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阿林的笔友,好多年前曾讲述过一段经历,让人感慨万千。
此刻,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我坐在希尔顿三十九楼,听着对面老搭档茶余饭后的闲聊和背景音乐里一首首英文老歌,感觉中一切都迷茫起来。
“看,月亮出来了。”
我回头,看得痴了过去。
皓月当空,并非圆的,只是摇曳的烛光辉映着外面的万家灯火,实在花了人的眼。
也是这个时辰,二十五年前的江苏大丰县,我十五岁,却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离家很远的车站上哭泣。那时,为了读重点中学,才离开了家。周末放学,坐了一个半小时的长途汽车到县城车站,再转车回家,可是末班车挤得满满的,连我的书包也上不去,眼看着它对我关上门开走了,这时的我,既回不了学校也回不了家,背着书包,想着父母在期盼着我,虽然口袋中有几个钱,也并不曾想到住旅店这回事。这里更没有我认识的人,禁不住伤心不已,眼泪像掉了线的珍珠无声地落下。就在这时,走来一位中年男子:
“不要哭,告诉我谁欺负你了。”
我哽咽着说是因为没有回家的车了。他想了一下说:
“不要紧,这样吧,去金墩乡的车,还有,我住那里,你跟我走,到了金墩,我用自行车送你回去。”
我怀疑地看着他,计算着金墩离我家只有十五里路,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
到了金墩乡,天已经全黑了,我坐上了陌生男子的自行车。
那是一条相当凹凸不平的土路,左边是麦田,右边是一条小河,除了远处稀疏的农家灯火,空无一人。我又冷又饿,还存着一些恐惧,就这样一路颠簸回去。
快到家了,爸爸妈妈老远就迎出来眼巴巴地张望着,见我平安归来,连声向那人道谢,留他吃饭。他拒绝了,要急着往回赶。我望着他的身影,中等身材,朴素的衣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我又想起那条漆黑的路,心情实在难以言表。
还记得他是教师,仅此而已。其实,那时的我一心一意只想回家,也顾不得考虑是否安全。可是时过境迁,每每想起,他就如同那轮不圆的月亮一样真切。我相信,类似的情形一定还重复着。
如今,我和父母都回到上海,现在我坐在这里,眺望着大都市的繁华,想起那片并不富饶的土地。想起他,就像不圆的月亮,它虽不明亮,却照亮了我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