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0700000006

第6章 知觉

一、本章学习目的

1.明确知觉与感觉的联系与区别;

2.掌握知觉的四个特性;

3.知道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的含义、种类和影响因素;

4.了解各种错觉及其理论。

二、本章基本结构

三、本章学习要点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整体的反映。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将感觉信息组织为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知觉过程经历了觉察、分辨、识别、确认等比感觉更为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因而,知觉更富于主动性、主观性。但知觉仍属感性认识水平。

2.知觉依赖于当前整个刺激情境的特性。知觉是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的过程,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不仅相互转化,而且相互依存,人们的知觉取决于对象和背景的相互关系。

3.知觉还依赖于知觉者的主观因素。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知觉者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期待、知识经验渗透于知觉者的知觉之中。这些非感觉信息的参与,使人的知觉迅速、深化,也带来产生错觉的危险。

4.参与知觉的各分析器皮层部位的投射点之间形成联系,并和过去的记忆贮存形成联系,是知觉产生的生理机制。侧抑制、感受野、特征觉察器的发现和研究,使人们对于神经系统的分析、综合功能有了较深入的了解。

5.知觉的基本特性主要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这些基本特性充分表现了知觉是在环境因素和经验因素双重作用下的产物,经历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具有比感觉更大的加工深度和主观性。

6.知觉可做多种分类。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等。根据知觉对象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根据知觉是否符合实际分为正确知觉、错觉。

7.空间知觉是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和距离知觉、方位知觉。

8.形状知觉最初的形成需要视觉、触觉、动觉的协同活动。物体轮廓对于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形成对象的形状知觉有重要意义。物体空间排列的组织特点: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封闭、方向、简单性等也影响形状知觉。

9.人们在知觉物体大小时,一般会同时考虑视像大小和知觉距离,并根据大小――距离不变假设判断对象的大小。所谓大小――距离不变假设的含义是:视像不变,距离越远,物体越大;距离不变,视像越大,物体越大。物体的熟悉性、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对大小知觉也有影响。

10.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是三维知觉,更为复杂。因而形成需要信赖一系列生理线索、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双眼视差对形成立体知觉有重要意义。

11.方位知觉是一种相对知觉,因而不论是视觉方位定向还是听觉方位定向,必须确定参照点,借助于主客观的参照物。听觉方位定向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律,如利用同一声源到达两耳的时间差、强度差和位相差线索。

12.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和事件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具有四种形式: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

由于时间的不可逆性,在多数情况下是在事件进行之后做出时间知觉反映的,因此,人们知觉时间需要通过各种媒介间接地进行,如利用自然界的周期性、生物节律、计时工具等。感觉通道的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人的态度和兴趣等因素也都影响人的时间知觉,因此,时间知觉有时会发生高估或低估的错误。

13.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反映。视网膜映像的移动,关于自身运动与否的意识及运动物体的其他特性对视网膜的作用,是人们产生运动知觉的生理和心理机制。

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真动知觉直接依赖于知觉对象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速度太慢或太快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根据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视角大小(角速度)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似动知觉是一种运动错觉,主要形式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14.错觉一般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形成的不正确的知觉。错觉可能发生在人们的各种知觉中,如形重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狭义的错觉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某种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大多表现为视错觉,常见的有大小错觉、形状错觉、方向错觉、倾斜错觉等。解释错觉产生原理的错觉理论主要有眼动理论,神经抑制作用理论,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四、重点难点分析

1.知觉与感觉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①水平不同。

感觉是介乎于生理和心理之间的现象,知觉是心理现象。

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可以实现对事物的关系反射和初步概括。

感觉的信息加工过程相对简单和直接,知觉则需要经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一系列较为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才能实现对对象的觉察、分辨、识别、确认。

②制约因素更多。

感觉主要受制于当前刺激的物理属性和感觉系统的生理活动过程,相同的刺激一般引起相同的感觉。

知觉依赖于整个刺激情境,并且有主观因素的参与。整个刺激情境的意义在于:人在知觉时会从整体出发去知觉它的部分,并且对象和背景的关系也影响能否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主观因素的参与使知觉具有主动性和主观性。需要、兴趣、情绪、态度等主观因素使知觉具有主动性,知识经验这种非感觉信息使知觉具有主观性,它可能使知觉更迅速和深入,产生知觉差异,也可能造成错觉。所以,相同的刺激,常常引起不同的知觉。

