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5300000033

第33章 科学等于正确

很多人对科学有个误解,认为“科学”就是“正确”。当称赞某一个东西时,我们经常说这个东西“很科学”,在这样的语境中,科学当然被我们假定它就等于正确。但是正确的东西不一定是科学,科学也不等于正确。前者很好理解:

明天要么下雨,要么不下雨。

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但却和科学没什么关系。那么“科学不等于正确”怎么理解呢?比如牛顿力学是科学,但在高速和宏观下却不是正确的,需要使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完全正确吗?在微观尺度下相对论无能为力,需要使用量子力学。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知识,是使我们对认识世界有帮助的知识。科学的发展,就是知识的增长。有助于知识增长的,就是科学,无助于知识增长的就是伪科学。在中世纪,神学家们热衷于探讨一个针尖上能站下几个天使、天堂的玫瑰有没有刺。这些都无助于人类知识的增长,是伪科学。

知识的增长,首先来源于猜想,并通过对猜想的探讨,推导出相应的定理、推论、印证方法,再经过具体的实验进行检验,通过不断地修正、改进,去伪存真,最后形成接近真理的科学知识。因此,无法推导、无法印证的东西,就不是真正的知识,或者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是伪科学。

科学要容忍大胆的猜想,因为大胆地猜想是知识增长的第一步。不要一出来个新东西就斥为离经叛道,或抓住其中一个部分的问题,就全盘一棍子打死。科学的态度要欢迎他人批评,因为这种批评可以使我们发现不足,有利于改进知识与更新理论。科学的态度要敢于面对现实、勇于批判自我。一旦当一个理论,或其中的一部分,被实验证明是错误的,我们就应当有勇气将错误的部分修正、改进,而不能死抱住不放。确立了“科学的态度”,其他的问题就好办得多了。我们可以减少许多字面上的争议,将宝贵的时间放到真正有用的地方去。

因为科学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进步的同时肯定就把前面的一些东西否定了,前面那些被否定的东西,今天就被认为是不正确的,或者说是不完善的。

以前人们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和其他星星都围着地球转;后来我们认为是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再后来我们知道太阳也在绕着银河系中心转,银河系本身也在高速运动。再比如人们一开始认为地球绕日运行的轨道是正圆形的,后来发现地球轨道不是圆周运动而是一个椭圆,再后来人们又知道椭圆也不是精确的椭圆,它还有很多摄动等。

由于科学还在发展,所以谁也不能保证今天的科学结论就是对客观世界的终极描述。以后科学还要继续发展,未来的结论中我们今天的部分认识可能又不对了,或者退化为一个特例,比如牛顿力学退化为相对论效应非常小的情况下的特例等。

旧的结论总是被新的结论取代,那么那些被取代的东西,它们是不是还算科学呢?科学不等于正确,只等于实证。科学研究的结论要么被证实要么被证伪。一个结论即便是被证实是错误的,只要它能被确实地证明,其研究过程就是科学研究。

“日心说”被证实后成了“真理”,而“地心说”被证伪成为了谬误,但日心说的提出与地心说的研究都是科学研究,并不能因为地心说是错误的,就认为有关“地心说”的一切都是不科学的。

再比如“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导致肺癌”的研究就被人们牢记并成为对烟瘾者的告诫之语。而实际这一科学研究只是一个相关性的研究而非因果性的研究,吸烟是不是得肺癌的直接原因答案是不确定的,严格讲这一科学研究的结论只能说吸烟多的人得肺癌的概率大。

所以说,科学研究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首先不要误解研究结果,其次不要迷信地认为科学的就是正确的。

“非科学”和“伪科学”不同。像哲学、美学、文学艺术等研究即为“非科学研究”。这些研究的任务更着重于问题的提出,而非获得结论。那是思想磨砺的过程,是启迪智慧的过程。

有些人认为被今天的科学结论取代了的旧结论就不再是科学,所以托勒密的天文学现在就不是科学,因为它不正确。但是如果遵循这种路径,那么哥白尼也不正确,也不是科学;牛顿也不正确,也不是科学。为了保证自己逻辑正确,一旦你宣称托勒密不是科学,你就必然宣称哥白尼、牛顿、开普勒、伽利略等都不是科学。那么科学还剩下什么?就算是今天的科学理论也从没有宣称过自己是绝对正确的。无数科学家不停地对这些科学理论进行实验检测,说不定何时就会有新的发现,对现有科学理论进行修正,甚至建立新理论。

