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3800000002

第2章 爱读古典名著的孩童

1652年,8岁的莱布尼茨被母亲送入尼古拉学校,开始正式上学。当时学校里开设的课程有拉丁文、希腊文、修辞学、算术、逻辑、音乐以及圣诗、路德教义等,由于莱布尼茨在上学之前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因此在课堂学习中觉得十分轻松。同时,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他对所学习的内容有着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感受和收获,例如在阅读诗歌、逻辑学、历史著作时,他常常体验到一种特别愉快的感觉。而且,在学习中他往往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直至19世纪早期,在欧洲的大多数欧洲学校里,拉丁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能流利地读、写拉丁文是一位有教养的上层人士的基本素质,如同今日全世界的人以能读、写英语为荣一样。因此,学习拉丁语是正规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程。刚入学时,莱布尼茨的拉丁文学得不太好,尤其是使用起来不甚流畅。他想:能否找到一种学好拉丁文的方法呢?

一天,他从自己的卧室里翻到了两本书,都与拉丁文有关,一本是古罗马学者李维(公元前59~17)用拉丁文写的《罗马史》,另一本则是当地莱比锡马斯教堂的音乐家、历史学家塞图斯·卡尔维苏斯编写的一部拉丁文历史学辞典。手捧着这两本书,莱布尼茨眼睛一亮。他一直对地理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又有拉丁文历史学辞典,这不正是学习历史和学习拉丁文的好方法吗?他借助卡尔维苏斯编的词典,饶有兴趣地学习李维的《罗马史》。开始阅读时,他在不懂的地方并不停下来没完没了地翻词典,而是转到能懂的地方去读,以免影响阅读的兴趣和连贯性;读完一部分后,再回过头来查辞典解决生词和不懂的地方。用这种方法,他反复地读,最后终于把整本书读完了。他又将全书的拉丁文生词等仔细记下、背熟。过了一段时间,他再重新将书翻出来阅读,反复数次,他终于将一部拉丁文《罗马史》从读不通到能渐渐明白,对其理解从知之甚少到差不多全部掌握。而且,他在阅读和理解这部书的过程中,一方面享受到了获得新知识的乐趣,同时拉丁文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一次上拉丁文课时,他大胆地使用了自己阅读的著作中的拉丁文知识,令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大家没想到一向拉丁文学得不怎么突出的莱布尼茨能把握如此高深的内容。老师心存疑惑地问:“这些知识你是从哪儿学来的?”他如实相告,说自己依靠一部拉丁文历史辞典通读了李维的著作,并清楚而准确地讲述了书中的不少内容。

莱布尼茨的老师一方面为他的拉丁文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高兴,同时又认为李维所写的《罗马史》过于艰深,不适合像他这样年龄的孩子阅读。这位老师很懂得教育方式,并未将自己的担心直接对莱布尼茨讲,以免挫伤了孩子的进取心。老师找到莱布尼茨的家人,请他们注意不要过早地让他阅读学术性很深的著作,以免干扰正常功课的学习,建议他们最好让莱布尼茨多读一些为少年儿童撰写的基础入门书。

其实,莱布尼茨的家人一直很注意不让他过早地接触艰深的著作。当家人与他谈及不要将精力花在阅读像《罗马史》这样的著作时,莱布尼茨说李维的这部著作很适合他阅读,并不觉得困难。正好,一位邻居也在场,很支持莱布尼茨。这位邻居是一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见多识广的有识之士,认为老师和家长不应该禁止莱布尼茨读那些能理解的著作,而应该因材施教,对能力超群的孩子要以多种方式支持、鼓励,哪怕孩子的行为只显示出很小的不平凡之处,也应该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使孩子的能力从小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莱布尼茨的智力和知识水平,这位博学的邻居将他叫到自己家里,提了很多问题考这个不过10岁的小孩。邻居认为莱布尼茨思维敏捷,头脑十分灵活,所知晓的东西、理解知识的程度远远超过了10岁孩子的水平。于是,这位邻居与莱布尼茨家人商量,可以部分地向他开放父亲生前留下的藏书。

