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忠报国
1939年秋,日军关东军司令部制定了旨在消灭东南满抗日游击区的抗联第一路军的“东边道治安肃正计划”,并成立了“日满军警宪特东边道联合讨伐司令部”,以关东军第2独立守备队队长野副昌德少将为司令官,纠集了7.5万余人的兵力,“讨伐”伪间岛、通化省全部,伪吉林省的舒兰、蛟河、敦化、桦甸、磐石,以及伪牡丹江省的宁安等地区。在日伪军的疯狂进攻下,抗联第1路军最后不得不进入通化及东满的密林山区,处于极度艰难困苦的境地。
在如此险恶的形势下,第1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和中共南满省委书记兼第1路军副总司令魏拯民于1939年10月1~5日在烨甸县头道溜河召开中共南满省委和第1路军主要领导人会议,商讨对敌斗争策略。会议决定,为保存实力,将队伍化整为零,编成小部队,分散活动,以冲破敌人的“讨伐”。
为牵制敌军,使抗联各部队顺利转移,杨靖宇率领第1方面军一部和总部直属警卫旅400余人,转战于桦甸夹皮沟、蒙江瓮圈。金川回头沟等地。入冬后山林里气温常常在-40℃以下,大雪封山,抗联部队的衣食极度困难,战斗空前激烈。往往甩掉一般敌人,又遇上一股敌人,很难有机会休整。杨靖宇所部在恶劣环境和残酷斗争中不断减员和失散,最后只剩杨靖宇只身一人。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蒙江县城西南保安村三道缴子陷敌重围,壮烈牺牲。残暴的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肠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这种不畏困难,威武不屈,战斗到最后一息的英雄气概,使敌人也为之震惊。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的光辉业绩,人民政府于1946年将湛江县改为靖宇县。杨靖宇牺牲后,抗联第1路军在副总司令魏拯民领导下,继续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
杨靖宇1905年出生河南确山,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领导河南刘店秋收起义,任确山农民革命军总指挥、中共豫南特委书记等职。1929年,杨靖宇至东北工作。“九·一八”事变后,他先后担任东北反日救国会总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第一路军总指挥、中共南满省委书记等职。
从少年时代,杨靖宇就特别愿听大人讲故事。他非常崇敬抗金英雄岳飞的文武双全,智勇无比,崇拜他率岳家军一次次打败金国的入侵。他痛恨张邦昌、秦桧等卖国求荣之人;他钦佩岳母为岳飞刺字的大义情怀,“精忠报国”四个字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1926年秋,杨靖宇从河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初级班毕业,因当时正处于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北伐革命军节节胜利,即将进军河南。根据革命斗争的需要,杨靖宇遵照党的指示毅然辍学返回确山,从事组织、发动农民运动的工作。在确山,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工作,1927年2月15日在洪沟庙镇玉皇庙由张家铎、杨靖宇主持召开的确山县农民协会成立大会上,杨靖宇被选为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1929年5月,杨靖宇被河南省委派往上海,参加中共中央举办的训练班,学习革命理论。在听了周恩来的讲课后,他很受启发。杨靖宇认识到中国革命将是一场漫长而又艰难的斗争,深切地领悟到革命理论对革命者的重要性,只有用革命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更好地为党工作。7月,中共中央派杨靖宇赴东北工作,中共满洲省委任命他为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化名张贯一。
