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水因养过一个绝伦美女,而柔;因载过无数游人,而重。日子有许多细节遗忘,历史沉到湖底,有一双不被人发现的泪眼,朦胧。
在如烟如雾的轻纱笼罩下,朦胧中的她平静得如坐在绣楼中刺绣的湘女,千百年的岁月,从来没有使她改变初衷,就如处子般静静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等待着她心仪已久的郎君到来。烟雨三月,跟随着导游,我们走过垂柳依依的苏堤,来到了神交千载的西湖。
登船游西湖,是多年的心愿。我坐在红绿相间的游船上,仿佛间如看见白居易就站在船头,一路吟唱着他赞美西湖的名诗“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船边,是悄无声息滑动的墨绿湖水,远眺前方,便是闻名遐迩的三潭印月。据导游介绍,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在飘飘洒洒的细雨中,岛荫影水,文脉氤氲,亭、榭、楼、台、石桥曲折有致,翠木扶疏,倒影迷离,我不由想起苏东坡“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佳句,遗憾的是我只观赏到“雨中”的西湖,而无缘一睹晴天的西湖美景。游船围着三潭印月行驶,左前方,出现了一座小桥,文采飞扬的导游动情地说:“前面那座小桥,就是传说中白娘子与许仙三次相会的断桥,大家都知道白娘子与许仙在桥上只相会两次,一次是桥上赠伞定情,一次是断桥告别,为什么又说她们三次相会?因为白娘子的扮演者赵雅芝与许仙的扮演者叶童去年曾在此相会,所以才有三次相会之说。”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在我的记忆中,西湖总与凄美的爱情有关,一路铺陈着她的种种柔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苏家弱柳犹含媚,岳墓乔松总抱忠”。“伊人”“苏家弱柳”指的便是一代名妓苏小小。人在湖中游,我的思绪却回到了景佑元年,这一年,柳永勉强中第,到杭州任官。我想像在某个月色明亮的晚上,他漫步到杭州西湖苏堤,月光下,草草的一个坟墓呈现在他面前,“苏小小”三个字唤起了柳永深切的爱。流连勾栏多年,亲身体验过下层女子的悲苦之后,柳永才发现,此时曾写过“梅花虽傲骨,怎敢敌春寒?若更分红白,还须青眼看”的苏小小是如此的与众不同。苏小小无论对于曾经资助过并已经金榜题名的鲍仁,还是一生钟情的情人阮郁或是富贵官人孟浪都是一个梦。而对于柳永,她已回到了人间,融入了他的生命。苏小小的不守贞洁只守美、不愿做姬做妾要做自由人的执着,与柳永的一生忧郁不得志是如此吻合,这种隔世的相知,任何文字表达都暗淡无光,柳永唯有在小小墓前种下松柏,象征着她如松柏般纯洁,这是柳永对奇女子苏小小的绝世之恋,这种相恋将超越时空,直到永远。
雨还在下,弃船上岸,我怀着复杂的心情到与西湖一路之隔的“花港观鱼”凭吊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柳雕像。我的目光穿越89年的时光,仿佛看见徐志摩在伦敦林徽因的家里第一次认识16岁的林徽因那一瞬间,从此种下了这一段情缘,经过11年的相思,当1931年11月19日济南附近的党家庄那架飞机的一个跟斗,成为这段凄美爱情的绝唱,成全了一段才子才女永恒的爱,多少个晚上,当林徽因仰望挂在床头的那块烧焦木头与徐志摩对话时,是如何的痛不欲生,是如何的无语凝噎,只有站立在西湖边顽强守望着远方的一代才女清楚,这一块烧焦的木头,一挂就是24年,直到1955年一代才女香消玉殒。这么深远而悠长的爱,怎么能用现时那些直奔主题的所谓爱情来衡量?
西湖多情,我也多情。我在这个初春来此摘下一缕柳丝,洗一把西湖的水,听一段《千年等一回》,完了我一生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