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疑,好像是人身上的一颗毒瘤,稍不注意,它就会流出毒液。一旦腐蚀你的思想,你就会丧失理智,以主观、片面、刻板的思维逻辑来主导自己的推理,毫无根据地进行判断。
俗话说:“疑心生暗鬼。”猜疑情绪是妨害正常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腐蚀剂。一个人一旦被猜疑情绪支配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就必然对别人不信任,离心离德,或捕风捉影,或无中生有。这样,不仅不能正确看待别人,也会错误估价自己。不仅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批评和自我批评,还会夹杂个人恩怨,用自由主义态度对待积极的思想斗争,甚至认无为有,认有为无,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把正话当反话,将反话当正话,直至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来。
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的复杂情绪体验。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猜疑心理是人际关系的蛀虫,既损害正常的人际交往,又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有的女性常犯多疑病,一旦怀疑某人对自己不好,某件事对自己不利,便耿耿于怀,闷闷不乐,情绪立即反常,很长时间都不能排解。严重者,好几天都心情郁结,脸上愁云密布,这就是多疑的后果。
精神病学家曾对猜疑心过重的人做过生理测定,发现这种人在犯多疑的日子里,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内分泌出现某种混乱,大脑电波有某种异位。跟踪检查发现,其中的多数人会患上程度不同的神经衰弱症、血管硬化症、高血压症,少数人会发展为精神病。多疑的人对外界产生怀疑后会很快对外界做出反应,特点是针锋相对:如果认为别人讽刺了自己,便要反唇相讥;如果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便要以冷淡作答。严重者,如觉得某人是祸害的制造者,便要严加报复。最严重的,如果觉得自己性命受到威胁,还要杀人以“自卫”。因怀疑而打人、骂人,甚至杀人,便构成了犯法、犯罪,就成了社会祸患了。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猜疑之心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沉迷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猜疑的人不信任他人,总对他人做出过低或不切实际的评估。究其不信任根源,就在于其内心深处缺乏足够的自信。
如果一位女性在生活和工作中,总以不信任的态度与他人交往,长此以往,别人就会逐渐疏远她,因为没有人能长期忍受她的这种敏感,被她长时间地怀疑。
所以说,猜疑只会徒增女性自己的烦恼和痛苦,使自己众叛亲离,自怨自艾。
猜疑的人往往对别人的一言一行很敏感,喜欢分析深藏的动机和目的。好猜疑的人最终会陷入作茧自缚、自寻烦恼的困境中,结果还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失去他人的信任,挫伤他人和自己的感情,对心理健康是极大的危害。
才华横溢的孙萍无论在工作态度上还是在能力上,都是出类拔萃的,非常出色。可是毕业5年来,孙萍却频频跳槽,次数达到8次之多。
现在,就职于某大公司的孙萍,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干,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从销售员做到了市场总监,然而时间不长,孙萍就再一次扬言说想辞职。有朋友不解地问为什么,孙萍义愤填膺地说道:“当我职位升迁到老总直接管辖的范围时,我就隐约觉得与老总之间的关系有些微妙。老总对我越来越不信任,甚至有些猜忌,还时常给我穿‘小鞋’,同事们也纷纷排斥我,我现在是‘四面楚歌’。最近更可气了,老总特意为我招聘了一位助理,美其名曰是协助我管理市场,其实我心里很清楚,是派来监督我工作的。这是对我极大的不信任!是对我的侮辱!我实在忍无可忍了,我要辞职!”
是什么造成了孙萍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使她在职场频频受挫,不断跳槽,职业生涯“坠入负面轮回”?不是别的,正是孙萍那颗敏感多疑的心,是它构成了孙萍职业发展的障碍。
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许多白领女性都遭遇过与孙萍类似的问题,有过相近的感觉:当自己工作做的好了,或者升到了一个较高职位时,其内心便感到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仿佛在说:我不信任你。而这双“眼睛”可能是自己的上司,也可能是自己身边的同事。于是,关系莫名其妙地变得紧张了,冲突也时不时出现了。而冲突的结局,是让一个人感到莫大的伤害和压抑,认为整个环境是不信任、不安全的,产生深深的恐惧感和愤怒感,继而升起强烈的排斥感—逃避。
可见,猜疑心理的损坏是多么巨大,它会不断地阻碍一个人成功的脚步。为了正确地对待和分析客观方面的原因,提升对他人的信任度,克服主观上不正当的猜疑心理,不妨采取如下方法克服它。
1)要信任他人,坚持宽以待人
宽容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友好关系的基础,因为有了宽容,才能真诚,才有信任。一般来说,猜疑心重的人,私心是很重的,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对别人倒多少有些苛求;自己的言行举止随随便便,却总是怀疑别人的言行另有意图;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放过别人一点点的差错。所以,有一颗宽容的心,相信别人的真诚,也就会拥有真诚与信任。
2)打破封闭性思维
一旦出现了猜疑,一定不要盲目冲动地质问别人、指责别人,要冷静地分析那些“可疑点”为什么可疑,它对你究竟有没有危害或威胁。这时应避免设定假想目标,而要多想想几种可能和目标,跳出封闭式思维的循环怪圈,只要一种方案或可能性突破了怪圈的束缚,你的理智就会清醒。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猜疑都是荒唐可笑的,但在弄清楚之前,猜疑往往因为猜疑者的封闭性思维而被看作是顺理成章的事。
3)开诚布公地交谈
如果在冷静分析后,你仍然找不到可以释疑的理由,不妨同你所怀疑的对象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以诚待人,世上没有化解不开的矛盾。猜疑最大的坏处在于它以疑点为中心无限扩散,不仅伤害当事人,而且还伤害许多无辜的人。世界上完全不被误会的人是没有的,误会迟早都是可以弄清楚的。尤其是夫妻之间的矛盾,如果夫妇二人在产生怀疑时能平心静气地、诚心诚意地谈开来,那么夫妻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感情会更深厚,他们的家庭成员也会因为生活在一个融洽的家庭中而倍感幸福。
4)要懂得自我控制
就是用自己的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发现同事有造谣中伤你的可疑行为时,当发现情侣、爱人有背叛你的可疑行为时,你可能会在情绪上表现出愤怒,此时此刻最重要的就是让理智控制情绪,以防止由于感情的一时冲动做出不理智行为而留下遗憾,以致抱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