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应当取之有道,而不要为了一点点的好处,就让自己直不起腰。真正的君子是绝不会收不义之财的。
孟子曰:“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语出《公孙丑篇》
君子爱财,应当取之有道,而不要为了一点点的好处,就让自己直不起腰。真正的君子是绝不会收不义之财的。
孟子曰:“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语出《公孙丑篇》
金钱拜物是一个永久的话题。一些人信奉金钱世界,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可以竞选总统,有钱可以打赢战争,有钱可以妻妾成群。
君不见有多少当年的所谓“优秀共产党员”因在金钱这颗糖衣炮弹的轰炸下而晚节不保;君不见有多少藐美的青年才俊为钱委身花甲老人;君不见有多少杀人、抢劫、绑架事件全因钱而起。
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利刃。
生活在世俗世界上,无论衣食住行,交朋结友,以及其他什么事情,都逃离不了金钱直接或间接的制约作用。所以有人发出“一分钱憋死英雄好汉”的感叹。一些追逐金钱者更是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奉为信条,殊不知这是一种何等愚蠢的行为啊!
人生在世,安身立命,虽少不了钱财物什,但人也不可过分渴求,须知身外之物,如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又何须强求。人生苦短,专营此事,更是耽误了其他大好时光。凡人皆须度量而为,不可为财误命。至于通过不当手段获取钱财,更是为孟子所耻。
孟子说:“没有理由而赠送财物给人,是想藉由财物来贿赂收买别人。难道君子是能够用金钱礼物来收买的吗?”
孟子用自身的经历告诉世人,君子不为财所动。
孟子对事情的观察可以说是洞然于心。因此,他在宋国临行前坦然接受他人赠送的“路费”,在薛国接受他人赠送的“自由之费”,在齐国时却坚持不接受高额的赠金,只因为对方是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赠送财物,想要收买贿赂孟子的意图昭然若揭。倘若在这样的情形下孟子接受了赠金,以后在齐王的面前,他就再也不能抬头挺胸、理直气壮地捍卫真理了!因此,他断然予以拒绝。
孔子说:“无欲则刚”,一个真正的君子绝对不会被物质权力所困惑,进而迷失掉自己。
明朝永乐年间,京师有个神相袁尚宝,号称相面神算,无验不灵。王部郎家人时常生病,袁神相说是王家小厮郑兴儿面相不好,妨害了主人。王部郎就把郑兴儿打发走了。郑兴儿被遣,无依无靠,流落街头,不久便身无分文饥寒交迫。一天他上厕时,捡到了满满一小袋黄金,高兴得不得了,生存一下便有了希望。但郑兴儿又觉得,恐怕这失主现在正和他心情相反,焦急得不得了呢。他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将金子还给失主。他睡在茅厕旁,等了一晚上,第二天终于等到了失主。
面对足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满袋黄金,心不为所动,这便是君子才有的品德。
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获取东西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有伤廉洁,不要因贪欲而取不义之财。
智者慧语
俗话说:“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讲的就是得了人家的好处,就得受制于人。这是君子所不齿的。真正的君子是绝对不会被物质、权力所困惑,进而迷失掉自己。
链接解读
原文精华
孟子曰:“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公孙丑篇》
今译
孟子说:“没有理由赠送财物给人,是想藉由财物来贿赂收买别人。难道君子是能够用金钱礼物来收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