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到处都是看不见的心理暗礁:职业定位模糊、缺乏规划;对工作感到茫然、没有激情和动力;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随着年龄的增加,职业价值开始下滑……暗礁随处都是,只要撞上了就会让你苦不堪言。
那么,当你撞上不同的职场心理暗礁时,用什么相应的办法加以解决呢?
1.职业定位模糊所谓职业定位,是职业人通过充分了解行业发展,以自己的兴趣为根据,确定出自己的职业方向。它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统一。如果你面临下列情况,那么就说明你遇到了职业定位模糊这个心理暗礁:选择了与自身兴趣、爱好不相符的职业;没有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对职业现状不满意,却不知所措;职业选择过多。
针对职业定位模糊,专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第一,对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爱好特长进行全面、客观、系统的评价,以便找到最符合自我的职业角色。第二,分析职业行情和职场形势,便于给自己定位。第三,每个人的职业发展都会经历不同阶段,在一些关键阶段,比如职业转型或跳槽,应该注意理性的思考,扬长避短。第四,必要时可以借助专业的职业倾向、职业能力、职业兴趣的综合测评来帮助自己给职业定位。
2.求职技巧匮乏随着职业岗位的相对缺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简历和面试技巧。然而,整个求职过程并不只包括这两部分,完整地说,它包括挑选企业、投递简历、面试和试用期四个部分。显然,对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部分,人们都不太重视,进而导致事业不能顺利发展。针对求职技巧匮乏的情况,专家建议:第一,跟应聘职位“沟通”。确切地说是了解职位,明白该职位到底需要具备何种技能和素质,知道提供职位的公司在其行业中位置和发展目标,清楚自己的加入能为公司提供何种说明等,以便自己根据职位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向考官展示自身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第二,跟考官沟通。和考官的沟通很重要,如果你不善言谈,那么你可以从自己最拿手的方面谈起,以便尽快进入沟通状态,防止由于紧张而影响交流。
第三,学习、掌握和运用技巧沟通。比如可以想象考官可能问的问题,自己准备面试的题目,让自己有备而来,练习答题内容和技巧,等等。
3.职场人际冲突在职场中,由于分工合作、职位升迁等利益分配问题使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变得复杂化,是一种普遍现象。职场人际冲突的发生是无可避免的,关键是看你如何处理。
针对职场人际冲突的情况,专家建议:第一,清楚地认识到人际关系不是工作的全部,在职场中,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第二,积极面对人际冲突,主动打开心门,和没有利益冲突的同事建立起友好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能让心情愉悦,而且能轻松获得他人协作。
第三,避免陷入你争我夺、勾心斗角的人际斗争中。若不幸被动地卷入其中,最好的方法是装聋作哑,然后看准时机、抽身而出。
第四,多做事、少说话。要知道,大多数的人际冲突都是因为“嘴闭得不牢”引起的。
4.职业倦怠
所谓职业倦怠,是指职场人在紧张和繁忙的工作之中由于受环境、情感等不同内、外因素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不适、情感封闭、心理衰竭和亚健康的状态。患上了职业倦怠的人往往会对职业前景感到茫然,缺乏热情和动力;在工作中容易产生疲劳、厌倦、焦急、烦躁现象;其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心理疲乏。
如果你正在被职业倦怠困扰,那么你可以这样做:第一,分析自己职业倦怠的原因,不仅是来自于工作本身的,还有生活其他方面的都要分析到。第二,分析目前自己工作上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能否很好地完成工作,以及对目前的工作是否满意。第三,思考你的职业倦怠主要是源自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没有可能克服?如果已经没有克服的可能性,你就应该考虑换一份工作。
5.薪水不如意薪水不如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自己主观上对市场行情和自己能力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从而导致预期过高;另一种是自己的付出和得到的报酬不成正比。
针对这两种情况,专家建议,如果原因来自于单位,那么你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和单位沟通、争取自己的权益;如果原因是主观方面的,那么你就应该积极了解相关形势,主动调整期望值。
6.缺乏职业安全感所谓职业安全感,包括个人在职业中获得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等一系列的感觉。一般而言,缺乏职业安全感主要是由这些原因造成的:自身努力得不到所在团体的认可和赞赏;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技能不够水平;岗位流动性大,竞争激烈;经济形势紧张,失业率高;劳动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解决工作不安全感,专家建议从四个方面来调整:
第一,调整自身的工作状态和节奏,积极地去适应环境和满足职业要求。
第二,居安思危,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完成自我成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第三,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掌握主动权。
第四,当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比如单位没有提供可靠的职业安全保障时,要运用法律来维护保障自己的权益。
以上这些只是现实中比较常见的职场心理暗礁,针对个人的不同情况,有需要的话,可以考虑向心理专家和职业顾问求助。
心理学点拨
心理学家说:你眼中的世界是你想看到的世界;你做出的反应,不仅是外部因素的导引,也是内心欲望的驱使。所以,缓解压力,的确需要外部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更需要内部有个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