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会有许多外国人,学校里的外教、小区里的邻居、父母的同事或朋友,上国际学校的青少年还会有许多外国同学。你们当中,一定有很多人有外国朋友吧,那你们相处得如何?知道和外国人交往的一些礼节吗?作为东道主,你尽到“地主之谊”了吗?
初三学生魏寅说:“和外国人交往,真得仔细学习一下礼仪呢,确实和我们结交中国人不一样。我爸爸就遇到过一件挺尴尬的事。一次,他和新认识的小区住户杰克一起健身后各自回家,临分手时就随便地说了句客套话:‘杰克,很高兴认识你,有空到我家来喝茶。’杰克很高兴地答应了,爸爸以为他不会当真的,就没当回事,没想到,杰克在周末的时候真的就登门拜访了,说是来喝茶的。那天恰巧家里没有茶了,爸爸好尴尬啊。”
珍妮是一所高中学校的外教,平时总是带着阳光般的微笑,学校里的老师和学生都很喜欢她。一天,她感冒了,可还是坚持上课,课上她不断地打喷嚏,还咳嗽,同学们都很关心她,问她需不需要吃药或者去卫生室看医生。珍妮看大家都把她当病人看,似乎在同情她,就显然不高兴地说:“我可以坚持的,我是健康的。现在是上课时间,请大家认真听我讲课。”同学们不明白了,大家明明是关心她啊,怎么会不高兴了呢。
很多外国人虽然在中国居住了很多年,也会说一些汉语,看上去已经融入了周围的人群,可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我们和外国人之间还是有一些沟通上的“代沟”,如果我们掌握了与他们相处的礼仪,这些不同并不妨碍我们相处,甚至还会成为朋友。
□跟我学礼仪
确实,一旦涉及到对外的事物,从来都不是随便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外国人相处时,也要时刻注意礼节,在外宾面前不能失礼,毕竟我们的形象就是国家形象的缩影。在和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方方面面,我们就一些常用的礼仪来了解一下。
1.交谈有禁忌
也许我们习惯于和我们的同胞聊天,天南地北地聊,但是,在外国人面前,很多问题是不能随便打听的,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不懂得尊重对方隐私。一旦触碰那些禁区,也许就会影响两个人的交往。这些禁忌话题包括:收入支出、年龄大小(尤其是女性)、恋爱婚姻家庭状况……这些话题最好都不要涉及,因为会被对方认为无聊至极。
2.态度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最重要的是保持人格平等,因为“卑”和“亢”都是置对方或置自身于不平等位置上的交往态度。“卑”有损自身人格甚至国格;“亢”则显得虚张声势,也有伤对方的自尊。
3.实事求是,不过谦,不说过头话
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往往出于礼貌,会说一些客套话或言不由衷的话。如果说话的对象是中国人,自然不会有啥问题。但是你是在和一位外国朋友交谈,那么你说一些客套的“邀请”、“拒绝”也许就会被当真。
如果你请外国朋友吃饭,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仍说:“今天没什么好菜,请随便吃点。”本是出于谦虚,可是在外国朋友看来就是没有诚意。
为了避免误会,和外国朋友交往时,最好实话实说,且不必给他们过多的照顾,这样会让他们感到自己没有能力,是弱者等,千万别费力不讨好。
4.眼光缭乱的禁忌要掌握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禁忌。在与外国朋友交流或是送礼的时候,要注意这些禁忌。如西方人普遍忌讳“13”这个数字,所以和他们交谈时,千万别提到13,也别送13朵花。
颜色的禁忌就更多了,在日本,白色是丧服的颜色;以色列和土耳其人认为黄色是死亡之色;埃及人认为蓝色是恶魔的象征;英国人厌恶绿色……
5.送礼也有讲究
送礼是国际上通行的社交方式之一。它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体现。在国外送礼,一定要注意礼仪。一般说,应邀赴外国朋友私人宴会、新年会等都要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出席官方或集体组织的酒会、招待会一般可免于送礼。
不能送外国朋友药品、补品、保健品,因为在国外,个人的健康状况属于“绝对隐私”,送这些与健康状况挂钩的礼物,往往不会受到欢迎。
若礼品本身的品种、形状、色彩、图案、数目或其寓意,冒犯了受赠者的个人、职业、民族或宗教禁忌,也会引起反感。
在一些国家,除武友之外,一般不能送刀剑,因为这是关系破裂的象征。
给外国朋友送礼时,一定要把礼品包装上,即使礼品本身有包装也要包上。送的礼品要当面呈给主人,然后主人当面开包欣赏一下,这时应向主人简要介绍一下礼品。还有,如果收到外国朋友送的礼物,要当面拆开看,还要适时作出评价,如:“哇,太好了,我正需要买一个呢,你真善解人意。太感谢了。”
礼仪箴言
当我们与外国人交往时,我们不仅代表自己,很大程度上还代表了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有必要给外国朋友留下一个好印象,更应该让其对我们整个国家更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