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8900000010

第10章 得到数学家赏识

命运之神终于开始眷顾华罗庚,1931年的暑假,华罗庚接到了唐培经从北京寄来的信。

信上说,他的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得到了杨武之教授和熊庆来教授的一致好评,熊庆来教授还邀请他到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

接到这封信,一家人真是喜出望外,华罗庚满心欢喜地叨念着:“熊庆来教授邀请我去清华大学啦!”

吴筱元笑着说:“看你,都当爸爸了,还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

华罗庚“嘿嘿”一笑,说道:“你不知道,这个熊庆来教授可是咱们数学界的带头人啊。”

熊庆来字迪之,云南弥勒县人,1893年生。他早年曾去美国、比利时、法国留学,获理科硕士学位。20世纪30年代初,他又去法国专门从事数学研究,因发表了《关于整函数与无穷级的亚纯函数》的论文,而被欧洲数学界誉为“熊氏无穷级”,并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士的学位。

熊庆来是我国近代数学的开拓者。他在南京东南大学创办数学系,即当时称“算学系”,白手起家,花了5年心血,自编大学数学教材十余种,以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

接着他又到北平清华大学数学系担任系主任,想方设法罗致名家充实师资阵容;又创办起研究部,这就大大增强了清华数学系的数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能力。

此外他还是中国数学会和中国科学社的发起人之一,中国数学会会刊,即现《数学学报》前身的创办人和上海《科学》杂志的创办人之一。

熊庆来既是千里马又是伯乐,除自己在数学研究领域内攀登上科学高峰之外,还着意提携后人,让后者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上另一个数学高峰,为我国数学界创建了一种识才、爱才、育才的优良传统,他的慧眼卓识是我国科学家的典范。

我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数学家许宝骏、段学复、庄圻泰,物理学家严济慈、赵忠尧、钱三强、赵九章,化学家柳大纲等均是他的学生。

华罗庚能够得到他的赏识和邀请当然喜出望外了。此时,华罗庚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清华大学,到那个神圣的知识殿堂去尽情地遨游。但是,从金坛到北平的路费,却成了他最大的难题。

自从他生病以来家里的经济条件就越发地差了,现在也就勉强能够维持温饱,哪儿有多余的钱做路费啊!

华罗庚看了看一贫如洗的家,看了看白发苍苍的老父亲,还有那嗷嗷待哺的女儿,狠了狠心,给唐培经写了封回信,谢绝了熊教授的好意。

这封信寄出去后,华罗庚的心情沮丧了很久,毕竟一个绝好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谁知,没过多久,华罗庚接到了熊庆来的亲笔来信,他在信上说:非常欣赏华罗庚的才华,既然他不愿意来清华大学,那么自己会在暑期的时候来金坛看他。

这封信深深地震撼了华罗庚,如此爱才如命的教授,他还怎么能够忍心拒绝呢,于是他发动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借来了路费,踏上了北去的列车。

当熊庆来知道华罗庚要来,非常高兴,连忙让唐培经去车站接他。唐培经站在车站的出口处,拿着华罗庚寄来的照片,东张西望,唯恐把他漏掉了。

当华罗庚乘坐的列车班次的人流差不多都走光了时,唐培经看见一个穿着洗得有些发黄的白布长衫的青年人,撑着拐棍,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

唐培经从直觉中就感觉此人一定是华罗庚,他又对照了一下照片,果然是他,于是立即上前打招呼。

华罗庚看见唐培经非常高兴,他们两个人只是通信已久,见面还是第一次。两人边走边聊,来到了清华大学。

熊庆来教授和杨武之教授都对华罗庚的到来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安排他当数学系的助理员。

熊庆来有些抱歉地说:“华先生,我知道你的能力胜任助教是绰绰有余的,但是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先委屈你当个小小的助理员吧,月薪40元,你看可以吗?”

华罗庚在路上就已经知道让他当助理员是破格了,现在熊教授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地这样问他,让华罗庚的心里更过意不去,他急忙说:

“谢谢熊教授,我能有机会在清华大学这座学府里学习就已经非常满足了,何况现在还发给我薪水。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您才好。”

“华先生,清华大学图书馆里的藏书很多,内容也很丰富,你尽管阅读。同时,你也可以去旁听一下数学系的讲课,你虽然基础很扎实,但是我想听听这些课对你会有帮助的。”

听了这些话,华罗庚的心热乎乎的,他郑重地点了点头。

“对了,外语也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你千万不能够把它落下啊。”

从此,华罗庚在清华大学扎下了根。他给自己订下了学习计划:

一方面兢兢业业地做好助理员的工作——给教授们领文具、抄资料、经管收发信函,兼打字和保管图书资料;另一方面抽出时间在数学系教授们上课时参加旁听。

有一次,他对熊庆来教授说:“熊教授,我想去听您的高等数学分析课。”

熊庆来摇摇头说:“这门课是跨年度的,你跟不上呀!你从头去听初等微积分吧,争取通过大学考试。不然将来提拔的时候不好办……”

熊庆来教授的话,语气诚挚,而华罗庚听了却很为难:“恐怕我不能参加大学考试,我连高中毕业的文凭也没有呀!”