“九·一八”事变后,在杨靖宇指挥下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纵横吉辽两省,驰骋三十余县,同凶残的日本侵略军进行殊死搏斗,严重威胁着伪满洲国的傀儡统治,扰乱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战略部署,牵制日军几十万兵力,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进程。
岔沟突围战是抗联斗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战彻底粉碎了日伪苦心谋划20余天的包围、全歼杨靖宇部的计划,使陷入困境中的抗联一军转危为安,充分显示了杨靖宇过人的胆魄和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2.战重围,巧妙跳出包围圈
岔沟,地处浑江县,人迹稀疏,偏僻荒凉,是一条沟连沟、山接山的大山沟。岔沟的东面、西面和北面,都是高山密林,沟里有一条溪流,缓缓地从沟口流向浑江。
1938年初,日军对抗日联军的“扫荡”和“铁壁合围”更加残酷了。在南满,日军为了围歼杨靖宇率领的抗日联军,一次“扫荡”就出动了11个军管区的兵力。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中,为了打破日军的“围剿”,开辟新的抗日战场,抗日联军采取了两大对策,一是向西远征,二是分区作战。
寒冬,皑皑白雪,覆盖着山峰、河川,世界一片洁白。杨靖宇将军率领抗日联军总部和第1师等部队离开桓仁北上,进人辑(集)安,到老岭山区开展游击战争。杨靖宇早在1929年赴东北担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时,曾经指挥所属部队奇袭三源浦、智取凉水河子、攻占八道江,先后经历数百次战斗,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这次部队行动,时值严冬,是在雪地里行军,也是在雪地里战斗。
3月13日,抗联将士来到通化至辑安铁路上的老岭隧道工程附近时,发现这个正在修筑之中的隧道施工现场,有日军和伪满警备队驻守,这些日伪军每隔50米设置一个帐篷,严格搜查来往的行人,发现可疑人员,立即逮捕,形势十分严峻。杨靖宇查明敌情后,立即集中500多指战员,趁夜暗突然向日伪军发动袭击。这一仗,不仅使日伪当局遭受近20万日元的经济损失,还使隧道工程被迫停工两个月。战斗结束后,这支部队兵分三路,连续袭击日军控制的一个隧道施工现场、发电站和供应仓库,歼灭了守卫的日伪军,破坏了大批建筑设备,粉碎了日本侵略军掠夺东北通化地区资源的计划。
4月,杨靖宇率领这支部队,一举拔除了太平沟等日伪军据点。5月初,南满省委书记、抗日联军第2军政治委员魏拯民率领部队来到老岭游击队区,与杨靖宇会合。
5月11日至6月初,中共南满省委和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部在老岭五道沟的一个秘密营地里,召开了军政干部联席会议,即抗联斗争史上的第一次老岭会议。
这次老岭会议,主要研究部队的活动方向问题。会上,经过激烈讨论,作出了三项重要决定。会议确定了今后的作战方针,即:“在坚持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游击战争中,保存实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会议提出了要打通与关内八路军联络的策略,为此,要组织部队再次进行西征。会议补选魏拯民兼任第1路军副总司令。
一次成功的会议,既是一次强大的动员,也是一次深刻的宣传。它能使部队官兵的精神面貌发生变化,能使部队的战斗力产生飞跃。第一次老岭会议结束后,抗联第一路军接二连三地打了几个漂亮的胜仗。
