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8900000008

第8章 身虽残志更坚

1929年,华罗庚的命运有了新的转机,他敬爱的王维克老师从法国留学回来了,而且当上了金坛中学的校长。

王维克回来后曾当过中国公学的教授,他在中国公学教书的时候,校长是鼎鼎大名的胡适之,教务长是杨振声。王维克和这两个人都合不来,恰巧那时上海的小报又有一篇文章叫“黄皮客游沪记”,“黄皮客”和“王维克”谐音,影射王维克游沪是“乡下佬进城”。

王维克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这时,正赶上金坛中学闹学潮,原来的校长下台了,于是在8月份,王维克接替了原来校长的职务。

王维克一回到金坛,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听那个往日里自己最看重的学生——华罗庚的现状。当他得知华罗庚现在辍学在家,打理杂货店的生意时,感到无比的惋惜。当他看见华罗庚虽然失学,但是依然勤奋学习时,又感到无比的欣慰。

于是,王维克一上任,就立即把华罗庚请到了金坛中学当庶务员,即会计,月薪18元。钱虽然不多,但是比起那没有薪水的杂货店可强多了。华罗庚满心欢喜地接受了邀请,认认真真地干起了工作。

第二年,学校开了个补习班,王维克又叫他去当补习班的教员。

虽然只是补习班的教员,但这已经让华罗庚感到受宠若惊了,他问道:“王老师,我只有初中的文凭,让我教课,您看我行吗?”

王维克笑着说:“怎么对自己没信心了?想想在数学题上你是怎么与我争论的,那时候我怎么没看出你没信心啊?”

华罗庚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王维克接着说:“还记得那本《微积分》吗?当时那么难懂的一本书,你不到10天就看完,还给了我。当时我把你训了一顿呢。”

“您是怕我没有认真地阅读,所以才会训我的。”

“是啊,我实在是没有想到你能够那么快就看完那本书,而且看得那么仔细,连原书中印误之处都给我指了出来。这件事,还是几年前发生的呢,可是现在的那帮教员,即使让他们现在去看这本书,他们也不一定比你了解得透彻。”

华罗庚这才明白王老师说这件事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树立信心。

“王老师,您放心吧,我这就回去好好备课,我相信我一定能够把课讲好的。”

王维克听了这话,由衷地感到高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华罗庚准备再上一层楼的时候,一连串的不幸向他迎头袭来。

当时,金坛正值瘟疫流行,华罗庚的母亲不幸染上了瘟疫,离开了人世。还没从丧母的悲痛中缓过来,华罗庚自己又得了可怕的伤寒,整日高烧不退,卧床不起。年迈的父亲急得手足无措,结婚不久的妻子吴筱元哭肿了眼睛。

为了给华罗庚看病,家里能当的东西全都当光了。后来,吴筱元背着家人,将结婚时心爱的饰物拿到当铺,这才又换些钱,继续给华罗庚治病买药。

但连续几周仍不见好转。最后,请来的老中医摇摇头说:“不用下药了,他想吃什么就给他吃点什么吧……”

医生的话,犹如阎王爷的催命符,全家人恸哭不已。但是,吴筱元并没有放弃,她四处寻找偏方,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自己的丈夫。

也许爱情的力量真的能够战胜一切,华罗庚开始苏醒了过来,身体也一点点地有所好转了。

在这段时间里,王维克不顾被传染的危险,经常去探望华罗庚,给他安慰和鼓励,资助药资,还带些水果、点心等。同时华罗庚的工资也每月按时发放,甚至连补习班的课程,王维克老师都代他去上。

由于王维克去看望华罗庚时,丝毫也不计较与病人接触,最后他也被传染上了伤寒。

有一天晚上,华罗庚一家都已经睡下了,突然听见门外一阵敲门声。

吴筱元起身开门一看,竟然是王维克老师和王师母陈淑,“呀!王老师,你们怎么来了?快进来!”

