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在度过了一个悠闲的暑假后,洁良进入了她的高中阶段。高中的学校叫做Shorewood High School(SHS),和初中学校SIS的校园其实是连在一起的。SIS校门朝西,SHS的入口在东面。因此,洁良从家去学校的路程和原来差不多,可能还要近一点儿。
SHS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中,建校已将近一个世纪了。该校的校友中最有名的是由里根总统提名的美国前任首席大法官(Chief Justice of the United States)威廉·H。伦奎斯特(William H。Rehnquist)。
学校的教室多是结实的老建筑,里面的教学设施却随时代不断更新。学校没有院墙,周围草坪环绕,校园显得安逸、宁静。
在美国,学生一旦进入高中就忙起来了,辛苦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的高中学生,且尤以二年级和三年级为最。高中期间不仅有繁重的课程,而且有大量的课外活动要参加。顶尖大学对于考试成绩好,但是没有课外活动的学生是没有兴趣的。道理很简单:你虽然学习好,但是你已经用尽了全部精力,说明你没有潜力。同时,说明你只顾自己,而且兴趣单一;总而言之,你没有前途。而且,即使培养出来也是一个对社会没有责任心的、乏味的人。事实上虽然未必如此,可是学校录取时却就是这样,谁也没办法。我们就见过这样的实例:父母很有钱,孩子学习好,考试几乎回回满分,就是没有任何其他活动,最后只能去上个一般大学。
美国高中的课程有:数学、英文文学、外语(不同学校有不同的语种,不过不外乎西班牙语、法语、德语,有的学校还有汉语、日语和阿拉伯语等)、科学(包括物理、生物和化学)、体育、美术、音乐、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和电脑。
这么多的课程,每门课程都有作业,洁良天天都很忙,晚上都要做作业,十一二点睡觉是平平常常的事情。早上6点多起床,7点就准时到学校了。
英文、社会学和历史课还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去写作业。刚刚入高中时,洁良的英文还欠火候,第一学期英文得了个B 。到后面,英文课还有莎士比亚等名家名作赏析,难度和深度都是我们原来所没有想到的。由于洁良的英文水平进步很快,虽然越来越难,但是她的水平却提高很快,以后的英文考试就都是A了。
数学课对于从中国来的孩子来说都比较容易,洁良也不例外。外语课,洁良选了法语;科学课,学校是先后分别学习生物、化学和物理。不像在中国,同时学习数、理、化及生物。由于科学课可以灵活自选,所以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先学哪门课、后学哪门课。洁良高中期间的数学和科学课成绩都是A。
体育课,洁良和我极像,不擅长技巧、球类等运动,但是有点儿长跑的天分。这样她就比较注意扬长避短,同时参加了学校的越野队(Cross Country)并兼任队长。美国人的身体素质相对比较好,洁良能够在美国同学中获得长跑第三名虽然已属不易,但是毕竟体育课包括了技巧类和球类,她的体育课还是不可避免地得过一个B 。
除了这些,洁良还选了4~5门AP课。AP课的成绩对于大学录取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有的大学还可以把AP课的成绩转化为大学的学分,一举两得。由于洁良在高中学习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毕业时她获得了突出学习成就奖(Outstand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如果仅仅是学习文化课,洁良是不会太忙的,高中期间她把很大一部分时间花在了其他课外活动上了。下面谈谈她的课外活动和获奖情况:
(1)越野跑(Cross Country)
越野跑既是体育课同时也是课外活动。就像学校的篮球队、游泳队等队伍一样,越野队也要训练,也要参加校内和校际间的比赛。有时比赛地点在很远的地方。无论训练还是比赛,洁良都很用心,同时花了不少时间。因为我和妻子原来都是大学长跑队的队员,有点儿经验;我们还偶尔给洁良指导一下。她们的训练基本都在校外的公园里、树林里进行,那些地方环境优美、安逸;路径曲折、高低起伏,非常锻炼人的耐力和毅力。作为队长,她还要组织同学和队友的训练、比赛、拉拉队、服务;等等。
(2)模拟联合国(Model UN)