(2)联系。

感觉与知觉同属感性认识阶段。知觉的理解性只能达到对当前事物外部关系和表面现象的认识。

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感觉需要知觉赋予意义。

2.知觉的两种加工

知觉时,人们几乎同时进行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种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系统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特性的加工,是对感觉信息的加工,也称为数据驱动加工。

自上而下的加工――知觉系统对头脑中贮存的信息(需要、兴趣、预期、相关知识经验等)的加工,是对非感觉信息的加工,也称为概念驱动加工。

非感觉信息愈多,知觉所需的感觉信息愈少。

3.知觉系统的特征觉察器

生理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的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存在着各种特征觉察器,它们分别对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作出反应。在进行特征觉察的同时,人的神经系统也在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上实现着对刺激性质的整合。近些年的一些研究发现,人的视觉系统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功能系统:“是什么”系统和“位置”系统。

4.知觉的基本特性

(1)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指在知觉过程中人总是把具有各种属性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整体,并从整体出发去知觉它的部分。知觉的整体性使人倾向于将刺激不完备的对象知觉为比较简单、稳定、正规化的整体,使人能迅速知觉事物,也使人容易忽略部分或细节。

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特点,对个别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2)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知觉时,刺激并没有轻重缓急之分,但人总是倾向于优先知觉某些事物,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知觉的选择性使人把知觉指向对自己有意义、感兴趣的事物。

(3)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根据知识经验去解释知觉对象,并冠以名称。理解性帮助人从背景中区分出对象,并使知觉更清晰、准确、迅速。

(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指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稳定性和不变性。知觉恒常性具有重要的适应意义。

心理学家Brunswik提出了一个公式来计算知觉恒常性。

很多实验都证明,人们的知觉恒常性是一种相对常性,即KB值在0-1之间,也就是说,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了的情况下,人们对也发生了某种变化的物体的知觉介于实物大小(或形状、明度、颜色及其他)和视像大小之间,但接近于原物体。

5.双眼视差

双眼视差指双眼观察同一物体时所形成的两个视像的差别。双眼视差在深度和距离知觉中作用很大。

当物体在视野单像区内时,视像落在两眼视网膜上完全对应的部位,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物体不在视野单像区内,它的视像将落在两眼视网膜的非对应点上,形成双眼视差。物体距离人远近不同,形成的视差程度不同,由此给人们提供了关于物体远近距离的信息。立体物体的前后各点也因落在人视网膜上的视像略有差别而形成立体知觉。当一物体在两眼成像的网膜部位相差太大时,人们看到的将是双像。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双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判断距离就不起作用了。

6.错觉理论

目前解释错觉的理论主要有下列三种。

眼动理论把错觉归结为刺激信息取样的误差。如知觉几何图形时,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部位时会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距离,造成刺激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错误。这种理论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事实证明。

神经抑制理论把错觉归结为知觉系统神经生理学的原因,认为视网膜内感光神经元之间的侧抑制过程会改变由轮廓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元的活动,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人们看到的轮廓发生了相对位移,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各种错觉。这种理论只是在视网膜和传导过程水平上解释了错觉产生的机制。

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认为错觉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时总是会利用过去的经验,当这种经验被不适宜的运用时,便出现错觉。如把知觉三维物体的经验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产生错觉。由于这种理论认为人们知觉物体时总是倾向于用习惯性的经验、物体常态的经验去解释,有时反而由此造成偏差,所以称作深度加工或常性误用理论。这种理论在更高水平上解释了错觉产生的心理机制。

同类推荐
  • 女性心理学

    女性心理学

    本书根据女性一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及人生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分别从身心、爱情、家庭、婚姻、生活、处世、职业等方面进行了讲述,提出了许多科学、有效和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以帮助女性增进各个人生阶段的适应能力,保持身心的健康。
  • 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这世界上,最难的理解,恐怕还不是外向的,而是内向的;也就是说,最困难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而是人对自己的理解——不断地去触摸重重表象下的心理暗流,这个过程是困难的、充满了危险的,但也是引人入胜、饶有趣味而叫人欲罢不能的。
  • 色彩其实很有趣:“卉”生活“卉”色彩