6月6日,魏拯民率领部队攻克了通辑公路上的蚊子沟日伪军据点。
6月12日,杨靖宇指挥部队巧妙设伏,歼灭伪军索景清旅第32团的1个营,共百余人。这支自吹“包打杨靖宇”的伪军,再次领教了杨靖宇的战斗作风,再次尝到了打败仗的滋味。19日,第1军教导团和第2师的部分官兵突然袭击土口子隧道、老岭河桥梁工地等日伪军驻地,使日伪军把这天看做是“通辑线建设史上用血染成的最悲惨的日子”。
6月24日,杨靖宇指挥第一军教导团等部队袭击土口子隧道工程,歼灭了日伪军,解救了中国劳工多人,当一个名叫福间一夫的日本人要求加入抗联时,抗联指战员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
7月,第2军一部在向北转移途中,果断地在通化七道沟袭击日本的武装勘探队。
正当老岭山的抗联将士连续作战,捷极频传时,却从本溪传来了一个十分意外的消息。抗联第1军第1师师长程斌经不起艰苦斗争的考验,在本溪境内接受了另一名叛徒送去的“长岛工作班”劝降书,叛变投敌,成为可耻的叛徒。杨靖宇得知这一严重事件,立即意识到,日军有可能掌握了第一路军的作战行动计划,部队必须改变行动预案。
7月中旬,杨靖宇等人再次在辑安老岭召开紧急高级干部会议,这是第二次老岭会议。
这次老岭会议作出了处置紧急情况的一些重要决定,其中明确:改变部队编制,取消原来第1军和第2军的番号,把所属部队改编为3个方面军和1个警卫旅,第1、第2军的教导团合编为警卫旅,由杨靖宇直接领导;取消抗联第3师再次西征的作战计划;主力部队迅速转移,从老岭游击区向桦甸、临江、蒙江山区转移;为了分散日伪军的兵力,各部队进行分区作战,坚决挫败日伪军的“讨伐”计划。
这次老岭会议,明确了第1路军反“讨伐”的发展方向。
8月初,杨靖宇将军率领总司令部警卫旅以及原第1军第2师一部,共约450人,从辑安向金川、河里出发。8月2日上午,当部队行至辑安西北的长岗时,侦察员前来报告,发现伪军骑兵第42团和步兵第32团前来“讨伐”,这股伪军大约300多人。
杨靖宇将军一听,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伪军骑兵第42团是索景清旅的部队,这个伪军旅号称“满洲剿匪之花”,杨靖宇早就计划要除掉他。今天狭路相逢,杨靖宇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迅速埋伏,一部分人埋伏到埋才沟和八宝沟交叉处的山林草丛中,另一部分人埋伏到公路东南的一处制高点上。
下午3时,当伪军进入伏击地域以后,杨靖宇将军指挥部队猛烈冲杀,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毙伤伪军索景清旅的官兵60多人,俘虏30多人,缴获轻机枪9挺,步枪130多支,手枪30多支。这一仗,有力地打击了伪军的反动气焰,鼓舞了部队士气。
部队在胜利的鼓舞下,继续北上。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杨靖宇指挥的这支部队在转移途中,沿途同日伪军连续作战14次,给日伪军不小的打击。船早已被日伪军控制了。东北的深秋,江水是平静的,但冰寒透骨。杨靖宇向对岸望了望,毫不犹豫地把枪弹举过头顶,向江中走去。战士们见此情形,纷纷下水,在夜暗中顺利地渡过了浑江。
当杨靖宇一行来到临江县(今浑江)境内的外岔沟时,已经是18日清晨了。
岔沟静悄悄的,沟里的几户人家都闭门锁户,不知去向。杨靖宇命令部队稍作休息,准备按原定计划,通过四方顶子向河里前进。
杨靖宇刚刚坐下,一名战士突然叫喊起来:飞机,鬼子的飞机来了!
杨靖宇抬头一看,果然发现天空中出现了几架机翼上贴着“红膏药”的日军飞机,立刻警觉起来。飞机飞得很低,大概已经发现了抗日联军的行踪,在岔沟上空转了几圈以后,撒下了一片片传单,传单在空中纷纷扬扬,飘散开来。传单上写着:匪首杨靖宇,我们已经摆下铜墙铁壁,你们无路可走了……
杨靖宇知道,日军飞机一旦发现抗日联军的队伍,马上就会调动日伪军包围过来。为了争取主动,杨靖宇果断命令部队转移,迅速离开岔沟。
