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鄂东北,雨水还算充沛,所以钟爱看雨。春雨霏霏,润物无声;夏雨滂沱,酣畅淋漓;秋雨绵绵,沁人心脾;冬雨零落,淅淅沥沥。
喜爱读诗,诗中看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仿佛看到了被清明雨淋湿的行人为春雨江南的美景所迷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仿佛看到了许多寺院在蒙蒙烟雨中时隐时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仿佛触摸到了小雨滋润滑腻的感觉,看到了那远望青翠近看却稀疏而并不显眼的小草嫩芽;“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仿佛看到清晨的一场雨把地上的尘土都浥湿了,使房舍屋瓦如洗过般清爽,而杨柳的青枝绿叶更加清新迷人;“雨里鸡鸣一二家,竹溪村路板桥斜”,仿佛听到了透过雨声传来的雄鸡高唱,那是清晨上路的游子吧?匆匆奔赴前程,沿着那竹林边的溪流和弯弯的村间小路,踏上那歪斜的小小板桥;“北风吹起数声雷,卧看千山急雨来”,则由听风雷而看急雨,满山遍野暴雨倾泻,气势非凡;“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是一幅景象;“细雨霏霏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这是仲春至初夏的雨景了;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则借雨晴之景而写情人的心情了。
此外,还有许多诗句描写了看雨之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满川风雨独凭栏”“雨横风狂已日暮”等等。古诗中总是氤氲着充沛的雨意,或喜或忧、或愁或悲、或寂寞或欢聚、或低沉或激昂,皆可看雨。
看雨之时,感触良深,种种情思,涌上心头,古人所谓“落花时节更伤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来又归去”都是惜春悲时,对时光流逝的无可奈何。也许古诗人闲情较多,感情细腻,而今人则往往任由风雨送春归,还是忙忙碌碌为名为利,飞机火车汽车摩托,风驰电掣,呼啸前行,把风雨抛在身后。
其实,当今忙碌的人们不妨挤出片刻时间来静静地看看雨,这是一种休息,一种调节,一种陶冶,一种享受。你会觉得大自然以它特赐的甘霖洗涤你身上和心上的灰尘,温柔地抚摸你的脸蛋和心灵。那雨声就是大自然与你的絮语,它消去你浑身的疲惫和冷漠,它唤起你与大自然的亲情。那蒙蒙细雨似情人的手抚慰你的心灵;那点点急雨投在窗玻璃上发出清脆的声音,那是大自然伸出的弹琴的手指,敲击你的心弦。
人本大自然一物,为什么要拒绝大自然的恩赐呢?多多看雨吧,那雨水能沁入你的肺腑,直达你的灵魂深处,给你宁静、和谐、幽远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