他们两人被让进屋,王维克径直去找华罗庚,留下王师母和吴筱元聊天。

“王老师的身体也不好,怎么这么黑的天还过来了啊?”吴筱元关心地问。

王师母长叹一声:“唉,今天王老师的身体好了点,他突然提出要我和他一道去看望罗庚。我对他说:‘你现在已病成这样,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怎能还去看罗庚呢?’可他却很认真地对我说:‘我今晚还有点劲,说不定明天就起不来了。我不过是一点烛光。要劈开这乌云,照彻这长夜,还得靠那些利剑,靠那无畏的火炬。如果我们的祖国有一个灿烂的明天,人民那时要盖建幸福的大厦,我看华罗庚倒可能是一根栋梁。他上次曾和我谈到他的那篇论文,那天我们没有谈透。如果他能活下来的话……’”

王师母说到这里眼泪从面颊上流了下来,接着说道:“我当时怎么也不能劝阻他,只好找出一盏橘红色油纸的灯笼,扶着他跌跌撞撞地上这来了。”

听了这段话,吴筱元的眼泪也落了下来……

再看里屋那两个病人,他们正在一盏橘黄色的油灯下面,写着画着,这哪里是两个重病在身的人,分明是两个充满了活力的学者……

1930年端午节的那天,华罗庚终于战胜了死神,能够站起来了。但是命运却又和他开了个玩笑。原来那硬朗的身体,变得像一捆迎风摇晃的稻草,而这“稻草”也是没有平衡的,原来他的左腿胯关节骨膜粘连,变成僵硬的直角,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雄健。

华罗庚扶着木凳站起来,拄着棍子慢慢往前移动,摔倒了,爬起来,再摔倒,再爬起来。

此时,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是谋生糊口,家里早已无米下锅了。他一瘸一拐地向街上走去。街坊邻居看见华罗庚,开始是惊叹奇迹的发生,在看到他的左腿后,又变得惋惜、悲戚。

有人叹了一口气说:“哎!这华家的孩子,年纪轻轻的变成这个样子,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

华罗庚隐约中听见了这议论声,他感觉有把利剑戳进自己的心窝,他的眼前顿时变得雾蒙蒙一片……

这时,几个不懂事的孩子从他身边跑过,其中一个惊呼道:“快看,快看,瘸子啊!”

随后是一阵哄笑声。

华罗庚此时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急忙转身回家。

吴筱元看见华罗庚这么快就回来了,问道:“罗庚,你不是说去学校看看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华罗庚什么话都没有说,一声不吭地躺到床上,蒙上被就睡。

“怎么了?哪里不舒服?”看到这个情景,吴筱元关切地问。

“别问了,我想休息一会儿。”华罗庚有些不耐烦地说。

吴筱元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她很快就想到这是华罗庚第一次出门,肯定是受到了别人的嘲笑。于是她坐到床边,说道:“罗庚,别睡了,给我讲讲孙膑的故事好吗?”

就这一句话把华罗庚给惊醒了,他猛地坐了起来,看了看贤惠的妻子,看了看旁边睡得正香甜的女儿,又想了想那白发苍苍的老父亲,还有待自己如亲子般的恩师王维克,他站起身,说道:“筱元,对不起,让你担心了。”

吴筱元微微一笑,“罗庚,我相信你,你会做得比孙膑更好的。时候不早了,就不要再出去了。”

听了妻子这番体贴的话,华罗庚的心里热乎乎的,他握住妻子的手,深情地说:“筱元,我这就去学校,等我的好消息吧。”

华罗庚第二次出了家门,这时候的天变得蓝了,阳光也变得明媚了,华罗庚迈着轻快的步伐向学校走去。

同类推荐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本书分为乔治·马歇尔、古德里安、切斯特·尼米兹等部分。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

    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

    本书共分十章,以及引子和附录。内容包括:早年的憧憬、探索人生、寻觅与追求、创作高潮、艺术之神、走向人民、世纪之交、最后的岁月等。
  •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华人十大科学家: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茅以升》由赵泰靖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切·格瓦拉:未公开的档案

    切·格瓦拉:未公开的档案

    本书讲述了格瓦拉这位职业革命家艰苦而顽强的游击生涯。细致、独到、全面地呈现了切·格瓦拉“最后一位青春战士”真实而鲜活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听雨眠,白首不相离