可是,日伪军这次来得异常迅速。抗联的指战员们还没有离开岔沟,1500多日伪军从四面八方突然包围过来,把杨靖宇身边这支400多人的抗联队伍团团围住。杨靖宇在东北的十几年,带领抗多次痛击日本侵略者,多年来,日本关东军千方百计要抓获杨靖宇,都没有如愿。这次空中侦察,日军东边道“讨伐”司令得知杨靖宇的部队被围以后,立即乘飞机赶来,在空中指挥地面部队围攻抗日联军。
突围战斗,在抗联将士看来,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抗日联军组建以后,他们面对强大的日伪军,时时刻刻都准备战斗。但是,今天的敌情更为严重,抗联将士们迅速拿起枪,与日伪军发生了激战。杨靖宇一面沉着地命令3团作掩护,一面带领大队抢占岔沟制高点。战斗异常激烈,从早上一直进行到下午,抗联才抢上了岔沟制高点。敌军如黑锅上的蚂蚁满山盖岭向上几次冲锋,都为战士们击溃。敌军官兵死伤无数。
但日伪军的包围圈却一步一步缩小了,形势越来越严峻。杨靖宇将军机智沉着,指挥部队一次接一次地打退了日伪军的进攻。
这是以弱抗强的激战,也是抗日将士军事谋略的巧妙运用。
经过一天的激战,杨靖宇将军发现,在正面进攻的伪军,许多士兵曾经受过较长时间的抗日爱国教育,他们来追击抗联战士,都是被迫的。所以决定突围战斗,从他们身上打开缺口。
10月19日凌晨,杨靖宇把部分机枪集中起来,组成了一个机枪队,随时准备用强大的火力压制日伪军。杨靖宇还从少年铁血队中挑选出20多个会唱歌的队员,到石拉子的一个山岗上集中。
天亮了,一场特殊的战斗开始了。铁血队员们隐蔽在山岗上,喊响了抗日的口号,高唱抗日歌曲。岔沟的清晨,歌声回荡,悲壮激昂,仿佛不是一个战场。那些伪军听到抗日的歌声,手中的枪都握不紧了,士气明显低落了。
杨靖宇最关心的是第三团阵地。岔沟突围战,第三团一直控制着最高的几个要点,日伪军反复向这些制高点发起攻击。杨靖宇知道,如果这些制高点一旦失手,抗联将士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这天,杨靖宇连续13次派警卫员到第三团的阵地,传达必须坚守阵地的命令。
第三团指战员们深知他们责任重大,每次接到司令员的命令,都明确表示坚决守住阵地。
夜幕降临了,岔沟里的枪声暂时停息了。寒风袭来,战场上赁添了许多凄凉。日伪军为了取暖,满山遍野地燃起了篝火。
杨靖宇站在一个山岗上,抬头望去,这篝火里里外外足有八九层,鬼子调了不少部队呀!看着看着,杨靖宇忽然心里一亮,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他对警卫员说:马上通知团以上于部,都到我这里来!
夜暗里,杨靖宇毫无睡意。他扫视一眼身边的干部,说:今天的战斗,大家都打得很好,鬼子伤亡很大。但是,由于鬼子的部队都集中到这里来了,兵力不少,你们看,这周围到处都是篝火,到处都是鬼子兵。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从长计议,我们必须组织突围。从什么地方突围呢?向东,不行,鬼子已经在东面加强了兵力。西面行不行呢?西面的地形很险峻,突围出去有困难。
杨靖宇说到这里,站起来,指了指周围的篝火,继续说:你们看看,鬼子的火光已经为我们指明了突围的方向。西北那一个山岗上,日伪军力量较弱,我们应该出其不意,从西北打开缺口,先突围出去,再向东绕道前进。
杨靖宇一席话,大家备受鼓舞。于是,指战员们立即准备突围。为了轻装突围,身边一时用不上的东西,都埋到地下。
半夜,特务连出发了。杨靖宇有意要特务连作向导,因为特务连连长会讲日本话。
部队悄悄地离开营地,向日伪军的防线靠近。黑暗中,坐在篝火旁的鬼子都可以数清楚了。
敌人丝毫没有发觉。
杨靖宇冷静地观察了一会儿,示意部队暂停,特务连先走。
特务连长一行人走近一堆篝火时,被伪军发现了,那伪军立即开了一枪。特务连长见状,用日本话骂起来:他妈的,打什么?都是自己人。几名朝鲜族战士也用日本话骂开了。
那伪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发愣,只见特务连长扬起手枪,叭!叭!两声枪响,那伪军倒下了。
杨靖宇手一挥,指挥部队一边往外冲,一边阻击日伪军。
几名伪军清醒过来,立即大喊起来:联军突围啦!联军突围啦!
