儿童的智力发展会受到大自然的引导和帮助。这种引导会让孩子真正地获得知识。

下面我们再说一个例子。有一个20个月大的小男孩,我给他看一本成年人看的书——《新约全书》。这本书的封面非常漂亮,里面有古斯塔夫·多雷画的插图。

我让这个孩子看了一幅耶稣让小孩到他身边去的画,并解释说:“这个小孩在耶稣的怀里,其他的小孩也把头靠着耶稣,这说明大家都仰视他、爱戴他。”

可是,我看得出来,小男孩并不感兴趣。突然,他开始扭动起来,好像在向我抗议。

我想翻书,再找找其他图片给小男孩看。

突然,小男孩开口说道:“看!他在睡觉。”

我很不理解小男孩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就问他:“谁在睡觉?”

小男孩回答说:“耶稣,快看,他在睡觉。”他让我把书翻回到刚才看过的那页,让我自己再看一遍。

我重新看了这幅画,画上的耶稣正低头看着儿童,眼睑下垂,真像是在睡觉。

我当时认识到了,原来这个孩子被一点不起眼的东西给吸引了,而这些东西是成年人根本不会注意到的。

我继续讲解着图片,并停留在一幅《主显圣容》的图画上。我说:“看,耶稣就要升天了,周围的人很害怕。你看,这个小男孩在转动眼睛,这个妇女伸出了自己的双臂。”

我意识到,我可能选错了图画,因为我的这些讲解对小男孩没有丝毫吸引力。

小男孩只是轻轻地咕哝了一声,似乎在示意我继续往下翻,在他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兴趣和兴奋。

我继续往下翻书,这时,我看到小男孩抓起了挂在脖子上的兔子饰物,叫了声:“小兔子!”

我以为,他被自己的小饰物吸引了,但他又示意我往回翻书。

我照做了,发现在《主显圣容》这幅画的一侧,确实有一只小兔子。这么多人看过这幅画,有多少人注意到有只小兔子呢?

很明显,儿童与成年人具有截然不同的视角,这并不只是程度或者大小的差距。

成年人给孩子看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我们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东西,就像是这些东西以前儿童从来没见过一样。

成年人都认为,只有漂亮的东西,美丽的风景,亮丽的颜色和震耳的声音才会让儿童敏感。所以大多数人都会用这些东西去逗儿童,企图让儿童对它们感兴趣。

我们平时也注意到了,儿童会被歌声、钟声、风中的彩旗、灯光所吸引。但这些东西所产生的吸引力都是外在的,而且都是一瞬间的。当短暂的吸引力过去以后,儿童的注意力就会被大量地分散,这样对于儿童来说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这些现象和我们平时的行为方式也可以做一下对比。假如我们正在看一本充满趣味的书,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响亮的乐队演奏,我们就会放下书,跑到窗前去看看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活中我们看到某个人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很难判断,这个人是不是很容易被响亮的声音吸引。然而,儿童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会立刻得出结论。

这样来说,外界的东西可以强烈地刺激到儿童,也会自然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但这只是一种每个人都会有的平常现象,和儿童的内心世界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

对于儿童发展起绝对作用的还是儿童的心理状态。儿童的精神世界是奇妙的,他们的心理也是独特的,就像儿童会全神贯注地观察那些毫不起眼的事物一样。

但是,当儿童被吸引并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微小的东西看时,这个东西并不会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那只是儿童对于那个物体的一种感情的流露。

同类推荐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张鸣杂文集。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观察、分析中国政治体制与官僚制度,评论当前官场风气与时事风气,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
  •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努力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热门推荐
  • 甜蜜爱糖果

    甜蜜爱糖果

    她——无意间走进了糖果房屋。莫名其妙的吃了一颗神奇的糖果,从此她生命中有了(他),她于他之间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呢?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又名《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武穆王演义》,写岳飞出身,立志精忠报国,驰骋沙场,身先士卒,骁勇无比,后来被秦桧陷害,死后显灵,秦桧冥司遭报、以告慰岳飞忠魂的故事。此书结构完整,编年记事详实,对后世有关岳飞题材的小说戏曲创作,影响深远。
  • 绝色倾城:王爷靠边站

