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斯德16岁那年,父亲毅然决定送他到巴黎求学。当然,当时凑足这笔路费和学费对巴斯德全家是不容易的,父亲的工资收入非常微薄,母亲又没有固定工作,多年积攒下来的钱也不多,可是为了孩子的前途,还是凑齐这笔钱。当父亲带着巴斯德乘马车进入巴黎城的时候,小巴斯德的眼睛简直不够用了,高耸的楼房,宽阔的马路,市区内熙熙攘攘的人流,川流不息的车辆,真让他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马车在巴黎师范大学校门前停住,巴斯德高兴地跳下了马车,他告别了父亲,对他来讲,新的生活就要开始。可求学生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顺利。白天的学习生活是紧张而有序的,他和同学们一起听课,做实验。从大学的课堂上,他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使他大开眼界。可每当夜幕降临,一种孤独感、思乡情便油然而生。的确,对于这位从汝拉省来的乡村孩子来说,巴黎城太大了,他经受不住这种喧闹,也忍受不住这种远离父母亲人的孤独,巴斯德患了严重的思乡病。他时常神情恍惚,半夜惊醒。巴斯德当时的情况在今天远离家乡的新生中也是常见的,这是一种心理障碍。父亲得知这种情况后,专程到巴黎探望他,望着孩子憔悴的面容,老巴斯德心酸了。巴斯德哭着对父亲说:“假使我能闻一下制革厂的臭味,我想我的病就可以治愈了。”是啊,他太爱他的双亲,太想他的家和家乡了。他觉得他已经好几年没看到父亲的面孔,其实,此时他来巴黎才刚刚一个月。
老巴斯德十分理解儿子的心情,他丝毫没有埋怨孩子,而是将孩子接回了尤拉小镇。回到了家乡,重新回到了父母身边,巴斯德的心情豁然开朗,思乡病也不治而愈了。
后来巴斯德又转入了离家乡只有30里路程的爱波斯大学就读,在这里学习他感到非常满意,他不仅可以学到各种知识,而且可以经常看到他的双亲。这一点对当时的巴斯德来说太重要了。
几年以后,巴斯德从爱波斯大学毕业了。他离开了柏桑爽,再一次踏上了去巴黎师范大学求学的路程。此时的巴斯德与几年前相比已成熟多了,这次他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做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他在巴黎师范大学紧张的学习生活开始了,白天听教授讲课,做各种实验,晚上在灯下苦读,常常熬到深夜才休息。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授的指导下,他开始研究多种酒石酸盐和葡萄酸盐结晶体的结构。经过反复试验,在世界上第一次将一个不旋光物质析解成两个旋光组分,并指出左右旋酒石酸之间不可叠合的镜影关系,从而推动了对有机化学旋光性的研究。以后的化学家们正是在巴斯德的影响下才建立了立体化学体系。为此,他还获得了1856年法国皇家科学院荣誉勋章。当然,这是后话,年轻的巴斯德已开始了他真正的学者生涯,他在巴黎师范大学获得了物理化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