    听雨眠,白首不相离

    她,有个绝美的外表,却是个十足十的恶魔。他,俊逸的外表,冷酷的气质。为了逃婚,她画丑自己翘家闯世界,却遇上了他!她认为,自己能医愈所有心疾,隐瞒自己所有的事,不让身边的人为她担心。沧海桑田,兜兜转转,暮然回首时,仍有他在,仍有承诺。曾经的我们天真懵懂,现在,你,还在吗?
  • 触不到

    触不到

    我看着那背影,竟缓缓伸出手。那背影挺拔伟岸,却不是我的;他说我总是爱妄想,爱妄想他会爱我。可他偏偏不爱我。就像现在我伸出手,想要触到他,可他离我那么遥远,怎么也触不到。我恍惚地像做了场梦,一场噩梦亦或是一场春梦。但我知道事已至此,这个荒唐的梦醒不来了。
  • 纪城往事

    纪城往事

    江南小城,谍影重重……分三部。出城记归来记囹圄记,记记记。兄弟手足,于乱世中相爱相杀;恋人伉俪,在信仰前虐身虐心。皆杀团灭都看心情。希望嘛还是要有滴。结局见……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残月沉霄

    残月沉霄

    战……决胜千里,成王败寇。晋阳握劲甲雄兵,百万之众,势吞天地……托哒挥烈马铁骑,烧杀抢掠,游猎神军……大成倚天险峭壁,水陆之师,固若钢筋……北祖拥天下民心,将帅谋才,多如繁星……战……只是为了战后的太平……
  • 萧后如歌

    萧后如歌

    《萧后如歌》是一部史实传奇长篇小说,描写大辽皇太后萧绰精彩辉煌的人生。上部从萧绰也叫燕燕13岁写起,少女雏志充满幻想和憧憬,与汉人才俊韩德让志同道合,萌生情愫;与义皇子耶律贤是表兄妹,情感更近一层,加上父母之命,义皇子叔皇陛下的干与,萧绰16岁入宫封为皇后,芳心意展才华,恰景宗耶律贤自幼受到惊吓落下毛病,懒怠朝政,多推给萧后协助处理。最著名最让她展示军事才能的是由她指挥了高梁河大战,打得来犯宋军落花流水,宋太宗腿上连中两箭,乘坐驴车向南逃窜,大大增强她在辽国朝中的地位和信任度。直至景宗在山西焦山行宫驾崩,萧后被册立皇太后,时年29岁,上部31章描写萧后前16年美妙年华灿烂的时光。下部33章。写萧太后临朝称制二十七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抵挡住宋太宗发动的大规模北伐即雍熙之战,再就是发动深入大宋中原的南侵战争,直至辽宋结“澶渊之盟”,争得辽宋百年和平。她坚持解放奴隶的斗争,并大规模地向辽国移植宋朝先进的封建文化与手工业技术人才,又特别重视科举,选拔汉人优秀人才,终使大辽国走向中兴,让后人觉得她的魅力人生,就如历史长空中永恒的一首抒情的歌!
  • 暮月云希

    暮月云希

    “沈暮月,过去我认为你不配得到付云希。现在我才明白,这世间情事。没有配不配,只有爱不爱。”付云希,这一千四百八十二条留言是不是这四年里,你藏在心里的爱。付云希,这片玫瑰园还是我的吗?你回答我。十七岁那年他说,“小月,长大以后嫁给我好吗?”我说:“好!”他说:“小月,嫁给我!”我说:“云希,我要结婚了。”
  • 封神卷

    封神卷

    三纪轮回,乱天动地间,万族崛起,百强争霸!昆界为何碎成了七块大陆?飞仙路又被谁而截断?芸芸众仙又去了哪里?为何上一个时代所有的痕迹都消失了?到底是谁抹去了这段历史?一个婴儿从虚空中降临,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神迹之中

    神迹之中

    你相信这个世界有神吗,你相信一个差到极点和谎言成就了你吗,如果你相信,那么下一个神就是你!
  • 神级农民

    神级农民

    不要小看种地的,种地也可以种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要低估小农民,农民也可以引来美女垂青,蝴蝶争蜜。美女记者很不错,冷傲警花求放过,老师?我给你补课!咱是个普通人,不过一点机遇,成就了这番梦幻旖旎的风云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