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力服人,口服心不服,终是不服;以德服人,心悦诚服,才是真服。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语出《公孙丑篇》
以力服人,口服心不服,终是不服;以德服人,心悦诚服,才是真服。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语出《公孙丑篇》
孟子说:“用暴力去征服人,别人是不会心悦诚服的,只是迫于无力反抗;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别人才会从内心真正顺服。
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孟获输于计,输于力,但都不服。最后为诸葛亮的德折服,终于说出“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陈寿注引《汉晋春秋》)的话,真正的心悦诚服。
前些日子北京二套播放的《隋唐英雄传》里尉迟恭能归降唐王李世民也是因折服于李世民的品德。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的意思是说:对于遵循大道的圣人来说,治理大国家犹如加工一道美味的小菜一样,德性置于自己的心灵之中,那么各种自私、邪恶、不正当、非法的意念就不会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中产生。道德在人们的心灵中存在使这鬼怪的东西根本没有容身之地,因此它们再也不能败坏人们的心灵并诱使人们堕落犯罪了。
印度有一句谚语说:“你可以把一头牛牵到河边,但你没有办法让它喝水。”可见暴力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孟子对我们处事的告诫便是用你的德行来感染、征服对方,而不是暴力。
暴力只是心虚之人的虚张声势,只是失败者的垂死挣扎,改变不了任何事实,惟有高尚的德行才能征服人心。
胡雪岩之所以能叱咤商场,全因其将道德置于自己的心灵使然。
胡雪岩在钱庄开业不久,接待了一位存入阜康钱庄一万两银子却既不要利息,也不用存折的特殊客户。这位客户就是那位绿林军军官罗尚全。他将银子存入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一是因为相信阜康钱庄的信誉,他的同乡刘庆生经常在他面前提起胡雪岩,而且只要一提起来就赞不绝口。二来也是因为自己要上战场,生死未卜,存折带在身上也是一个麻烦。
得知这一情况,胡雪岩当即决定,第一,虽然对方不要利息,自己也仍然以三年定期存款的利息照算,三年之后来取,本息付给一万五千两银子。第二,虽然对方不要存折,也仍然要立一个存折,交由刘庆生代管。因为做生意一定要照规矩来。
罗尚全后来在战场上阵亡了。阵亡之前,他委托两位同乡将自己在阜康的钱提出,转至老家的亲戚。罗尚全的两位同乡没有任何凭据就来到阜康钱庄,办理这笔存款的转移手续,原以为会遇到一些刁难或麻烦,甚至怕阜康会就此赖掉这笔帐,不想阜康除了为证实他们确是同乡,让他们请刘庄生出面做个证明之外,没费一点周折,就为他们办了手续,这笔存款不仅全数照付,而且还照算了利息。
正是因为胡雪岩的德行,征服了他的客户,使他的生意越做越大。
以德服人才能让人心悦城服,这是先哲孟子的告诫。
智者慧语
“德”,就是指一个人的品格、德行。品格和德行是一个成功者必须确立的内在标准,没有这个内在标准,人生之路就会失去支撑,最后必将导致失败。
链接解读
原文精华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篇》
今译
孟子说:“依仗暴力去征服人,别人是不会心悦诚服的,只是迫于无力反抗;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别人才会从内心真正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