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7100000045

第45章 吃茶二三事

洛夫

寒酸文人吃茶,有尚苦涩者,这倒颇能符合他们的心境。知堂老人周作人就曾在一首自寿的打油诗中写过“请到寒斋吃苦茶”的句子。苦也是一种境界,却不是一般人所乐于追求的;好茶通常具有先苦后甘的效果,如果一路苦涩到底,吃茶就不是一种享受,更谈不上艺术了。

时至今日,一般老百姓的生活素质大为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吃茶已成了一种既讲究而又普遍的艺术。三朋五友,酒足饭饱之余,或在凉风习习的树荫下,或在冷气森森的客厅中,煮水泡茶,大家围坐喝一杯色香味俱佳的冻顶乌龙,或文山包种,已是司空见惯的事。

中国人吃茶,不说茶道,而称之为茶艺,可见吃茶不仅本身,本身是一种艺术,而且与各种艺事有关。近年来台北街头巷尾,茶艺馆林立,每家都布置有名人字画、古玩和精致茶具,有的还兼营画廊,成为闹市中提供高层次精神享受的场所。不过,如说吃茶只是富商新贵、文人黑客的雅事,则又不然。日前应邀到梨山武陵农场一游,下午漫步溪畔,看到四位老者在花园的绿荫下饮茶聊天,那副旁若无人、悠然自得的神情,真令人生出尘之想。另外一次所见就大不相同;有天下午,我到附近菜市场去买水果,这时摊贩都已打烊,早晨那种拥挤喧闹、鸡飞鸭跳的情景已不复见。清静中,只见猪肉摊子旁有三位打着赤膊,一身横肉的大汉,正围着一把高级的宜兴紫砂茶壶,掇着精致的小杯,频频催饮。他们的谈话虽粗鲁不文,但那种谈笑风生的样子,与武陵农场那四位老人相较,境界或有不同,而怡然之情则一。由此可见,饮茶确已成为我国的一种大众文化。

饮酒与吃茶,都是令人快意酣畅、乐以忘忧的事,且能激发情绪,使心智活动加速,因而往往成为文人创作的灵感泉源。我倒以为,酒和茶的最大好处乃在增加谈兴。一杯在手,饮者的话通常会突破世俗的藩篱,天南地北,中外古今,无所不涉,而评骘世事,月旦人物,更成了话题的焦点。酒,愈喝愈醉,情绪激动起来,常有由争吵而谩骂而相互扭打,以致使主客都感到非常尴尬的场面出现。茶则愈饮愈清醒,放言之下,纵然对人对事不免有所批评,但也语多节制。其实,一面吃茶,一面不伤筋骨地骂骂你所厌恶的人,或社会上不合理的事,未尝不合卫生之道,因为畅谈中可以把胸中的郁积,在热茶的氤氲中逐渐化去,而换来一片祥和清穆的心境。

故我认为,酒属感性,茶则富于知性;酒是诗,茶则近乎哲学。我们可以从李白的诗中闻到酒香,引杯就唇之际,总不免会想起“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自我调侃之句。但饮茶犹如读庄子,读尼采,让人沉思,对生命有所感悟。如饮的是好茶,甚至可使你提升到《大观茶论》中所谓的“致清达和”的境界。

说来好像头头是道,事实上我并不善于品茗,只能算是一个普通的吃茶者。小时候常随大人坐茶馆,主要在吃零食。吃完花生吃烧饼,有时也学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那位旗人,把漏在桌缝里的芝麻一掌拍出,然后用口水蘸着吃。至于碗中的茶,因为非常粗砺,通常备而不喝。家中待客的茶品质较好,但也无非清茶香片之类,用的都是玻璃杯或瓷杯。用拳头那么大的紫砂壶泡茶,然后分筛在几个小杯中,饮者捉杯就口,小心翼翼就像抹口红一般。这种福建式的饮茶,我还是来台湾后才见到。第一次饮这种款式的茶,我差点连杯子都吞了下去。

过去我吃茶,完全采实用主义风格,能解渴就行,谈不上讲究,实际上也不懂得如何讲究。有时晚上为了赶稿,泡一杯浓茶,只是为了提神熬夜。目前喝的茶,价钱虽然高一点,但仍以牛饮居多,每晚泡一大玻璃杯,咕嘟咕嘟一倾而下,这就是我不入流的茶道。但我的朋友中却不少精于茶艺的,诗人季野就是其中之一。他家中有各式各样的大小茶壶,据说有的价钱一只高达数万元。他也藏有各种茶叶,有的泡出来色泽金黄,有的香若芝兰茉莉。有一次他出示一块黑如焦炭,好像从垃圾堆中捡来的普洱茶,他说已有三十年以上的历史了。每逢客至,他就像办家酒似的搬出一系列的茶具,和各味茶叶。接着忙于烧水、洗壶、温杯,大把大把地将数千元一斤的乌龙茶叶往茶壶里塞,然后冲水,继而泌出第一道茶沫,最后才一一筛进小杯。客人举杯时,他还在继续忙着冲第二道,看着心中实有不忍,不过话说回来,也许这种忙碌正是他的最大乐趣。