这一喊,岔沟里响起了密集的枪声。日伪军摸不清情况,见部队就放枪。杨靖宇看到日伪军的部队互相打起来了,抓住时机,组织冲锋队向眼前的这股伪军进行攻击,激战中,伪军的1个连被抗联指战员缴了械。随后,杨靖宇率领主力,巧妙地从这个缺口中突出了日伪军的包围圈。
杨靖宇率领从岔沟突围的部队到达河里山区以后,抓紧时间进行休整。12月末,这支部队转至桦甸县境内活动。1939年春,杨靖宇率领部队攻打桦甸县柳树河子、敦化大蒲柴河等日伪军据点,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与此同时,第1路军第1方面军也奏响了胜利的凯歌。8月,第1方面军编成以后,主力先于总司令部转移到河里山区,为了筹集过冬的物资,部队在金川、蒙江等地不断出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在金川县回头沟战斗中,抗联将士击毙和俘虏伪军90多人,缴枪30多支。为了牵制日伪军,战斗结束后,一部分部队留在老岭山区,坚持斗争,掩护总司令部转移。
在辑安县沉沟,第1方面军与一部分伪军遭遇,战斗中,歼灭伪军200多人。战后,抗联将士抓住战机,向辑安县北大街进攻,袭击双安村的铁路保卫队,攻克活龙盖,攻打青沟子的“集团部落”。
1938年11月,第1方面军主力从华壕山区转回到辑安,开展游击活动。这期间,部队连续战斗数十次。先后袭击辑安县二道阳岔。新开岭、尖刀岭等日军据点,攻打了花甸子、土城子、横路的伪警察所。
1939年春,第一方面军主力转至河里山区,与总司令部会合。
杨靖宇身经百战,还十分善于总结作战指挥的经验。在对日伪军作战中,杨靖宇提出了“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不打”等“四不打”的作战原则。杨靖宇指挥部队,采取“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等游击战术,同日寇作斗争。这些都是杨靖宇将军宝贵的战争经验的总结,也是第一路军能够化险为夷、在异常艰难的环境中不断打击日伪军的高超指挥艺术。
3.洒热血,英勇不屈丧敌胆
1939年9月,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制定了“吉林、通化、间岛(今延边地区)三省联合治安肃正计划”。这个计划确定,尽快集中日军6个独立守备营、伪军第2、第6、第8军管区主力部队及伪警察、宪兵、特务,共7.5万人,重点对东南满地区(今吉林省东南部、辽宁省东部)进行“讨伐”,企图消灭在这一地区活动的抗日联军第1路军。这次“讨伐”,由日军第2守备队司令官野副昌德少将任司令官,因而也称野副大“讨伐”。
“七七”事变以来,日本关东军想方设法要剿灭抗日联军,但是,抗日联军在东北大地扎了根,在人民群众中扎了根,任凭关东军使出什么花招,抗联将士依然活动频繁。这次行动,日军改变了以往集中兵力“进剿”的办法,建立“日满军警合为一体的体制,组成了”日满警宪特东边道联合讨伐司令部,派出了关东军的精锐部队,控制东南满地区的大小城镇,一些重要的山村也有日军据守。
在军事上,日伪军还采取了对抗日联军第1路军进行长期封锁和分割包围的办法。他们别出心裁地组成了“出击队”、“游击队”、“警防队”、“挺进队”。“特搜班”等对付抗联的部队专门在空军飞机的配合下,采用“陆空呼应”战术、“踩踏战法”和狗蚊子战术,到处搜寻抗联部队,一旦发现抗联的踪迹,就在飞机的引导下穷追不舍,对抗日联军进行分区围攻。日伪军为了追捕杨靖宇,还专门组成了“富森工作队”、“程斌挺进队”、“唐振东挺进队”、“地方工作班”等4支部队,富森工作队由富森警备科长全面指挥,督励统辖程、唐挺进队,这4支部队呼应合作,实施特别工作。