    绝色倾城:王爷靠边站

    她是21世纪金牌杀手,一朝穿越,废材重生。筋骨尽断?爹爹心黑?姨娘狠毒?姐妹凶残?兄长暴戾?无所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伤我一点,我干你全家!当废材嫡女死而复生,褪去懦弱,风华尽现!妖孽夫君纠缠不休,可惜晨曦她无情无心,轩辕澈:你要我等多久?到地老天荒够不够!且看废材崛起,携手妖孽美男从泥沼到云端,从任人拿捏到手掌生死,素手遮天,傲视天下,赢得一世深情相付,赢得一场盛世江山。
  • 诸天玄道

    诸天玄道

    自古欲成道者,当内外兼修,一则洗尽杂念,显示本真之性,二则与天争斗,抢夺一线机缘。是谓诸天有万法,十方有玄道,三千大道者,我只取长生一瓢。从地球穿越而来凡人,偶得神秘圆盘,算尽天机,步步为营,修炼上古无上仙法,周游诸天万界,超脱六道轮回。
  • 男主黑化中:攻略,请小心

    男主黑化中:攻略,请小心

    【此文女主不聪明不强势,雷者慎入!】一梦醒来,白飞飞成了浩浩荡荡的快穿大军中的一员。自带BUG、金手指、主角光环......大把大把的美男攻略,还有系统君贴身卖萌,手把手教你如何轻松做任务,简直不能再美好有木有!只是……那些所谓的绝世美男为神马一个个不是已经黑化就是正在黑化或者即将黑化......这是要她把黑化进行到底的节奏吗!
  • 腹黑校草爱上呆萌小公主

    腹黑校草爱上呆萌小公主

    女主角们都是好闺蜜。女1拥有世界上绝世的容貌,世界上不可能找得出比她更漂亮的人,喜欢她的人多得很,但是她一向不会看一个人多过3秒!女1的性格你永远都猜不透,她天生就有一种让人畏惧但又很想让人亲近的气势!男1的性格冷酷,他缺少的就是女1那种想让人亲近的感觉,只有让人很畏惧的感觉!!男2属于花心男那一类,据说他的每一个女朋友待在身边的日期都不超过1个星期!男3属于温柔男类型,特别特别温柔,每次遇见他的粉丝都会对她们微微一笑!它们6个人物都是高3学生,都在魅星学院读书,毫无疑问,魅星是魅家的学院,全世界有钱都不一定能在里面就读的学院!!男主角们对女1都是一见钟情,闺蜜感情闹翻了
  • 漓染淡殇

    漓染淡殇

    柰暮夕若烟棔散,何朝晓似戮屠笙.........
  • 不医不饶

    不医不饶

    本文以一个豪爽干脆、幽默风趣的护士长夏爽为主线,真实再现了医院工作中、年轻女性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矛盾焦点。文中既有工作中因现行医疗体制原因导致的无奈、社会不理解造成误解;也不乏生活中温馨和美、忍俊不禁的瞬间;并穿插有爱情、婚姻、婚外恋、心理问题等社会现象。
  • 考古故事总动员

    考古故事总动员

    课堂上的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课堂外面的世界丰富着我们的阅历。对人类来说,好奇几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想知道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时光流逝,沧海桑田,锦绣的中华大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世界何时开始?对孩子们来说,过去的一切是他们渴望知道也急于知道的事情,这本书有孩子们想要知道的很多谜底。了解这些谜底,可以使孩子们更从容地审视历史,正视现实。
  • 神在夕阳下

    神在夕阳下

    异界众神由于一些原因流落地球,沦为地球的寄居客。各方势力为了争夺神王留下的遗产,在地球上明争暗斗已久。神界的历史被一步步揭开,神与神,神与人,人与人,谁能在这场无法载入人类史册的历史中留下最为深刻的脚印。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浴血奋战着,神呐,终究也只是人!当他们的信仰倒塌,神王能否带领他们重回异界,再现往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