所以我们当然要承认以前的东西是科学,我们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科学,主要不是看它的结论正确与否,而是看它所采用的方法和它在当时所能得到的印证。科学讲究实证,每个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只要在这个范围内,理论能够经受观测的检验,就是科学的。北京大学的刘华杰教授指出:“正确对于科学既不充分也非必要”。这个说法是说有一些不正确的东西它是科学,还有一些肯定正确的东西它不是科学。

人们对科学的第二个误解是,认为科学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或者退一步说,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科学技术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有些人承认今天还有一些科学没有解决的问题,但是认为它明天可以解决,如果明天它没有解决,那么后天它可以解决,后天它还不能解决,也没关系,它将来一定可以解决。这是一种信念,因为科学已经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物质上的成就,以至于很多人相信,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它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个说法也可以换一种表述: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科学就可以解释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这和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是一样的。

归根到底,这只是一个唯科学主义的信念。这个信念本来是不可能得到印证的,实际也从来没有被印证过。但是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个信念是有害的。因为这个信念会将事情直接引导到某些荒谬的结论。

比如说已经被抛弃了的计划经济,就是这个信念的直接产物。计划经济说,人们可以知道社会的全部需求,还能知道社会的全部供给,通过科学计算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就能让社会的财富充分流动,既不过剩也不短缺。这是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其结果当然我们都知道了,计划经济给我们带来的是贫困和落后。如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不是计划经济的结果,而是抛弃了计划经济的结果。

人们对科学还有一个误解,认为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这和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误解是类似的。它是建立在一个归纳推理上:因为科学已经取得了很多很多的成就,所以我们根据归纳相信它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就,以至于无穷多。

哲学早已表明,归纳推理是一个在逻辑上无法得到证明的推理,尽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得不使用它,但是我们知道它并不能提供一个完备的证明。因此,科学即使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在现有的阶段得分非常高,但这并不能保证它永远如此。况且这个得分的高低,涉及评分的标准,而其他知识体系的价值怎么评价,都是可以讨论的问题,并不是由谁宣布一个标准,大家就都要照着做。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相信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呢?除了类似于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样的归纳推理之外,它还有一个道德上的问题。因为人们以前会把科学家描绘成道德高尚的人。他们只知道为人类奉献,他们自己都是生活清贫,克己奉公,他们身上集中着很多的美德。但是科学家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利益诉求。

我们来看一下哥白尼学说胜利的例子。这个例子说明:某一种理论被我们接受,并不一定是因为它的正确性,有时是科学家的个人选择。我们以前被灌输的一个图像是这样的: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一旦客观世界的规律被我们掌握,我们就能描述这个世界,我们甚至还能够改造它。认为科学的胜利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又一个正确的事例,最后我们就接受它。但是实际上我们通过考察科学史的例子就能看到,在很多情况下,科学不是因为它正确才胜利的。哥白尼的事例许多科学家哲学家都分析过,当年库恩等人都在哥白尼身上花了很大工夫,拉卡托斯也是这样,因为这个例子很丰富,从中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来。

哥白尼提出他的日心学说,为什么很长时间内欧洲的科学家都不接受呢?这是因为他的学说有一个致命弱点:人们观测不出恒星的周年视差,而从日心学的逻辑上说,恒星周年视差一定是存在的。哥白尼的辩解是它太小,我们观测不到。这个辩解是正确的,因为在那个时代还没有望远镜,观测仪器确实观测不到。直到1838年,贝塞尔才第一次观测到了一颗恒星的周年视差。

按照我们以前关于正确的理解,哥白尼学说要到1838年才能够被学者们接受,因为在此之前他的理论有一个致命的检验始终不能证实,我们就没有理由相信这个学说。然而事实上,哥白尼学说很早就胜利了,比如开普勒、伽利略都很早就接受了哥白尼学说。

为什么他们会接受它呢?当这个学说还没有呈现出我们今天意义上所谓“正确”的结果时,为什么它已经胜利了呢?