在政治上,日伪军继续采取诱降政策,改变了过去处死抗联战俘的做法,千方百计地对其进行“宣抚”,招降纳叛,动摇瓦解抗联部队的军心,切断人民群众与抗日联军的联系。除此之外,日伪军对出入集团部落的人,进行指纹对证盘查,发现可疑迹象,就以“通匪”论处。
在经济上,日伪军继续大搞“归屯并户”,实行更为严密的经济封锁。日军要求在“集团部落之外绝无家屋,食宿之处所一律捣毁”,平时配给老百姓的粮食不超过3天,千方百计断绝抗日联军的粮食和服装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东南满的抗日斗争形势越来越严峻,抗联战士不得不进入深山密林之中,游击区缩小了,他们在极度艰难的处境下坚持抗日斗争。为了粉碎日伪军新的“讨伐”阴谋,1939年10月1日至5日,杨靖宇、魏拯民等抗日联军将领来到桦甸县头道白河,召开中共南满省委和第1路军主要领导人会议。这次会议决定,为了保存实力,免遭日伪军的歼灭性打击,各部队化整为零,编成小分队分散游击。会后,杨靖宇率领警卫旅及第1方面军共800多人,在桦甸县夹皮沟、蒙江县(今靖宇县)瓮圈、六条河沿和金川县回头沟等地积极活动,牵制日伪军,使第1路军其他部队能够顺利转移。
杨靖宇担任第一路军的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和战士一样过着清苦的生活,战场上和大家一起打仗,生活上从来不搞特殊化。反“讨伐”斗争,由于日伪军追踪很紧,封锁很严,杨靖宇经常饿着肚子打仗。部队没有粮食的时候,战士们吃树皮、草根,杨靖宇总司令也吃树皮、草根。
一天,杨靖宇对几名战士说:今天我们改善一下生活,你们去牵几匹马来。注意,你们要牵马屁股上烙了字的,那是敌人的马,千万不要牵老百姓的马。
几名战士受领任务以后,当天夜里就牵回来几匹带字的马,杀了大家吃马肉。那时候,由于部队经常吃马肉,有一些战士拉肚子,杨靖宇总司令也发高烧了。事务长知道后,就用面袋底的那点面粉烙了两张饼,让警卫员送给杨靖宇。
杨靖宇间到饼的香味,笑了。他正要伸手,忽然转过头问警卫员:这饼是哪儿来的?
警卫员说:事务长烙的。
大家都有吗?
警卫员支吾了好半天,说:就剩下这么点儿面了,照顾一下你的身体。
杨靖宇听后,把饼一推,说:同志,在困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想着大家,好好照顾同志们,他们行军打仗,流血负伤,太辛苦了。我不能和他们吃两样饭,你把饼送给伤病员。
伤病员听说这是杨司令送来的饼,谁也不肯吃。杨靖宇让警卫员把饼切成条,放到锅里煮了煮,让大家都吃一点。
12月24日,抗联指战员在临江县板石沟与伪军激战后,警卫旅与第一路军的部队分开了。12月底,警卫旅在蒙江县的七号桥伏击伪军,把伪军的二个连歼灭了。
1940年初,杨靖宇率领部队回到了蒙江县。为了筹措给养,警卫旅袭击了龙泉镇,龙泉镇是日伪军在蒙江县的一个重要据点。这次战斗,虽然攻克了龙泉镇,歼灭日伪军近百人,缴获了一些粮食和物资,但也暴露了部队的行踪。这以后,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亲自坐镇蒙江县,调集了日军大原、有马、渡边等部队,伪军步兵第三团和9个警察大队,1个森林警察大队,共4万多人,组织多支“讨伐”队,跟踪追击,决心围歼杨靖宇指挥的这支抗日联军部队。
1月底,杨靖宇身边的部队只有60多人了。为了摆脱日伪军的追击,警卫旅主力北上桦甸,杨靖宇率领一支60多人的小分队在蒙江、辉南之间的山区转战50多天,连续作战30多次。
