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冷山》里,英曼和艾达超越漫长的战争与时光,在等待中挣扎,那样的甜蜜和忧伤。等待,是一种信念的坚持。而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信念。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放弃和退守远比坚持更容易,很少人愿意让命运随波而走,却更习惯于激流勇退。能够坚守的人已不多,包括我自己。我们常说,命运不是我所能把握的。但其实,命运,全在自己一念之间。别人比我们所多的那些幸福,仅仅来自于那一点执着。
有位女网友告诉我,以前有个男人说爱她,但他要她等他五年,等他在这座城市有了房子,就一定娶她。
她说,“那我们可以先结婚啊。”
他说,“我不忍心你跟着我受苦,相信我,我一定会成功的。”
他们争吵过很多次,他却一直要她等。结果他们分手了。
女网友还告诉我说她并不介意他有没有钱,但他向她承诺有幸福的生活,他认为幸福与钱是等同的。她不愿白费五年的时间去等待。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五年之后,他真的做到回来娶她,她也愿意嫁给他,可是五年之间,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感觉也会不一样,他们在一起,婚后的生活不一定是幸福美满。
如果等待能够换来幸福爱情,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去等待。
然而,没有什么是唾手可得的。更多时候,我们屈服于生活。因为未来太远,因为生活无定,我们心生恐惧。害怕生活会改变激情,害怕那些重负,那些责任与承诺,那些未知的困难和现有的困惑。于是,在一切未改变爱情时,我们先设法保全自己,再舍弃横亘在生活前路的包袱。没有人看见,爱情在我们转过身后开始哭泣。
张爱玲是旷世才女,按照现代人的说法,她属于有点自恋型的“美女作家”。胡兰成风流倜傥,博学多才,比张爱玲大14岁,当时是汪伪政府的忠实幕僚。
张爱玲爱得单纯、投入,然而,胡兰成的特殊政治背景,注定他颠沛流离的人生。在他逃亡期间,胡、张两人一度失去联络。张爱玲矢志不渝,一直痴痴等待胡兰成的爱情。她苦苦追寻,孰料再次相见时,胡已有新欢。痴心女偏遇负心汉,张爱玲万念俱灰。临别前,她对胡兰成说:“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别人,我将只是自我萎谢了。”
随着爱的破灭,张爱玲真的凋零了,枯萎的不只是爱情,还有她卓然独立的才华。
滚滚红尘,最不幸的事,莫过于爱上不该爱的人。或许,一开始,就冥冥注定,那是一个有始无终的爱情故事。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所谓的倾城之恋,对于胡兰成来说,恰似过眼烟云;而对于张爱玲来说,却是生命的全部。为了那份等不到的爱情,她燃烧了整个青春。
即便是最冰雪聪明的女子,在爱情面前,也会变得卑微渺小,变得无所适从,变得迷失方向……青葱岁月,就这样在漫长的彷徨和等待中变成沧桑。
摧毁我们心底柔情的,原来不过是自己不愿承认的怯懦和自私。我们没有爱情的信仰,没有等待的信仰。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自己能像电影里的情节一样,等待。等待遇见一个倾心而懂我的人,等待时光带走我们的青春,等待一起变老,一起走向生命的终点。
然而,有些爱情是不必等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