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何去何从→从谏如流→流言惑众→众星捧月→月光如水
无可奈何: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何去何从:去,离开;从,跟随。离开哪儿,走向哪儿。多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
从谏如流: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流言惑众:用荒诞不经之言语迷惑众人。亦作“妖言惑众”。
众星捧月: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月光如水:月光就像水一样清澈、明亮,形容月亮十分皎洁。
范雎当上了秦国的宰相之后,曾经帮助过他的王稽,官职却没有变化,因此王稽颇有微词。一天,王稽找到范雎说:“我认为人世间不可知的事情有三件:一是皇帝不知哪天忽然驾崩归天,二是不知什么时候您会离开人世,三是不知哪天我会死在山沟里。人世间无可奈何的事情也有三件:皇帝驾崩了,他虽然恨臣子但是无可奈何了;您离开人世了,君恨于臣也无可奈何;我死在山沟里,群臣恨我也是无可奈何了。”
听完王稽的话,范雎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就到秦昭王那里说:“陛下,王稽是有功于国的呀,若不是因为他的保护,我就不会来到秦国;若不是大王的圣贤,我也不会当上宰相。今天我做了宰相,而王稽的官职却没有提升,我心里很难过呀。”
“好吧,既然这样那就提拔王稽做河东郡守吧!”秦昭王满足了范雎的要求。
原来范雎是魏国人,一开始是在魏中大夫顺贾家里做门客,但是后来顺贾怀疑他勾结齐国,于是把他打得半死,扔到厕所,后来他逃脱后就改名为张禄躲藏起来。这时秦昭王派王稽到魏国寻访人才,有人把范雎推荐给他。夜里王稽与范雎见了面,谈得很投机。王稽就约他到秦国去,范雎答应了。
王稽和范雎乘车进入秦国,当进入湖县的时候,刚好碰上秦相国穰侯的车马。
范雎担心地说:“我听说在秦国穰侯专权,他非常讨厌别国的宾客,如果他知道我来了,一定不会放过我的,我还是藏在车里的好!”穰侯果真把车马停下来,问王稽:“你这次去魏国寻访人才可有收获?有没有带宾客回来呀?这些宾客只会乱人耳目,没有一点用处呀!”
王稽恭敬地说:“哦,非常遗憾,我没有带回任何人,您说得对……”穰侯走远了。范雎就跳下车,对王稽说:“我认为穰侯这个人很狡猾,他一定会回来检查车子的,我们还是分开走吧!”
果然,过了一会儿穰侯就折回来检查王稽的车子。他没有找到人,就放心地离开了。
在王稽的保护下,范雎安全地来到了咸阳城,接着拜见了秦昭王,秦昭王很信任他,让他做了秦国的宰相。
王稽将范雎请来秦国,是有功劳的,所以他才向范雎说了那番话。
《战国策·燕策三》:太子闻之,弛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史记·周本纪》:祸成矣,载可奈何。
范雎(?~前255年),战国时期魏人,字叔。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国崛起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