战斗环境越来越险恶了。森崎实所著《东边道》一书记述当时的情景时,有这样一段话:“在这样急追中的杨司令,至今年1月止,仍拥有200名左右的直系匪。讨伐队急迫,飞机讨伐,毫不间断,因此粮食补充渐趋困难,严寒袭人。其匪数在2月上旬,在杨周围的人,仅仅分散为16名,中旬只有8名。他虽然如此,并未放弃再建的希望”。
就在日伪军万般无奈的时候,警卫旅第一团参谋丁守龙参加1月21日蒙江县马家东南方一场战斗时,负伤被俘了。丁守龙是警卫旅中掌握杨靖宇行踪的重要人物,在敌人的诱惑下,丁守龙叛变投敌,供出了杨靖宇以及抗日联军的行动机密。
日伪军得到丁守龙的口供后,如获至宝,立即调集部队,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拉网式的大搜捕。杨靖宇率领指战员左冲右打,巧妙应战,但是,由于日伪军布置了多道封锁线,始终无法摆脱敌人,部队遭到很大的伤亡。
最困难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叛徒。2月1日,杨靖宇率领的10多人在蒙江县西部一处高地与日伪军遭遇,战斗中,警卫队机关枪队队长张秀凤携带现金、手枪和一些文件,向“讨伐”队投降了。张秀凤从15岁起就跟随杨靖宇,是杨靖宇把他抚养成人的。这一来,日伪军基本掌握了杨靖宇率领的部队的活动地域。
2月15日,杨靖宇身边只有6名战士了。这天晚上,杨靖宇命令警卫员黄生发等4名负伤的战士迅速转移,他带着另外2名战士继续前进。
2月18日,2名战士去寻找食物时,在大东沟屯附近遇到了日伪军的特别搜索队,他们被日伪军包围后,在激烈的枪战中壮烈牺牲了。日伪军在搜查他们的尸体时,发现他们带有杨靖宇的印签和手枪、表、口琴等物品,据此,日伪军判断杨靖宇可能就在附近,命令部队进行更仔细更严密的搜索。
杨靖宇当时患了感冒,他只身一人,忍着饥饿和疲惫,继续与日伪军周旋。日伪军一时找不到杨靖宇的居住处,但他们判断,杨靖宇断粮多日,一定会出来寻找粮食的。这时候,日伪军采取了一种十分毒辣的手段,他们让“讨伐”队的特务装扮成老百姓,带上干粮,到附近山林中去打柴,诱惑杨靖宇,再集中兵力围攻。
一天过去了,这些进山的特务一无所获。接连数天,特务们走遍了各山林,都失望了。2月23日,杨靖宇只身与日伪军周旋已经5昼夜了。这天下午3时,杨靖宇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看见几个打柴人,上前说:我饿得慌,请你们拿些吃的东西给我,还要衣服,我给你们钱。
这几个打柴人一打量面前的人,就猜想这个长脸大眼、穿着朝鲜草鞋的人就是杨靖宇,就是他们日夜要追捕的人。可是,当杨靖宇真的站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又不敢动手了。他们答应着,转身走了。
杨靖宇觉察到对方的神色不对,拔腿就走。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只一会儿工夫,数百名日伪军层层包围过来。
杨靖宇手拿双枪,在密林里冷静应战,打死了不少日伪军。
这场战斗一直持续了20多分钟,日伪军人多势众,却始终无法接近杨靖宇。
突然,一颗子弹击中了杨靖宇的左手,手中的枪掉下来了,杨靖宇忍着剧痛,用右手继续射击。又一颗子弹袭来,打中了杨靖宇的前胸……
战斗结束了,杨靖宇这位民族英雄为自己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时年35岁。
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他的死比泰山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