能够阅读父亲丰富的藏书,这一“礼物”使莱布尼茨高兴得跳了起来,这比送他任何玩具更让他兴奋。从开始识字、阅读时起,他就知道了许多伟大的学者,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普林尼、色诺芬,但遗憾的是,他只知这些学者的大名,至多间接地了解了这些人的片言只语。他早就想,要能够直接阅读这些伟人的著作该多好!现在,他终于如愿以偿了。他看到父亲遗留下来的书籍中有那么多伟大学者的著作,欣喜若狂。

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不可遏止的好奇心,莱布尼茨开始阅读古希腊、罗马时代伟大学者的著作。他常常为著作中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所折服,为大师们的宏论所倾倒,尽管他还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但依然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在他未满12岁时,已经熟读了古希腊、罗马的许多学者的著作,其中有一些是拉丁文原文。他受益匪浅,欧洲古典文化已经深深地影响和熏陶了他。他不仅哲学思考能力大增,语言能力也在突飞猛进;不但拉丁文的水平已相当高,而且希腊语的水平也大有长进,并能用希腊语写出流畅的短文。

随着不断阅读经典著作,莱布尼茨已不完全膜拜在古代学者的脚下,而开始与所崇拜的伟人对话。13岁时,他在思考了有关逻辑学的古典理论后,试图改进亚里士多德的范畴理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人类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伟大学者,自古希腊以来备受推崇,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中国文化中的孔子,尤其是欧洲中世纪将这位伟大的人物视为“圣人”。在逻辑学上,亚里士多德被尊为“逻辑科学之父”,一般人对其学说丝毫不敢提出任何异议。但莱布尼茨却敢于向权威挑战。在以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为基础的逻辑学中,简单概念被分成一定的等级——范畴。莱布尼茨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复合概念或一个陈述语句为什么不能被划分为不同的范畴呢?为什么它们不能按照一定的规则从其他的逻辑规则中推导出来呢?他把概念(复合)或陈述语句的这种等级称为见解的范畴,并认为它们也应该并且可以按照演绎推理的方式推导出来。莱布尼茨把自己的这一重要想法请老师回答,结果没有一位老师能给他以完满的解释,其实这也是他的老师回答不了的问题。不仅如此,老师们还劝说他现在不必去考虑这些过于深奥的问题,但他却没有停止思考这一类问题。当然,直到在数学、逻辑学方面成熟后,他才能真正探讨这些问题。不过,这的确成了他研究逻辑学的最早的源头。

一个少年思考高深的问题,引起了家长、老师们的忧虑,但莱布尼茨在思维方面的成熟,很快就打消了亲人们的担忧。他饶有兴致地探讨诸如范畴理论这些被今人仍视为抽象深奥的问题。关心他的人发现,这个少年的思维逻辑性很强,他没有成为书呆子,因为他不仅能不时提出一些学术性很强的问题,而且还能把一些抽象的哲学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的具体事情,分析生活中的事情也头头是道。

读的书多了,想的问题多了,莱布尼茨开始掌握一些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为了记住所读书籍中的精彩内容,记下在读书过程中的问题和想法,他准备了许多小卡片,随身带着,遇有重要的内容马上记下。日积月累,还真不少,有些卡片竟保存至现在。

既爱好拉丁文的历史学专著,又喜欢思考逻辑、哲学方面的问题,莱布尼茨在学校里一定显得十分呆,像个“小老头”吧?一点也不,相反,他在学校里表现得很活泼,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他不仅对抽象、深奥的历史、哲学钟情,也爱好浪漫的诗歌。他从10岁起就尝试自己写诗,写得还很不错。