这个活动是政治课的延伸。学生学习了课本知识,了解了国际政治和各国的情况与彼此的关系,老师就组织学生模拟联合国。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自愿由数人组成一“国”,分别有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等主要国家。每组成员协调各自的职责和职务,有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事先老师给出各“国”地图和国土情况、和哪些国家是邻国、有无核武器、国家武装力量情况、财政状况及人口、宗教、文化特点等一系列“固有”的特点。然后,各国开始互相交往。交往的宗旨当然是各为其主。各“国”可以采取各种方式互相交往,包括外交、结盟、贸易、边界冲突、入侵、贸易战、常规战、核战等。最后评比各“国”,以各国内部协调、外交、“国家”利益最大化等“指标”评出胜者。在该项活动中,洁良担任某“国”驻联合国大使,很认真地研究、咨询、讨论和决策,最后赢得了学校优胜奖。
(3)模拟法庭(Mock Trial)
这是一个由9个女同学组成的辩论小组,模拟的是一个交通事故的案例。小组成员有律师、当事人、目击证人等。小组成员必须密切配合,引用相关法律条文、条款和对手辩论。她和组员们一同在教练的指导下花了大量时间反复练习。比赛中她们发挥出色,一举击败了连续十几年的全州冠军队,荣获威斯康星州全州高中第一名,并且代表威斯康星州参加了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举办的全美高中冠军赛。比赛采用淘汰制,最后一轮比赛她们战胜了宾夕法尼亚州冠军队获得全美第16名。
在获得威斯康星州第一名、到达拉斯参加全国比赛前,洁良和小组成员一同到密尔沃基当地最大的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接受了采访并为电视观众做了现场表演。获奖消息在当地媒体广泛报道,(4)当选高中学生会主席(President of Student Council Executive Board)
美国高中学生大都比较活跃。学生会主席职务是热门角逐目标,竞选有相当的困难。虽然洁良参加的课外活动较多,有点儿知名度,但是距离提名还有很大的差距。她于是加紧了和学校所有课外活动组织的联系和公关。由于公关出色,洁良和另外一个知名度更高的学生活动积极分子获得提名。在接下来的演讲、宣传、辩论中,洁良大出风头。校园里到处张贴了带有她的画像的宣传广告,她的竞选纲领紧扣学生所关心的事务,她同时也不忘攻击对手的弱点;指出对手虽然有能力,但是在参加其他活动中的不作为会导致对手一旦当选,将使学生会工作陷入没有活力的境地。
在那段时间,她每天都穿着写有竞选标语的文化衫;她向同学微笑、致意;俨然像在竞选“美国总统”一般……功夫不负有心人,洁良在最后的全校学生公开投票中赢得了“主席”职位。
在接下来的一年任期内,她的确如竞选时所承诺的那样,把学生会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同学们的好评,学校的老师和校长也非常满意。客观上这也为学校校长和相关老师给洁良申报大学写推荐信创造了有利条件。
(5)编舞
洁良有跳舞的基础和爱好;在美国,人们对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都比较感兴趣。所以她就组织了十多个同学,自己找中国音乐、自己编舞并教组里的同学跳中国舞蹈。在学校的汇演中,她和同伴们表演的舞蹈很受欢迎。她还把表演制作成光碟备用。
(6)绘画并兼美术高级班老师
洁良的绘画在初中和高中时就经常出现在学校的校报封面上。竞选学生会主席广告上的也是她自己所画。洁良还为密尔沃基的一家著名中餐馆画了两条龙,那两条盘在柱子上的龙成了餐馆的一个醒目的标志。
高中时,密尔沃基的华人中文学校聘请美术老师。洁良去应聘这个职位,被招聘者戏称为“Over-Qualify”(超标准合格)。她被聘为绘画高级班的老师后,不少家长大为怀疑:她自己还是个孩子,能不能胜任啊?几堂课下来,大家的怀疑就烟消云散了。直到洁良上了大学以后很久,她的不少美术学生还在给她发信问候、感谢。因为当时在课堂上,这些长着中国脸的、已经美国化的学生们不时会对某些基本功练习有抵触:不要这么画,我认为应该如何如何,云云。感谢的学生后来说:他们当时所学的基本功训练后来派上了大用场,他们具有了别人不具备的绘画功底和技巧。
(7)中文演讲比赛