    色彩其实很有趣:“卉”生活“卉”色彩

    生活里人们离不开色彩,正确地使用色彩不仅能提升你的形象、美化你的环境,还有助于你的健康。资深色彩培训师伊卉老师通过本书向大家分享了有关色彩的心得:通过了解色彩的特性掌握色彩的秘密,利用色相环轻松练就色彩搭配高手,学习基因色彩,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颜色,甚至还可以以色彩为职业成为色彩顾问去帮助别人。
  • 心理学与人生

    心理学与人生

    本书探讨人生中的重大问题与心理学的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解读生命中的每一个环节,将这些生活中最容易被忽略,却往往也是最本质的问题提出来,然后进行思考和解答。
  • 心理司马

    心理司马

    年轻时他心存理想,却在乱世中屡遭险境;从曹操、曹丕到曹叡,他辅佐曹氏三代,渐渐摸索出权力之道;逆境中坚忍不发,出手时残忍无情,他是用兵和政治的绝顶高手--司马懿是三国时代的大赢家,但他为生存而孤独挣扎的曲折心路又有谁知道?
热门推荐
  • 浩瀚大洋是赌场(下)

    浩瀚大洋是赌场(下)

    日本人用事实证明了所谓“百年海军”只是一个传说,因为他们花了不到40年的时间,日本海军就进入了世界强军之列。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够证明“只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拥有强大的海军”……
  • 风起辽东1613

    风起辽东1613

    辽东1613年寒冷的冬天,一群人不期而至,他们又将会掀起怎样的一场变动呢?
  • 止迹

    止迹

    青易,是个执着而相信爱情的少年,那一年,他遇到了她。
  • 首长大人的小甜心

    首长大人的小甜心

    她站在他面前“为什么是我”,低下头看着她,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因为是你”是你陌梓桐,我古哲轩认定的女人……
  • 魔法巨星:夜空中的超级英雄

    魔法巨星:夜空中的超级英雄

    白天,他是光鲜亮丽的贵族公子哥,是受人膜拜的大明星、大魔法师,他更是——极万千宠爱与一身的情歌王子!夜晚,他则化身超级英雄,带上面具,以优雅的舞姿,打击藏身夜色的魔族,他是夜色的夜色,梦魇的梦魇,没有人知道这个带着面具的人来自何方,他的背影是一连串讲不完的传说。没人知道,他也是个普通人,也会疲倦,也会伤悲。这一切,到底是为了荣誉?为了利益?亦或是,来自内心的坚持与不妥协?也许,真正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叫蓝光明!
  • 浴血而生

    浴血而生

    苍天你为何对我如此不公,我发誓,只要我血仍在滴就必和你斗到底。-阿修罗王,浴血而生。
  • 何处笙歌落

    何处笙歌落

    她忘记了悲伤的十五岁和卧病的十六岁,只剩间或发作的头疾。十七岁,她已是重生之人,肆意地成长。她与他一见钟情,却不知彼此的身份隔着国仇家恨。他是华国风流倜傥的三皇子,她是陵阳国洒脱不羁的二公主,爱情的长卷刚刚展开,却在长姐的逼迫下匆匆收场。漫天的大雪,满目的血色,她与他天人永隔。出宫多年,面上虽是看淡,心里却裂了一道伤痕,夜夜都是蚀骨的痛。她终于明白,渗到骨子里的痛,是说不出来的。
  • 傲世天狼

    傲世天狼

    “天狼星”被古人视为恶星,像征侵扰。“天狼星”三个字让人想起孤独、冷漠和遥远,而我们的主人公‘齐天’正是被视为天狼转世的恶运之人,所以从主人公齐天出生的那天起就伴随而来的就是他不平凡的一生……
  • 九离世界

    九离世界

    天掌生死轮回,地管五行阴阳,我定因果秩序!!在我的因果里,五行可以循环,阴阳可以互替。在我的秩序里,这天可以更高,地可以更深。我不伤生死,不入轮回。若要我伤生死,因果中,阴阳逆乱,乾坤崩裂。若要我入轮回,秩序里,地会覆在天之上!………可是…为什么?…我九离…却更愿意消了这因果…毁了这秩序………若干个纪元后,齐念从大荒中走出,再次踏入这条…天地都在我之下的…九离路!
  • 幻想原点

    幻想原点

    因为一本书而引发的穿越。当你阅读这段文字时,你即将面临未知的异世界!危机四伏的环境!强大的怪物!而弱小的你又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