根据库恩等人考证,这是因为新柏拉图主义。哥白尼也好,开普勒也好,这些人都信奉哲学上的新柏拉图主义,而在这种哲学学说里,太阳被认为是宇宙中至高无上的东西。因此他们出于这种哲学思潮的影响,不等哥白尼被证实为正确,就已经接受它了。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科学和正确的关系远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些东西也并不是因为它正确才被接受的。

同类推荐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素书全鉴

    素书全鉴

    关于《素书》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刺杀秦始皇的张良,逃亡到下邳时遇到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让张良捡起并替他穿上,认定“孺子可教”后传他一卷书,告之“读书则为王者师”。这位老人即黄石公,这卷书即《素书》。《素书》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章,共一百三十二句。虽只一千三百六十字,但字字珠玑,句句名言,在精准地认识世道、把握人性的基础上,对人生谋略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点。本书对《素书》全书按原典进行了解译,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的解读。
  • 中华家训(第三卷)

    中华家训(第三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热门推荐
  • 浮游洗尘录

    浮游洗尘录

    农家小子历经万难拜师全真道教,炼丹制器天赋秉异,奈何天降横祸,仙神复苏,一场亿万年的大阴谋逐渐解开帷幕……到底是俯首称臣,还是追随先辈,亦或者是自己走出自己的人生……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 環萱结

    環萱结

    環萱结的花语:为恋守候。他是燕国最年轻有为的臣子,她是倾国倾城的公主。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却因精心策划的一场阴谋,咫尺天涯。为了寻找真相,为了重归真爱,为了给国君报仇,他只身潜入虎穴。层层隐藏的秘密,只有用智勇去揭开。身后遥远的恋人,又该如何护她周全?误会与巧合,如何让另一位女子陷入爱河?坚守着信念和爱情,他救公主于水火,在殊死一搏中,又将上演怎样的惊心动魄?一路走来,他们都在诠释着爱情义和忠贞。
  • 银十字架

    银十字架

    吾为吸血鬼,一次意外,一朝穿越,被从小戴到大的十字架项链带回小时候。回到小时候就小时候,但这萝莉身板是几个意思?姐是御姐啊,御姐!经过...呃...自摸一番后,某枫石化了......我嘞个去!怎么成男的了!?不知所踪的父母,神秘的十字架......“母亲,父亲,我会找到你们,不论天涯海角!”
  • 路飞传说

    路飞传说

    路飞从风车村走出,从此一人一剑行走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 狼君天下

    狼君天下

    吐槽版文案:没结婚的小帅哥被她叫老了!这可好比明明亮亮青春花季美少女,生生被人叫成了『某妇女』。这错误很严重!你看,正太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化身为狼,誓要将她『吃』干『抹』净。她冤啊!好好一个特殊公务人员计划外穿越,还穿到这样一个女少男多的地方!这里没人管你有意还是无心,招惹了,就要拿人来换。既如此,可别怪她不客气,反手出击,看谁最后推倒吃净!「腹黑」「女强」「男强」「小宠」「小虐」简洁版文案:眼一闭一睁,霎那物是人非。在完全不同的世界,没有了原先的责任,她似乎有机会可以舒心愉快地过日子。可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于是她又成为了从萝莉起就必须武装到牙齿的女主。这个世界很奇怪,这个世界很疯狂。狼君,天下,一为鱼,一为熊掌。当两样鲜美尽可品尝时,谁会拒绝?
  • 穿越在天地之门

    穿越在天地之门

    莫名其妙穿越进了天地之门的游戏世界,夺神器,唤神兽,看主角如何称霸天地之门。
  • 鬼亡者

    鬼亡者

    为了寻找遗失的宝物,她只身一人来到人间,却有了诸多朋友的帮助,聚齐五块碎片之日就是与同伴分离之时,然而在离开的那一刻,她却动摇了。一个小女孩脆脆的声音“师傅,再留下来陪陪我们吧。”
  • 迷糊小神医

    迷糊小神医

    中国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不是一点点就能够明白的。要说这医道更是长久而又神秘的,仁志,医道,救一人或杀一人,是对是错又有谁分的清呢
  • 一胜九败:优衣库思考术

    一胜九败:优衣库思考术

    被誉为继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稻盛和夫之后的日本新经营之神的柳井正成为社会热点人物。在《一胜九败(2优衣库思考术)》中,作者以更精准的视角,关注当下,锁定焦点,解读优衣库的成功商业,剖析优衣库近年的重大商业策略,沿着企业的思考脉络,提炼出优衣库的企业文化及谋略,阅读本书,相信读者会更多了解优衣库多年来强势成长中的故事,感受到柳井正睿智而朴素的”一胜九败”商业哲学。《一胜九败(2优衣库思考术)》是经营者和创业者不可多得的案头指导书。
  • 蚁族大帝

    蚁族大帝

    他只是个小人物。他名罗义,穿越后却成了蝼蚁。每每月圆之夜,他总是梦见自己成为了一个末代君王。偶然之下,他踏上了修行之路,随着修为的逐渐提升,他发现那个梦并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