在圣诞节朗诵诗歌是一项传统仪式。这一年尼古拉学校把朗诵诗歌的光荣任务交给了莱布尼茨所在班的一名男孩。可就在圣诞节前几天,这个孩子病了,不能来上学。更糟糕的是,拟好的诗歌稿也在那个男孩手中,他带回家去了。当时交通不便,这个男孩住得很远,不可能很快取回稿子。没有诗歌底稿,别的学生都不敢承担这件事。正在大家焦急为难之际,莱布尼茨自告奋勇地担当起朗诵任务,并且说他将自己写出朗诵的诗歌。师生们都疑惑、紧张地看着他。莱布尼茨把自己关在房里,开始了诗歌创作。花了半天的时间,他写出了300行六言诗,令众人大吃一惊。大家争相一睹,发现他的诗合乎格律,朗朗上口,师生们无不拍手称好。在圣诞节的祈祷仪式上,莱布尼茨当众朗诵了自己创作的长诗,博得全校师生的好评。这对他的写作能力、口才和诗歌创作能力都是一次极好的考验,同学们对他也刮目相看,为他日后从事外交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不仅如此,他在此后一段时间里,诗兴大发,沉浸在诗歌的吟诵、创作之中。

天资聪颖,勤奋努力,使莱布尼茨在学校里显得十分突出。他仅用6年的时间就学完了当时普通孩子10~12年才能学完的课程,而且还具备了从事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

同类推荐
  • 四大名著故事编年和人物大全

    四大名著故事编年和人物大全

    本书通过对四大名著故事的编年考证,人物的介绍,呈现一幅由多个精彩片段组合起来的历史画卷。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四大名著的故事编年,第二部分是四大名著人物的阶段介绍。
  • 现代汉语小词典

    现代汉语小词典

    单字多功能:在单字条目后列出了该字的注音、部首、整字笔画数、结构、五笔字型输入码等,并设置“提示”栏对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提示,贴心服务读者。词目全信息:本词典注音规范,释义简明,内容准确,例证明晰,标注词类,提供字词全信息。拓展多层次:同近反义词,在相应义项后给出与该条目对应的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字词。设置“语汇”栏,收录大量逆序词,便于读者举一反三。设置“知识窗”栏,提供与宇词相关的文化知识,拓展信息量。
  • 推销实用全书

    推销实用全书

    《推销实用全书》主要内容:做推销就是要把推销当作自己的事业,理直气壮地向所有人宣布:我是一个值得骄傲的推销员实际上,经历了最初的艰难之后,推销能带给一般人无法比拟的财富,而且不仅仅是财富。 进入推销行列的门槛很低,成为一名推销高手却很难。推销需要勤奋敬业的精神、锲而不舍的毅力、左右逢源的说话技巧、化解难题的应变能力。只有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找到做一个成功推销员的门径。
  • 百花小说:映山花开的村庄

    百花小说:映山花开的村庄

    本书包含短篇小说《黑皮信封》、《会说话的香水》、《一个包子》、《白手帕》、《一杯凉白开水》、《人生的梯子》,中篇小说《枪手奇遇》、《谁是失败者》、《心酸的婚礼》、《患难的真情》、《惊魂的捆绑》、《绝不饶恕》,有浪漫的生活,有曲折的情节,令人感动。
热门推荐
  • 原始之章