他没去听高等数学分析,也没有去听初等微积分,而是自己每天徘徊在数学海洋的岸边,觅珍探宝,每天他只为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其余的除了工作就是去图书馆。

进入清华大学半年之后,华罗庚的勤奋学习和惊人成就便展现了出来,熊庆来教授根据实际情况,邀请华罗庚去听他的讲解析数论。

就这样,华罗庚和大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们坐在了一起。

华罗庚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便攻下了数学专业的全部课程。而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超过了大学毕业生的水平。

有一次,他寄出了3篇论文,都被国外刊物发表了。这是创清华大学纪录的,也是创中国纪录的。

华罗庚除细心攻数学以外,还听从了熊庆来教授的建议,认真地学习外文,有时间就去听学术报告。

他自学了英文、德文和法文,能够顺利地阅读国内外数学文献,在短短4年中,在国外一些数学权威杂志上发表了十几篇有关数论方面的论文,引起了清华大学教授们的惊异。

同学们对华罗庚的成绩也感到非常的敬佩,他们想向他取取经,看他是如何学习的。结果,大家失望地发现,华罗庚虽然总是去图书馆,但是每次去,他总是看一会儿就出来。

大家很奇怪,不禁议论纷纷,有的说:“他肯定读书不认真。”有的说:“他一定是走马观花。”

同学们为了弄清这一情况,一天晚上,他们悄悄地来到了华罗庚的窗下,从窗缝往里看。

只见华罗庚看了一会儿书,就关了灯,上床休息了。当他们要离去时,房间内的灯又亮了——原来华罗庚又拿起那本书,翻看其中的几页,看了一会儿,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同学们围着华罗庚,让他说说读书的窍门。华罗庚笑着对大家说:

“我也没什么窍门,只是我觉得读书时不但要用眼睛看,而且还要用心去体会。对于一些结论,不用一字不漏地去记,只要理解后,就容易记住了。因此,我看书,总是一边看,一边想,这叫一边‘吃’,一边‘嚼’。”

听了华罗庚的介绍,大家也学着像他一样,一边“吃”,一边“嚼”,结果惊奇地发现原来一本需要看十天半个月的书,现在两三天就能够看完了,而且知识记得特别牢固。

华罗庚的数学研究成果,响彻清华大学这所著名的学府。论水平,不仅大学毕业生不及他,有的教授也望尘莫及。

甚至连熊庆来系主任算不出来的数学题目,也会大呼一声:“华先生!你过来一下,帮我算算这道题。”

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得这样一个人才天天做一些打杂的工作实在是太屈才了,于是萌生了请华罗庚教微积分的想法,但是在清华大学当助教,至少需要大学学历,可是华罗庚只是初中毕业,究竟这个想法能不能实现呢?

1933年冬的一天,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荪特意召集各系教授,专门就华罗庚能不能提升为助教一事,召开了会议。

在会上大家分成了两派,反对派认为不能提升华罗庚当助教,理由是:如果这样做,会有失体统,他们担心会损坏清华大学在国内外的声望。

赞成派认为应该提升华罗庚当助教,理由是:华罗庚虽然没有学历,但是他的真实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清华大学作为著名的学府,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观念,应该推陈出新,这样做不仅不会影响清华大学的声望,反而会大大地提升清华大学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

两派人为华罗庚能不能提升助教争论不休,最后叶企荪院长根据两派的理由,作出了果断的决定。

他认为:清华大学出了个华罗庚是好事,我们不能被资格所限定,立即将华罗庚由助理员提升为助教。

这是打破清华大学先例的。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的第二年,就这样脱颖而出。1934年他又成为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乙种研究员。1935年,提拔为教员。

1936年夏天,在杨武之教授的安排下,经过熊庆来教授的推荐,华罗庚获得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被破格派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

从一个初中毕业生到清华大学的助教,再到英国的剑桥大学深造,这个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华罗庚用仅仅10年的时间就做到了。这其中的艰辛付出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一段新的历程即将开始了。

同类推荐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2)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战略家:谷超豪传

