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认真学习,打好课本基础知识,学生才有机会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才能德智体全方面发展自己。每个学生都是在基础教育的基石上发展起来的,只有稳固了根基才能长得更加茂盛,一旦脱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基本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就无从谈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了。
以下是一位实习老师的真实案例:
我在崇文中学已经教了几年书,对这里也算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这里的每个老师都非常优秀,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对教育教学也都有个性化的见解认知。他们十分重视教学质量,除了抓学困生的教学质量,也抓优等生的教学质量。我的指导老师徐老师在培养学生这方面就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通过与导师的交流,使我收获了很多。以下是徐老师的几点做法:
1.运用简单的题目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进一步脱离书本,进行思维拓展。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小例子。像乘法算式16×7和17×6,学生的第一反应基本上都是认为他们的答案是一样的。普通同学可能会通过计算,得知这两个算式不同于乘法交换率,所以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是可以让学生们计算这两个算式的积相差几,然后就是一个猜测和举例验证的过程,通过计算就能发现16×7和17×6的第一个乘数和第二个乘数个位相差1,而这两个乘法算式的积则都是相差10.然后再通过进一步的计算、猜测和验证,去得出第一个乘数和第二个乘个位数相差的结果,由此得知这两个乘法算式的积都是相差几十。或者可以结合两乘数和相等,差越大,积越小的办法,直接判断哪一个算式的积比较大。
2.对学生进行分层思考的锻炼和要求。有些学生演算计算题的速度是很快的,为了避免他们没事做,在练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解题的思路,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比如,当其他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再另外想一想这道题是否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同时将题目进行思维扩散,这样就能够达到分层教学的要求。
3.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在学生掌握了一段知识的内容后,要引导学生总结和概括这章或者这节内容的重点,难点或者要点。也许一些题目只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方法就可以了,但学生除了会解题,最好还能迅速概括出这是哪一类题目,能够快速找到这类题目的共同特点以及解决办法。比如分数应用题,学生会觉得什么时候用乘法或者除法比较难。通过概括就能很快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总之不管外在条件怎么变,学生整体的思路总是要保持很清晰的。
4.在课堂上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由简而难。通常在讲述一道题怎样做的时候,脑子里一定要有清晰的解题过程。有时候,会说比会做还要重要很多。比如我们班级里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光会做,不会说,别人完全听不懂他的话。这样也就无法分享他的做题思路了,实在是很可惜埃所以,会说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说是为了理清自己的思路。在中低段教师就要开始有目的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了,会说能够很好地展现出学生思考问题的整个过程。
通过这个案例,教师能够懂得:
(1)要积极改进课堂的教学模式
从现在开始,要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以教师和课本为教育中心的教学模式,一步步建设高效能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通过设计多种教学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使得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注重精讲点拨。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会让学生们自觉掌握更多知识,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教师所设计的习题要有梯度和层次,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适度加大他们的训练量。在课内,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究、主动思考,以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2)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良好学习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要承担如何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的责任。其实这句话里的欲望和火花指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否对某个学科感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成绩和效果,一般说来,这种情况都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阐述该学科的重要性,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和文学知识来说服学生,吸引学生主动去钻研该学科。其次,要对学生抱以理解和尊重,将严格要求与恰当运用方式、方法相结合,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从而逐渐建立起师生之间的感情,引导学生对该学科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从而投入更多精力来学习。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认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那样有规则,当我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达尔文所说的规则便是指良好的习惯,当然也包括学习习惯。
另外还有一位中考状元在谈到自己是如何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说,这是因为我有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这些话,我们做出了以下几点小结:
1.一心向学的习惯。这是所有习惯中最关键的,当你养成了这个习惯后,你就会自觉地投入学习并且把身边的万事万物都与学习联系起来。拥有了这种习惯,就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调动自己的潜意识进行学习,慢慢地,时间就会转化成无穷无尽的知识和智慧,形成一定的优势。
2.专心致志。这是每个学生都应当拥有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学习是有质量、有效率的,才能确保自己的时间花费在了正当的地方。首先要保证主攻方向不分神;其次还要能全神贯注不溜号。平时要严格制定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中的一切来实行,要知道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每天务必保证必要的学习时间,到了该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要偷懒。这是完成学习计划的保证。
3.认真思考。认真思考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培养人的能力。能够有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更好地吸收书本知识。
另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指导学生做好课堂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很好地进行预习和复习,告诉学生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解惑,紧密结合学科特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培养。
总的来说,教师要严格抓好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