季野之倾心茶艺,还不仅此。为了推广茶事,最近他还结合几位文友,斥资创办了一份《茶与艺术》的杂志,内容相当丰富,编印得也很漂亮,从中我学到不少有关饮茶的知识与趣闻。一般人可能不易读到陆羽的《茶经》、宋徽宗的《大观茶论》、黄儒的《品茶要录》,但这些古籍中论茶的精要,都可从《茶与艺术》中读到。我希望有一天,我饮茶的境界会借助于这本杂志大为提升,而不再只是一个吃苦茶的人。

同类推荐
  • 大伟品水浒

    大伟品水浒

    本书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明星警察王大伟编著。从现代法律的视角品读古典名著《水浒传》,解析《水浒传》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破解犯罪密码,是一部预防犯罪的宝典,加强个人防范的手册,为人处事的百科全书。
  •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 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
  • 最后的圣土

    最后的圣土

    朱法元喜欢思考。不论走到哪里,见到哪里的山水景观、人文故旧,总得引发一些联想,发一番感慨。究竟孰是孰非?也想作为引玉之砖,抛出来供读者朋友们批评。
  • 宋词三百首(上)

    宋词三百首(上)

    词是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于宋。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
  • 海归抢滩中关村

    海归抢滩中关村

    本书介绍在中关村创业的代表性海归企业的决策人,记述其留学过程、海外经历、回国感悟及创业的历程与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情若血洗

    情若血洗

    十月国庆,姜炎带着吴晴、萧剑、林沐清一行人去他哥新开的滑雪场玩,结果,他们无意中在冰窖里发现了一具女尸,至此吴晴回去后便噩梦连连……
  • 又见,倾城半夏

    又见,倾城半夏

    自从在校园里偶遇竹马哥哥后,夏默的生活就变了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退鬼符

    退鬼符

    云篆符箓?这个我会;风水堪虞?我也在行;梅花易数?我最精通;纳甲筮法?信手拈来;八字命理?这个……唉,你别走,这个我哥们很在行啊!从《周易参同契》到《皇极经世》;从《道藏》到《大藏经》;贯通儒释道,为你揭开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谜。
  • 白苏斋类集

    白苏斋类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凋灵

    凋灵

    情何时凋零?在不敢去爱的时候。人何时凋零?在不敢去闯的时候。梦何时凋零?在不敢去想的时候。即使感情抛弃我,我也要勇敢的面对!即使命运玩弄我,我也要勇敢的闯荡!即使梦想嘲笑我,我也要勇敢的憧憬!
  • 神谕缥缈

    神谕缥缈

    残卷的天戟,倘落着久封的泪。迷离的眼眸,再守初心的灼热。血干,物已非......吟风屡逆命运曲,傲首轻歌抚平世。神谕之光,将洗礼夕阳的垂幕。黎明之殇,将再现朝新之初。
  • 重生之三世花开

    重生之三世花开

    不老人:魂不灭,颜不老。可以控制世间所有生物。人间四月,桃花纷飞。美人回眸一笑,刹那间,谁入了谁的眼,又是谁乱了谁的心?我没有姓氏,你说你喜欢穆字,从此我便叫穆黧。厮守一生。沉睡万年,只为等你一世轮回。再见时,你于我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不再两心相悦。这一生,打破界规。用我无尽的生命换来20年的再次相逢,只希望拼尽全力的守护你,让你一辈子安稳幸福。爱一个人两世一生,痴儿也不过如此了……
  • 元之凡界

    元之凡界

    修仙界,一个不同于地球文明的强大世界。修仙者是修仙界中以修炼强大自身的各种生命体,主要分为人族的修士、妖兽族的妖修、黑暗族的魔修以及精灵族的精灵。元本来是地球上一位异能者组织的领袖,由于种种原因他来到了修仙界。元的一生也因此发生改变。无论是地球还是其他界位,那里都是强者的世界,是强者制定的规则。要想生存以及活得更好,那只有先成为强者。长生,应该是与天地相容,而不是抢取豪夺资源来提升自己。元的修仙只是修身、修心、修岁月。
  • 我曾这样深切爱过你

    我曾这样深切爱过你

    有些事不值得被原谅,有些人注定会遗忘。这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中,她不曾认输,他亦没有投降。顾衿以为那个初秋的夜晚,那个温暖的拥抱,怦然心动的只有她一人。不知是幸或不幸,旁政也这么以为。顾衿想起她最开始那一秒的心动,想起在机场时那个孤独的白色背影,想起那个炎炎烈日下,他漫不经心却又确确实实保护了她的举动。她想起两年前那个秋高气爽的夜晚,他和她隔着一张桌子,朝她伸出那只干净温热的手掌。他说,你好,旁政。隔着千山万水,顾衿听见她在跟自己说,不要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