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句谚语:“十对婆媳九对不和”。婆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家庭关系。它既不像夫妻那样有亲密的姻缘关系,又不像母子那样有稳定的血缘纽带。它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儿子、丈夫这个特定的双重角色,而发生的间接“血缘—亲缘”关系。婆媳关系同其他直接的家庭关系比较,天然的“内聚力”—“爱”明显地降低,在客观上导致了婆媳关系的特殊性。
家庭生活中,婆媳关系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气氛。但是,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这是因为在习惯上,媳妇是一个外来人,她的到来,使家庭其他人的心理一时难以适应,特别是婆婆。作为儿子的母亲,会觉得儿子与自己一下子疏远了,被媳妇夺走了。正是这种心理,使得婆媳关系变得紧张,难以协调。
当人们听到或遇到婆媳冲突的情况时,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是媳妇不敬老,对老人不孝;二是婆婆太恶,待小辈苛刻。其实,排除一些特殊情况,严格区分这两种反应在很多时候都有失公允。
冲突的起因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各种各样,但究其根源,主要有两点:
其一是源于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生活目标的不同。婆媳之间年龄相差几十岁,她们对于生活的目标、方式和观念有着不同的追求,都认为自己的主张和方法是对的,都要实施自己的设想,这就使冲突难免。
其二是婆媳的心理不同。一个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做婆婆的不甘心自己不再是儿子生活中占第一位的女人,她觉得自己是母亲,有权支配儿子,而做妻子的更认为自己对丈夫有远比婆婆更多的权利。基于以上不同,对于这个家的归属问题就出现了分歧:做母亲的认为儿子的家就是自己的家,起码儿子的小家仍归属于原来的大家,而做媳妇的则认为小家是个完全独立的家。
明白了这个根本分歧,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你家的婆媳冲突,就会发现它也许是件好事,也许有利于你们的婚姻。
一对夫妻在建立家庭的初期,很重要的就是建立一种秩序。建立夫妻共同认可并愿意付出努力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和生活目标。而这种我们共同的境界会把夫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美满婚姻的必需。在这个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外界的干扰和来自某一方的强加。所以你家的矛盾有助于你从你原有的家庭中独立出来,使你们夫妻形成一个独立的单位,达到一种紧密的共同境界。
这样做,有时也是为了使你的新家与老家有一个良好的关系。人们往往用亲密无间来形容和谐的家庭关系。但当我们以冷静的目光来看待“亲密无间”时,便会发现这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无间”是摩擦的基础,往往有害无益。如果两个家庭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超然、独立、关心而不干扰的态度相互对待,不试图了解对方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想法,尊重对方的某些习惯,不强求一律,不试图改造对方,这看上去有些冷漠,但往往可以减少许多无谓的冲突,增进感情的亲密度。这个道理也适用于你们和你的家庭。
在这种分离的过程中,刚开始他母亲会把分离的罪责加在你身上,但这并不可怕,等你们与各自的家庭的一种新的关系(距离)建立起来之后,你们会发现很少再为这种婆媳冲突感到不安了。你们将由嘲笑对方的缺点变为赞扬他们的优点,你们对他们虽不那么亲近却更加宽容。至于那些使你们厌烦的劝告,你们也会耐心地倾听而不一定照做,因为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另外婆媳心结所以产生,便是由于有着这些可叹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因素的缘故。而中间的那名轴心男子,不论知道或不知道,调解或不调解,都并不能改变什么。关键还是婆媳自己要意识到这种矛盾不仅会影响两个人的感情,还会伤害互相都深爱着的他以及这个家庭。如果能够这样去想,就会直觉地进行心理调节,有意识地去互相沟通,达成彼此之间的和睦相处。
美国心理学家朱蒂丝?巴威克在《过渡时期》中写道:一个人越是信任这种关系,他就全觉得在这种关系中改变自己是一件可以应付自如的事。
婆媳关系,首先应该是一种信任的关系。而这种信任也应该是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前提下,即对对方的生活习性看得非常透彻。婆婆和媳妇都能做到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良本性。
婆婆能够放下自己的架子,接受媳妇的“教育”;媳妇也能认真地听一听婆婆的建议。相互教育,共同完善,这样婆媳关系才能更好。
婆婆和媳妇,如果想很好地生活在一起,就要依赖于双方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还要互相信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互爱之心。这就要求婆媳在家中能做到以下点:
(1)卸除“婆”与“媳”的沉重包袱。两个女人能放下对立意识,卸除“婆”与“媳”的沉重包袱,重新把对方还原至一个“人”的位置。设想那是今生有缘相遇的一位朋友,从这样的基点出发,也许婆媳故事才有重新改写,并迈向“另一个母亲与女儿”境界的可能。
(2)与对方成为朋友。不论婆婆还是媳妇,当其中一个人想要和对方有着平等关系的时候,朋友的意义便产生了。婆媳之间若像朋友一样,互相信任,互相照顾,彼此都愿意听对方说话,并善于发现对方的优良品质。这样婆媳关系便会好起来。
要做到婆媳如朋友,最难的就是婆婆,她首先要做到礼贤下士,不要以婆婆的高位自居,这样才有可能使媳妇放下内心戒备。所以,那些在生活中经常指责和嘲笑媳妇的婆婆,一定要知道这是导致婆媳不和的致命因素。
(3)双方都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的要事上。在生活中,很多婆媳吵架,都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芝麻小事,也有的是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蝇头小利。实际上,她们中谁也不愿意接受对方对自己一些琐事的责难。
婆媳之间不应该挑剔这些无足轻重的事,而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善意和责任感的事物上。婆婆不要总盯着媳妇饭桌上的吃相,媳妇也不要总觉得婆婆唠叨。
一位很成功的媳妇说:看电视时,我很喜欢看经典电影和电视剧,而婆婆却并不喜欢看。她却在电视节目开始的时候,老早就坐在电视前看起国内一些不负责的人拍的电影电视片,而且看得津津有味。每当我被这些噪音弄得要发狂的时候,我就想起婆婆在很多方面是那么通情达理,对我都很好。既然她想看这些片子,就让她看吧。这样一想,我的心情就平静下来。
(4)劝说要温和。婆媳关系相处得好,是一点一滴得来的;相处得糟糕,也是一点一滴形成的。所以婆婆和媳妇在处理一些问题时,说话要尽量做到温和,并考虑到对方的接受能力。
(5)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婆媳无论哪一方,都要相信将心比心的说法。当你要求别人对你好时,你自己首先要对人家好。“你不打人,人家也不打你。”正是这个道理。作为婆婆,要培养媳妇的善心和勤俭,自己就要首先证明自己具有善心和勤俭。
(6)不要害怕和拒绝改变自己。社会在不断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地改变:所以不论婆婆或媳妇,都不要害怕自己为对方做的某些改变,不要认为这些改变是做出了牺牲,其实这只不过是你对生活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也证明你自己是适应生活的。
在家庭中,婆婆和媳妇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真正在心里信任对方,诚心诚意帮助对方,为了很好地生存,为了家庭的和睦气氛,双方应精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