    数学之乡浙江温州诞生的数学才子谷超豪,少年时期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抗日宣传活动和抗议国民党倒行逆施的斗争。在迎接解放的特殊战线上,他为新中国保留科技人才和保护设备器材做出了特殊贡献。他以他的专长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在数学路上屡建奇功。最难能可贵的是,每当他开出一条通往金矿的新路后,他会把金矿让给助手学生继续挖掘下去发表后续成果,而他则转而根据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去接受下一个挑战,并通过科技前沿的需求来引领数学研究的未来。
  •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为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对南怀瑾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真实记录。一代宗师南怀瑾在生命最后关头的隐秘细节,在书中如画卷般逐次展现于世人眼前。南怀瑾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以及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最后思考,尤其值得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们深思和记取。
  • 一个人的奋战

    一个人的奋战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刻画了李家安和发生在他身边的典型人物,艺术地再现了一个优秀青年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生存姿态,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 点评李小龙

    点评李小龙

    本书抛开传记体的束缚,以独特的评论形式再现了李小龙传奇的一生,对他的身世、事业、爱情做了全面的点评,对他对武术和武学理论的贡献进行了介绍,展现了他为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武术走向国际的艰辛和气节。
热门推荐
  • 核心传奇之领导者手记

    核心传奇之领导者手记

    世界大战在一场神秘的丧尸大灾变中戛然而止,整个人类文明和秩序被大灾变摧毁!一场关乎全人类生死的阴谋已经展露出狰狞的面目,科技与武侠即将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擦碰出最绚丽的火花!末世风云录即将拉开帷幕!一个强大的神秘组织“星网”也将浮出水面,露出它那惊世骇俗的科技技术和它那充满毁天灭地的峥嵘面目!阴谋迭出,世界将乱,乱世崛起,力挽狂澜,究竟谁能拯救全人类?英雄?还是另一场阴谋?
  • 我的大学我的寝室

    我的大学我的寝室

    大学已过去那么多年,虽然过时有那么的埋怨,但真正的过时还真觉得有些留恋,想挽留已经不及,想回忆但满腔的遗失,总要留下些什么东西,哪怕只是些听到的别人的,看到影子也算是好的。多少年过去,看看这些文字,但愿还不至于完全是遗忘,哪怕只是留住那些年的这些尾巴也好。
  • 绝神典

    绝神典

    在丰元大陆这个庞大无比的位面,有着十大域界。有豪情盖世的大英雄,有柔情似水的美人儿,有让人爱恨两难的绝世枭雄大反派。看主角在这精彩纷呈的世界演绎他的爱恨情仇。左手刀右手剑,看我斩破这苍天!
  • 阎王有令

    阎王有令

    七次穿越,最终做了个神女,还有个便宜师父。纳尼?师父非正常?师父是阎王!黑白无常做保镖?!这不是索命么!某女痛哭流涕:师父行行好,您老收谁也不要收我!!!佛曰,不大逆不道的徒弟不是好徒弟。某女叉腰作茶壶状,泼妇骂佛:你丫不怕死!有本事你来!!!~~~~~~~~~~~~~~精彩片段:"神女大人不好了!外面有一群僵尸!快要冲进来了!"某女修着小指甲,泰然自若,还不忘轻抿一口小茶,"来人!关门,放小黑小白!"看着两只阿飘相继飘走的身影,某女笑得奸诈"哼哼,小妖小鬼,来一个除一个,来两个钉一双!无常在手,天下我有!"~~~~~~~~~欢迎小伙伴们跳坑(゜?゜)/
  • 第七卷:人生有几搏(著名作家陈玉福作品系列)

    第七卷:人生有几搏(著名作家陈玉福作品系列)

    本书为陈玉福作品系列之电影文学精选卷其中一本,收录了陈玉福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
  • 幸福之门

    幸福之门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现代工商管理

    现代工商管理

    本书从企业战略、企业组织与文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企业资源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 吞噬神尊

    吞噬神尊

    特种兵杨辰,因为一次任务失败,穿越到了恒古大陆,唤醒无上的吞噬之力,吞万千天地灵宝,斩杀天才,铸就不朽的传奇。
  • 跑出一片天之臭小子

    跑出一片天之臭小子

    一个运动世家出身的男孩,为了追求自己奔跑的梦想,历经各种磨难与考验,最终掌握自己命运的故事。
  • 许我梦里寻你

    许我梦里寻你

    谁不喜欢比自己优秀的人呢?许凉,陌薇她们也是这样的,喜欢一个人很喜欢,青春里的喜欢无可替代。我作为故事的旁观者,也许没有人看的最清楚。青春里的小幸运,谁能分清楚谁对谁错?许我梦里寻你,但愿沉睡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