最近以来,中文在美国逐渐升温,学中文的美国学生也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每年都有一些有关中文的主题活动,比如中文演讲比赛等。因为洁良在中国已经上了五年半小学,她的中文已经有一些基础;再加上我们在家里坚持汉语交流、鼓励洁良有空也读中文书籍、看中国电影等;她的中文程度比起美国同学或者是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来相对要高一些。这样,洁良报名参加了一次在麦迪逊(Madison:威斯康星州府所在地)威斯康星大学举办的中文演讲比赛。参赛选手主要来自威斯康星州。洁良的演讲题目是“塞翁失马”,讲稿也由她自己一手写成;她声情并茂而且流畅的演讲打动了评委们,最后获得了第一名。
说到中文我想提一句:在美国的中国父母,有很多人在家都和孩子讲英语。理由是孩子不愿意讲汉语或担心孩子英文程度下降。我的观点是,如果不想让孩子丢掉中文的话,父母在家一定要和孩子讲汉语,一定要让孩子适应双语。担心在家讲汉语会影响孩子的英语水平是没有必要的。即便孩子的英语水平略差,也不是这个原因。试想,我们在中国学习语文时不是也有同样的情况吗?有的孩子写作能力、口语俱佳;而有的孩子则不然。孩子的语文差难道是因为孩子在家讲英语讲多了的缘故吗?显然不是。所以,孩子在美国学校就是一个纯粹的英语环境,他(她)的英语一定能达到相对于自己的最高水平,和在家讲中文毫无关系。
(8)获“优秀高中生”奖
在每年一度的优秀学生评比中,洁良获得2006年“优秀高中生”奖。Shorewood 高中共有13人获奖;全Wisconsin 州获奖人数为260名。获奖名单刊登在《密尔沃基哨兵报》(Milwaukee Sentinel Journal)上。毕业时,洁良和同校的另外一个中国女孩获得了Shorewood High School高中毕业生的最高奖励;每人还得到5000美元奖金。
(9)夏令营
2006年夏天,威斯康星州举办优秀中学生夏令营。各个学校选出1~3名优秀学生参加,Shorewood High School 推选了洁良和另一个女同学。在夏令营中,参加的同学有各种竞赛、辩论、娱乐,还有宗教仪式和美国式爱国主义教育演讲;等等。
(10)摄影
由于喜爱美术的缘故,洁良也喜欢摄影。她照了很多照片,包括自然风光、人物及静物。学校的高中生们每年都会花上百美元照相,洁良看着那些由照相馆照的照片并不一定好,她就萌生了一个为同学照相的想法。她发出了广告,为同学们照相。每次照几十张,由学生和家长从中挑选,按照最后挑选的张数酌情收费。最后她和与她合作的好朋友一起平分所得,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勤工俭学。同时她自己也满足了自己的摄影欲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11)兼职工作
除了以上的课外活动,洁良还做义工,比如去给慈善机构服务。在那里,她和同学们给老人、病人端饭倒水;为他们表演(音乐、朗诵、唱诗等),陪他们聊天。此外,她还经常参加当地教会的义工服务。
附近社区有几家美国家庭收养了中国的遗弃、残疾女孩,为了不让孩子忘掉中文,他们请洁良去给那几个孩子讲汉语、习中文。洁良给那几个孩子讲课,有时还带点儿吃的给她们。洁良还做过Shorewood 图书馆的暑期工作。
不过,她也有放弃的活动,比如长笛。我自己十几岁时爱好中国的竹笛,但是基本上是自娱自乐。洁良的那些练习乐器的同伴们都是从小就由父母送到音乐老师那里长期培训的,水平很高。她感到:即使付出更多的努力,自己的长笛演奏水平也不可能突飞猛进。乐器是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练习的,而现在时间恰恰是最最紧张的。鉴于此,洁良和我们谈了放弃的原因和想法。我们都赞同她的主意,于是她就放弃练习长笛了。
以上这些活动都是洁良自己张罗着去做的。有时她在家里和我们聊聊,我们则非常偶尔地给她提个建议。可以这么说:高中时期,洁良已经非常有独立性了。
人生不仅要做事,而且要享受生活。爬山的乐趣未必一定要爬上山顶,其过程也是其乐无穷的。松涛林海、飞泉奇石都会使我们驻足流连。
洁良虽然很忙,但她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她有几个好朋友,有空她们就会出去玩,冬天溜冰、滑雪;夏天划船、摄影、野营等。有一次,她们四个好朋友穿了救生衣去玩皮划艇,原计划从Shorewood 沿着密尔沃基河划到Milwaukee 市中心,然后去水上餐馆就餐。不料她这一组的另一个女生同伴和她一样,都缺乏划艇的经验。结果把艇弄翻了,浑身搞成了落汤鸡不说,还把手机、照相机和钱等统统掉到了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