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5300000041

第41章 常见的逻辑错误

在这一节里,我们总结一下常见的逻辑错误类型。有些类型在前文中已经做过一些分析。这些错误的逻辑你有使用过吗?

(1)中项不周延

在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中,必须至少有一个是全称的,因为它要有适当的范围来联结两个前提。如若不然,就会产生中项不周延的谬误。通俗一些,可以称之为牵连犯罪、以偏概全。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这里的有些小偷是河南人。

老陈是个河南人。

所以,老陈是小偷。

这是个错误的推理,并不能因为老陈是河南人,而河南人里有几个是小偷,就能得出老陈也是小偷的结论。这种情况下最多是猜测,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猜测作为真相来宣布。

(2)偷换概念

多义词或多义字,顾名思义,肯定不只有一个意思。多义词带来的潜在问题是模糊不清。如果我们有意无意地通过语言运用的方式产生了模糊不清,这无疑将产生谬误。谬误同时产生于当我们以欺骗为目的、故意使用多义词时。

老公:“都说男女平等,咱们家是不是也得平等平等?”

老婆:“行呀。你们男的欺负女的欺负了好几千年。我们也得欺负你们几千年然后再平等,这才是真正的平等呢。别急,再过几千年,咱们家就平等了。”

在讨论三段论时,我们知道要使论证有效,它必须且只能有三项。创造一个只包含三项的论证看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是如果论证中某个项在使用时存在多种含义,错误就会变得难以发现。我们来看如下例子:

鬼是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他目光闪烁,心里有鬼。

所以,他心里有人死后的灵魂。

在这里,“鬼”包含了两个不同的含义。在第二个前提中,它的意思是不光明的事物。有意使用多义词并不一定都是恶意的。通常这么做只是为了带来幽默的效果。

关爱他人是利他主义的标志。

老王是个博爱者。

所以,他是个利他主义者。

这个例子中多义的应用更微妙。“爱”,这个词的含义太过模糊,很多事情都可以归属于它。大前提给了一个合理的容易接受的关于爱的解释,它反映了传统的关于爱的定义,乐于对别人友善。而另一方面,小前提给我们关于爱的理解更粗俗。当我们说“老王是个博爱者”时,实际上可能是含蓄地在说,他是个花花公子,这和利他主义者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因此结论显然不成立,老王的爱与利他主义者的爱可能根本不是同一个事物。

(3)稻草人谬误

论证中,我们要对事不对人,紧扣论证中给定的论点。在与他人辩论的过程当中,如果你为了削弱对方的论点而故意扭曲其论证过程,那就是犯了稻草人谬误。在这个比喻中,“稻草人”意味着容易对付的事物。当我们误解某个论证时,或是当一些论证非常复杂,我们在理解上犯了一些无意的错误时,这并不是稻草人谬误。稻草人谬误不是无心之失,它是在有意地歪曲别人的论点。

(4)压制理性

理想的论证是通过证据使人们认识到某些事物是真的。一个真正的论证者只会运用推理本身理性的力量。有些人喜欢诉诸粗暴的强制而不是理性来说服他人,人们可以因为被强迫而做一些不愿去做的事情,但是他们不能被强迫去想一些他们不愿去想的事情,真相不能以强制的方式传播。在论证中,高压政策的背后永远隐藏着危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人们只有在自由思考的时候才能接受什么是真,也只有在独立判断的时候才能确定什么是真。

老婆:“你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

老公:“倒打一耙!今天不是说好你给我打电话的嘛。结果我等了一天,还是我打给你的。”

老婆:“我是说过,可我又改主意了。张爱玲说:女人有改主意的特权。”

老公:“那你改主意没和我说?”

老婆:“我说了,我心里说的,谁让你和我心灵不相通的。”

那些在辩论中声音越来越高的人也是无意中犯了压制理性的错误。

(5)质的量化

我们通常用数量定语来表示质量,通过它可以带来可见的实践效益,但是我们同时要注意它的限制。比如人感受到热不热,就和温度、湿度、风力等很多因素有关。假设昨天的最髙温度是39度,其他诸如湿度、风力等各有读数。再假设今天温度和湿度都高于昨天,而且没有风。但是由于其他一些原因,今天并不感觉比昨天热。由于组成“热”的因素中,有几个指标今天高于昨天,所以大家会猜测可能今天会比昨天热,但是这种推测只能建立在数量可以完美地翻译为“质”的基础上。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人的感觉与温度计读数的大相径庭就可以反映出这一点。

从最严格的意义上讲,“质”根本不可以被量化,因为如果质可以完美地用数量来表示,那么数量和“质”之间界限的基础就将消失。我们根据光波的波长来定义蓝色,但是当我们看到蓝色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光波,只是蓝色。数字的经验不等同于数字背后所代表质的经验。我们在纵容一种关于精度的假象,似乎只要质被量化了,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它。

很多重要的事物都不能定量地来衡量,或许我们可以说最重要的事物都不能。例如爱、美丽、善良、公正、自由、和平,等等。那我们如何衡量它们呢?它们有多重?速度是多少?试图将不需要量化的事物进行量化是一种错误的逻辑。

