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原是中国古代北部边境的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生。该族人生性骠悍,经常骚扰汉朝边境。他们攻城掠镇、抢劫人口、财物和牲畜,是汉朝前期最大的边境祸患,就连汉高祖刘邦,也曾遭到过匈奴的包围和攻击。为了边境安宁,汉朝廷曾多次采取向匈奴大量送礼、送公主下嫁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等措施。但是,无论实行贿赂还是“和亲”政策,都一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汉武帝刘彻是个英武强悍的皇帝,在他即位以后,一直考虑着如何消除这一边患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酝酿,他决定对匈奴用兵,主动出击,澄清边疆。公元前135年,汉武帝采纳了大臣王恢的意见,派出大军三十万人,拟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歼灭匈奴。在眼看计谋就要成功的时候,不慎走露了消息,单于率众逃离了包围圈,汉军将士们功败垂成。但汉武帝并不气馁,公元前124年,雄心勃勃的汉武帝毅然否决了某些大臣立足于防守的奏议,选派车骑将军卫青,率六员大将,统领十万精兵,主动发起了进攻,取得了汉匈交战史上首次大胜,这更加坚定了武帝消灭匈奴的信心。第二年再派卫青、李广等大将出师征讨匈奴。在这次行动中,卫青的外甥、只有十七岁的霍去病自愿要求随军杀敌,为国效力。卫青很高兴,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汉军穿过茫茫沙漠以后,少年志壮的霍去病主动请求,要亲自率一队人马寻找匈奴作战。经卫青批准后,他便独自率领八百轻骑,离开了大队。在离大营百余里的地方,他们发现了敌军大队人马。霍去病沉着冷静,指挥轻骑,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突入敌腹部,冲乱了敌人的阵势,打得敌人懵头转向,杀虏敌军二千余人,全军而返。慧眼识才的汉武帝,通过对战场上将士们的实绩考核,认为霍去病是个将才,不但破格加封他为冠军侯,而且又于元狩二年(前121)大胆地任命他为骠骑将军,命他率一万骑兵,由陇西出发,孤军深入沙漠,寻找匈奴主力作战。
虽然汉军这时已经多次击败匈奴,在战场上连连取得胜利,但是,匈奴的主力还没有遭到多大伤害。因而,汉武帝一直感到这是一块心病。他决心一鼓作气,不给匈奴以喘息的机会,消灭它的主力,彻底战胜它。但寻找匈奴作战不是一件小事,任命霍去病出战,使一些老臣都暗暗为朝廷捏了一把汗。心想,霍去病前番出战,虽然获胜,但不够持重,未免冒险。威名赫赫的卫青还要有许多大将帮着才能取胜,霍去病论年龄才刚刚二十岁;论资历远不及卫青和其他抗击匈奴的将领;论兵力,只有一万人,仅是前几次出击匈奴兵力的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以这样的情况,皇帝怎么敢让他孤军深入大漠呢?其实,汉武帝自有汉武帝的想法,他成竹在胸,主意已定,虽然看出了老臣们的忧虑,但却视而不见,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垂询。只是在霍去病出发不久,另派出张骞和李广两位将军,出军右北平击敌,以牵制敌人。
且说这霍去病年青无畏,敢担风险,不像有些谨慎持重的老将军那样畏头畏尾。他率军一路疾进,越过焉支山(今甘肃省山丹县东南),深入千余里,终于找到了匈奴大队。他勇敢地与匈奴大军短兵相接,在皋兰山(今甘肃临夏附近)下与敌人展开鏖战,歼敌一万八干余人,杀死了两名重要的匈奴首领,活捉了昆邪王的太子、相国和都尉,连匈奴休屠王祭天用的金佛像也成了战利品。紧接着,他又指挥军队第二次出击,孤军直插祁连山(今甘肃张掖西南),与匈奴大军会战。这一仗,竟俘虏匈奴王五十名,王母、阏式(王后)、王子共五十九人,相国、都尉等六十三人,斩杀敌兵三万余人,虏获财物不可计数。这是汉兵对匈奴最重的一次打击,经过这一战,匈奴被迫放弃了焉支山和祁连山这两道天然屏障。他们悲哀地唱道:
亡我焉支山,
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祁连山,
使我妇女无颜色!
霍去病胜利凯旋,武帝非常高兴,认为他年青有为,决定让他去学习《孙吴兵法》。霍去病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于古法呢?”武帝并不强迫他,便又要为他修建府第。霍去病仍然没有答应,他严肃而有动情地辞谢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话虽不多,但充分表现了这位年青将领以国为家的忠勇精神,武帝很感动,对他更加信任和倚重了。
后来,霍去病与大将卫青等再次受命,各率军五万人,分两路打击匈奴。霍去病领兵出塞二千余里,与匈奴左贤王接战,捉获王三人,将军等官员八十三人,捕斩敌军七万多,穷追残敌直至瀚海。另一路军亦获大胜,打得匈奴头子伊稚斜单于只带数百名残兵落荒而逃。匈奴遭到这次重创以后,只好远迁汉北。长安西境人民,从此过上了一个时期的安定生活。另外,通往西域各国的道路也打通了,经过武帝的努力,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者带着当地的特产前来通好,不但加深了汉朝同各国各民族的友谊,而且由于互通有无,互相学习,也促进了各国文化与生产的发展。
要成为一个大英雄,就要抛弃个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