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中有一句台词,说女人,“上帝给了一张脸,你又为自己涂抹成第二张脸。”
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漂亮,希望自己有个性,希望自己的回头率高,希望自己在自己的圈子里能引人注目,能出类拔萃。然而天生丽质的女性毕竟很少,对于女性来说,化妆因此也就尤其显得重要了。化妆不仅可以使女人更加靓丽,更有个性,更可以使天性爱美的女人得到满足。而且,对于女性来说,化妆本来就是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失去热情的女人会精心地打扮自己。
唯一的真理是——化妆是存在的,丑陋并不存在;脸面是化出来的,美则是永远愉悦、变幻无常的。
看过莎朗·斯通演的电影吗?她不化妆和化妆后的脸之间界限分明,通过这两张不同的脸成功地演绎各类女性的双重人格。化妆后的莎朗,迷人性感;素面时的她,摇身一变成为温柔的女人。男人们也许就是在这两者的落差中被她的素面迷倒,而忘了潜意识里他们也喜欢她的靓丽妆面。
我们其实渴望自己是“素面”和“妆面”都很美的女人。就是说,我们不能总是“一张不化妆的脸”,也不能总是“一张化着妆的脸”。那都太单调太欠丰富。
女性在化妆时的表情和心情是最好的,涂粉底涂口红的瞬间,眼睛和身心都会因为美丽的层层实现而大放光彩。落妆时则有卸下“面具”的放松感和自由感带来的美丽。
女人身上总有一场看不见的“妆面”与“素面”的争论,她们在比较谁更漂亮。此时的女人一定会站在“素面”一边,因为女人在无意识中都希望自己不化妆时比化妆后更美丽。实际上是这种美化了“素面”不输给“妆面”的心理会成为一种能量在每晚鼓励着女人,使“素面”真的会增添些美丽,而不怕年龄的增长。第二天,女人又希望用化妆使“素面”的美丽增倍,渐渐地,随着化妆技巧的提高,“妆面”也变得更美了。
一生如此的循环反复,实际上是女人最好的美容法。“素面”与“妆面”来回交替的过程中,女人变美了,这就是化妆真正应达到的效果。因此,女人谨记,千万不要成为“不识真面目的女人”或“永远不化妆的女人”中的任何一位。
在西方国家,女人出门不化妆是对人不礼貌的表现。一个不知道打扮的女人是一个不懂得爱惜自己的女人,不靠化妆打扮是成不了“美女”的。漂亮而又不打扮的美人很少,就连电影明星也是靠化妆“造”出来的。化妆,能突出优点,掩饰缺点。
不知道打扮自己的女人是一个懒女人。每天半小时的功夫都舍不得,真是懒得可以。因为懒得化妆,所以也懒得搭理别人的视觉审美要求,也就懒得去吸引丈夫(异性),也就懒得营造夫妻间的浪漫温馨气氛,也就用不修边幅的形象去面对丈夫,就用最懒散的神情语气和丈夫说话,不但丈夫,就是周围的其他人看到的也是她的缺点。
女人对于自己外貌的自信大多来自于男人的评价,女为悦己者容嘛。一个女人不化妆打扮,就意味着拒绝男人,拒绝男人的欣赏。殊不知,对女性美最敏感的是男人,男人才是女性美的鉴赏专家。女人比男人更执着地追求爱,她们需要爱情的阳光雨露,但是不经意之间她们把不美的东西尽现男人眼底,即使没有让男人倒了胃口,至少也使丈夫心灰意懒、无情无趣。
化妆是值得女人学习和研究的一件事情。女人的品位不仅是出自美丽的眼睛和光滑细腻的皮肤,而是出自整体的妆容效果。眼睛和皮肤的美丽常常是一目了然,而好的妆容是女人用智慧和修养精雕细刻出来的。那份与身体的和谐,那份洋溢于周身的风采和丰韵,那份内心世界精彩的描述和渴求,是可以用心去表现的。
但能够化好妆,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多的化妆品,那么多的化妆工具,那么多的化妆色彩,仅仅知道一些化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化妆是熟能生巧的技艺,你得花一些时间练习,才能够应用自如。化好妆最难的并不是技巧,技巧可以练,学会常规的化妆技巧并不是很难的事,最难的是什么呢?是审美,是审美能力。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艺术就是“弥补自然的缺欠”。在梳妆台前,每一个女人都有机会当艺术家。作为一名化妆艺术家,你必须记住,每一件作品,即每一张面容,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想追求理想的面容来掩饰自己,你就弄错了。
你应该化出自己特有的面容,这样,无论谁见到你,不仅会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能得到发现的乐趣。你应该将你脸上那些不合标准的部分视作你真正的财富,不要设法改变它们。顺着你的鼻子画上暗色的条纹并不真正会使你的鼻子看起来狭长,眼角边描上延长线也不会使眼睛显得大些。你应该把精力集中在使那些过分显眼的部位看上去柔和一些,这样,别人就会觉得它们有一种特殊的美。应该记住,一张不合标准部位的面孔能反映出魅力的特质来,不仅如此,这样的面孔更让人难忘。梅里尔·斯特丽的鼻子使她的面容显示出一种力量,并令其更加动人,如果她的鼻子不是这样,她必然魅力大减。当我们看到她脸上的这个特点,我们就会知道这是一位充满自信与勇气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