(6)出身论英雄

现在假设你是一个声誉斐然的公司的人事经理,作为工作的一部分,你对全国著名的大学和学院知之甚多,并且对毕业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特别是,你知道甲学院的毕业生在这个领域内声名狼藉。目前,你的公司正在招聘一个重要的职位。在浏览候选人资料时,你扫到一个甲学院的毕业生,于是你立刻决定拒绝他进入下一轮,仅仅是因为他所毕业的学校。这个时刻,你已经产生了谬误。

这并不是说你的决定完全不合理。毕竟,以你对甲学院的了解,这个毕业生或许确实不是一名合格的人选。但这不是必然的,一颗闪亮的新星是可能出自于类似甲学院之类的学校的。你所犯谬误的根源如下:知道一个来源一般是坏的,于是认定出自这个来源的所有都是坏的。这并不必然成立。

考虑我们所考察的人或事的出身肯定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必须走得更远。更关键的问题是:他的品质如何?

(7)止于分析

因为我们天生是分析动物,喜欢分解事物,即使不在物理结构上,也会在精神上分解,以便完全了解它们。但是分解只能针对合成的产物,而且仅仅分解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能把它们重新组合成整体。

小于喜欢拆钟表。他可以把任何钟表顺利地拆开,但是不能把拆散的零件再重新组装成完整的钟表。通过这点,我们可以自信地得出结论:实际上小于对钟表的了解并没有那么多。他可以分拆,但不能组合。

分析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知道事物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而是要弄清楚这些组成部分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最终组成一个整体的。用纯粹的数量学术语来说,就是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如果你已经充分了解了事物的本质,那么将分解的时钟零件相应组合起来,仍将是时钟。

(8)简化主义

如之前所述,一个整体大于其组成部分的总和。例如,人的身体可以根据化学元素被分解,但是如果声称人的身体等同于一堆化学元素,那将是对最简单的推理的盲从,是一种简化主义谬误。

这种谬误发生于当我们选择性地只对整体的一部分加以关注之时。例如,当我们只把精神放在一个人的缺点上,并因此认为我们已经完全了解了这个人的本质时,这个谬误就正在发生作用。

(9)分类错误

如果人类天生是分析动物,那么人类同时也天生是分类动物。我们经常会将一个事物放入某个和它有某方面共同点的一个大类中,以此来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如果我们对事物进行了错误的分类,例如把蝙蝠当成鸟类,可能会带来严重的认识错误;图书馆中,一本书的错误分类可能导致几年的遍寻不果。将事物归入错误的类别是因为我们最开始就没有正确认识它们,而没有正确认识的原因是我们散漫的态度。

(10)两难陷阱

英语中的进退两难来自于希腊语的两个单词,翻译过来就是“两种可能”的意思。生活中确实存在“或者”的情况,也就是说,有且仅有两个选项可供我们选择。相对的,也存在有很多选项可供我们选择的情况。

老婆:“咱们要个孩子吧。”

老公:“行。”

老婆:“那你喜欢咱们的孩子吗?”

老公:“喜欢。”

老婆:“那不行!你就得喜欢我一个人!”

老公:“好,好,就喜欢你一个人。”

老婆:“那我的孩子你凭什么不喜欢啊!”

老公:“咱们……还是别要孩子了。”

老婆:“你看,那女孩多好看。”

老公:“好看什么呀。”

老婆:“你什么意思!你为什么不和我保持一致!”

老公:“好看好看。”

老公:“哎,你别走啊,怎么不理我了?”

以上是最近比较流行的生活中关于夫妻对话的调侃笑话,这就是典型的“两难逻辑陷阱”。

在很多时候,“两难陷阱”是个假象。当问题实际上有很多选项时,却试图说服你只有两种。这里的进退两难是假象,因为它是对真实情况的扭曲反映。这种谬误试图对听众造成情况紧急的假象,强迫他们在假象制造者所给的选项中做出选择。当两个选项都没有特别的吸引力时,这种紧迫感的制造尤其重要。假设他给你两个选项A和B,并希望你选择A。他会这样向你宣传:“A确实不是个令人愉快的选择,但另一个选项B将会更加糟糕。”

(11)情感误导

当我们选择性地忽略一些与我们的信仰相抵触的重要信息时,我们就犯了情感误导谬误,导致的结果就是对所讨论问题的严重扭曲。

你要写一部关于你母校的历史。你热爱你的母校,把在校园的日子视为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你想在你的作品中向人们证明你的母校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但是,研究得越深入,你越发现母校过去的历史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但你仍不改初衷,所以在写作的时候,你决定剔除所有母校历史上的负面新闻,只反映它光辉的一面。

这时,你就犯了情感误导谬误,你在书中所描绘的学校的面目已经被严重扭曲了。

(12)功利误导

效果不能单独确定一个行为的价值。当我们仅仅注重于一个方法对想要得到此结果的作用,而不考虑其他方面时,我们就犯了功利误导谬误。仅仅看到目标是不够的,但那经常是我们所关注的全部。问题是:我们是如何达到目标的?