    原始之章

    一名少年,因为一颗赤色玉石,来到了一个名为“大荒”的世界······
  • QQ书城月刊第2辑

    QQ书城月刊第2辑

    【折兰。】我养了一盆蝴蝶兰,放在向阳的窗前,睁眼就可看见。当初相中买兰花时,那身材微微走形的阿姨就笑着嘱咐我,定是要将她照料得好了,开出来的是花极美的。想来大概也便是冲着她会开出美丽高洁的花来才买了她,每日里浇水松土细心呵护着。那几日里忙着搬家补课等锁碎事宜,对兰花的照料常常抛之脑后,反应过来时,她已不知被谁丢弃在阳台外多日,早已失去往日的光泽。天气本已转凉,又是待惯了温暖的房间,乍经这般折腾,兰花已不成样子,叶片泛起枯黄。终是有几分遗憾没有看见她开花的样子。不过,一荣一枯,周而复始,不过只是循了平常时令罢了,遗憾又待如何?【金桂。】家乡有个传统的节日。每至九月里,大街小巷的桂花竞相开放,幽香万里。当时的人们为了应景,便是弄了一个桂花节来。桂花那淡黄色的体态隐匿于墨绿色的叶子里,自是别有一番欲语还休的风情。打了电话回家,听见妈妈不经意提起中秋团圆日,一大屋子人会在庭院里闻桂赏月,惬意无比,突然地就生了惆怅,想要立刻就乘车回了去。月时有圆缺,人常经别离,中秋时候如若人月两圆总是惹人艳慕。【冷香。】楼下新来的住户开了一家花店,是一个脸圆圆的笑起来有浅浅梨涡的女孩子。房子的后面有相当大的一快空地,被她搭了架子弄了简易花圃。我经常闲暇是留连在那里,听她讲各种花的名字和花语。她是淡雅如菊的性子,连花圃里多数都是那各种菊,太多都尚未听过名字。菊开于晚秋故又名冷香。一片片花瓣簇拥成大大的一朵缀于枝头,素雅大方。我很少观看菊的样子,最多了解也只怕是那唐诗宋词里的一笔婉约,或是谁人笔下人淡如菊的清丽佳影。我想我是喜着那菊的,从九月里就蓄了力量准备勃发;我想我是喜着那菊的,陶公勾勒的采菊东篱何等悠哉她踩了夏的尾巴送去酷热迎了清秋,谢了夏的繁荣开了秋的淡雅。◆完◆by:辞(QQ:963013215)
  • 骷髅归来

    骷髅归来

    亡灵有智慧,谁也挡不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且看死灵界最底层的杂兵骷髅,如何从一个草根变成参天大树。
  • 偷来的浮华半梦:毒医的爱情殇

    偷来的浮华半梦:毒医的爱情殇

    殇,一杯忘情的酒。爱,一首悲情的曲。前生,你们是主,我是仆,你错手误杀。今生,你们是路人,我是也是路人,擦肩而过。现在,没有心的医生与寻她三世的男子们,是否能再在一起,共看这盛世繁华?
  • 荒宅噩梦:婴怨

    荒宅噩梦:婴怨

    (《婴怨》简体版六月下旬上市,敬谢关注,支持那那!)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宅,却有人订报纸,一个午夜网上视频,一双诡异恶毒的眼睛,电梯滴下的鲜血,手机上死婴的图片,电脑渗出鲜血......一连串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主人公钟墙午夜奔赴荒宅约会,却卷入了一桩恐怖的谋杀案,吊在一棵树上的死者......屠杀开始了!恐怖的阴影无处不在,一个死婴的怨气到底有多大......恶灵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钟墙能逃过一劫吗?
  • 透过五指的光芒

    透过五指的光芒

    他们或许生活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或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你相信,你可以发现他们其实只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无关生活法则,只有随心
  • 权倾天下:誓娶冒牌王妃

    权倾天下:誓娶冒牌王妃

    穿越?牛肉丸子能噎死人?她见识到了!一穿越居然跟这个痞子王爷有扯不清的关系,老天还有太子,简直是没大脑。娶她?做梦,她是那么好娶得吗?等着吧!莫名其妙成了晋王的未婚妻,太子还想娶来做小妾?看她的样子跟狐狸精扯得上联系吗?当她白痴是不是?在现代都不做人小三,到古代还要做小三?想得美!看她怎么玩转古代!
  • 背着爱情走天涯

    背着爱情走天涯

    到灯塔去:短短的路程,却让他们走了一整天的时间。而就是在这样的一天里,他们相互认识到了自己的爱情,并且明白允诺绝对与爱情无关。面对着孤挺在苍茫暮色中的灯塔,他们会做出何种选择?
  • 重生娱乐之光

    重生娱乐之光

    他就是娱乐界的一道光,照亮了全球的娱乐圈,艺术史因为有了他,充满了光芒和希望,他就是林琪!
  •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净土生无生论会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