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游美洲,归自纽约,于旧历重九前一日黎明北入英属坎拿大之蒙屈利而,薄游倾晷,敝车羸马行枯树浅坡间。于时云物凄清,野烧薰烈,蹄声得得,路转峰回,视名都繁会如隔世矣。西绝落机山脉,雪峦鹘突,云气之表,其趺复障以松翠,数十百里弥望不穷;更有浅滩,珠倾玉折,映带左右,车窗凝眺,竟日忘疲,年来所见雪景此为第一。至温古华,游诗丹丽园,近瞻则松翠枫黄,远瞩则山银海靛,车行园径中,落叶于轮下飞旋,可听。此间傍海,热流经之,殊不苦寒,嫩凉侵袖而已。遂登“俄后”船,横渡太平洋,风涛迅烈,起伏类小山。舟居奇寂,云海以外无故人,而江南之人物山川时来梦寐间。将近横滨,十一月十二日中夜迷离间得句颇多,醒来只忆其二,即此篇首两句是也,枕上遂足成之。吟讽低徊,哑然自唉,其人其事,岂将寻之渺渺之昔梦,抑将逢之昧昧之他生乎?未可知也,未可知也。会心不远,庶无惑焉。
同类推荐
燃烧的火炉:见证2006重庆夏季
巴渝形胜,风云难测。我们不能忘却抗击这一特大旱灾的战斗情景。因为,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大力弘扬,以增强我们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决心和信心。李渔文学思想的审美文化论
本书以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剧作家、出版家、戏曲导演李渔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学思想中的审美文化做了9个方面的专题研究,揭示了李渔在中国审美历史上应有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书将转换研究视角,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切入,进一步全面地认识和客观地评价李渔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在中国审美文化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意义和价值,从而作一种崭新的揭示、剖析与阐述,以期更加纵深而全面地把握李渔的文学思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