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即庄周。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宋国人。曾经做过官职很小的漆园吏。据《庄子》中记载,他生活拮据,常以编草鞋为生。楚王曾经邀请他去任相国,他没有答应。庄子认为出仕一定会使人性扭曲。庄子的核心思想是自然无为。《庄子·大宗师》中的“四子”所据不详,应当是庄子所写的寓言中的四个人物。这四位因为意气相投就订下了莫逆之交。没过多久子舆就生病了,子祀去看望他。子舆说:“伟大的自然,把我造成现在这副耷头弯腰、背上生疮、瘦肩高耸的模样。”
子祀问:“难道你不讨厌你的病吗?”
子舆说:“不,我为何要讨厌病呢?人所得到的,只是暂时拥有的;失去了,那就是顺应自然。安心于暂时,顺应于自然,就可以忘记欢乐与悲伤。人是无法战胜自然的,我为什么要讨厌这自然而来的病呢?”
没过多久,子来也患了重病,奄奄一息,就快死了。他的妻子在一旁痛哭。子犁去看望子来,见子来的妻子哭得伤心欲绝,就说:“你就别哭了,不然会惊动将死的人。”
子犁倚着门对子来说:“伟大的自然将把你变成什么呢?将把你送到什么地方去呢?”
子来说道:“如果天地是个大熔炉的话,那么自然就是炉匠,我只是位于炉中的一块铁,如何熔化如何打造,只有听自然的话了。”
没过多久子来就安然地死去了,在死去的那一瞬间,他又醒悟了了——因为他已经领悟了生死,不再惧怕生老病死。
《庄子?大宗师》:“四子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战国中期宋国人。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他当过宋国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之一。他原是楚国的公族,属于楚庄王后裔,后因乱来到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后人尊为“老庄哲学”,但是庄子的文采比老子好很多。代表作《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