当我们利欲熏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时,就犯了功利误导谬误。操纵这种谬误的态度是:我只要成功,如何取得成功并不重要。

(13)简化推理

有时我们受简单化的驱使,黑白不分,那是因为生活的复杂性淹没了我们。但是,通过对复杂现实的简单扭曲来达到简化的目的,同样是不合逻辑的反应。过分简化的结果往往是扭曲现实。

我们在做一些消息发布或演说报告时,有些听众将其接受能力局限在自己想听的东西上,另一些人只喜欢简单的答案,这往往是愤世嫉俗者的特点。不要告诉听众他们想听到的,要告诉他们真实的。不要对他们假言欺骗。

无论现实是光明,还是黑暗,或者是灰色的,都要实话实说。可能听众不能立刻欣赏你的坦白,但是在经过长时间的历练之后,他们会发现,他们必须面对的只能是现实。

(14)推诿抵赖

拒绝对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或表示悔过,用种种方法推诿、抵赖,变“过失”为“评功摆好”,不是不公开错误,而是在积极准备公开错误。在过失和错误无法否认的时候,强调改正错误的“决心”和“能力”,不但没了缺点,而且反而增加了优点。

(15)数字简化:

这是一种“你不需要多想,只要记住几点,能照样重复就可以了”的宣传手段。它“化繁为简”,使得信息简单化,易学易记,很容易扩大宣传范围。故而这种手段多见于宣传口号中。

“1号店”

“二维网”

“3D电影”

但它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有时候大家记住的只是一个数字符号,却很难记住这个数字符号代表着什么。

同类推荐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素书全鉴

    素书全鉴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本书体现了国际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前沿,对非传统安全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 都市楚王传

    都市楚王传

    一觉醒来的许楚整个人生轨迹都发生了改变,他不在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郎,而是拥有了成为梦中君王的潜质。从此睡最美的女人,喝最烈的酒,杀最嚣张的敌人!
  • 三国异世界

    三国异世界

    宅男主角被三国学院选中,要从废材高中生变成三国学院的一员。要从人类世界穿越到异世界,开启异世界的神奇之旅。
  • 祈织

    祈织

    教堂里,一对新人正在宣誓,新浪将戒指戴在无名指上,低下头却轻轻吻上食指上那一圈痕迹。视线越过美丽的新娘轻轻的说我愿意。他同样将食指放在唇边,在戒指上落下一吻。新郎胸前的同款戒指吊坠闪着微光,嘴角微微上扬,却有一滴晶莹的泪珠从眼角滑落。无声的用嘴型说我愿意。
  • 郁达夫散文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郁达夫散文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沙漠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沙漠

    本书介绍了沙漠的基本概念、成因、分类、沙漠化的由来及治理等同时,将世界各大沙漠的景观及特色也呈现于眼前。
  • 我是异类

    我是异类

    我是异类,我,是个怪物,我,不被他人接受,我想回去,回到我原有的人类生活......为了我的目的,我可以,不择手段!!!
  • 封灵卡

    封灵卡

    偶得封魔玉,诸葛集人生道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一切都是阴谋,那他能不能破除一切,掌握自己的命运。
  • 坏蛋老公很温柔

    坏蛋老公很温柔

    在病床上足足躺了五年,他死在自己的婚礼上,在为暖暖套上戒指的那一刻,他唇边那抹温柔的笑成为了永恒……而她,被绑定,被冠上沈从容妻子的名谓!她一直无怨无悔,直到另一个幸福的到来,却被他以复仇的名义全部的摧毁,爱恨纠缠,彼此相爱,又彼此伤害,在爱与恨的纠缠中,她该如何选择?
  • Hello,我的高冷攻大人

    Hello,我的高冷攻大人

    一朝一日,她,她,她艾小梵竟然被一个有钱又帅气的腹黑恶魔给盯上了?这是要爽到天的节奏啊~本来只是想玩玩的,但是却用了心,这心一用,就再无一二了。可是,老天爷就是不公,就是喜欢凑热闹,遇到一年前的心腹,他,时殇然。不是说不喜欢了吗?怎么又遇见了?还是带着浪漫而来的?这是要和他决斗啊!他还喜欢着艾小梵,而艾小梵是真的忘了他了吗?喜欢的那个恶魔还好吗?老天爷啊老天爷!你非得看着他们斗个你死我活才甘心吗!那个恶魔瞧着浓浓的夜色思绪伤感:梵宝贝,都说上了心的人都会被看见,那么,宝贝,我为你上了心,你,看见我了吗……
  • 守护甜心之续集

    守护甜心之续集

    “亚梦,你真的不记得我了吗,我是唯世啊”唯世看着眼前的樱发女生,恨自己,恨自己当初为什么不相信她,他多么希望能回到当初,义无反顾的相信她,这样她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亚梦的眼睛,已不再有当初的活力,当初虽然冷,但是并不像现在这样,现在只有一潭死水,“我只知道我要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