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鹎,也叫白头翁,是一种常见的留鸟,足迹遍及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其最明显的特征是两眼上方至后枕白色,形成一白色枕环,叫声类似“锵叮,锵叮”,并带着颤音。
对这种鸟儿的认识,绝不仅仅在于它们的外表。我曾多次拍到它们觅食的画面,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食物也不尽相同,包括人类弃之的食物垃圾,真不愧是一种杂食性鸟类。于是,我联想到了它们的生存哲学——明天会发生什么是未知的,想要活下去,先填饱肚子,挑剔将是一种奢侈。这是多么实际实用的生活态度!
不是吗?一个饱满的健康体魄是一切的基础,否则,什么爱情、理想将是虚妄。或许有人会说,都21世纪了,还需要再谈温饱问题吗?我觉得这跟年代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个问题需要时时被关注。不信?你只要多一些视角去观察我们所生活的城市的边边角角,那些乞丐、那些流浪的被弃养的宠物……还有那些生活在穷乡僻壤、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而经常置身于杯盏交错、铺张浪费中的人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地球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还有那些正在温饱线下挣扎的生命!
自然界更是危机重重,请想想日益沙化的草原,想想厄尔尼诺影响下的地球极地……多少动物在饥饿中停止了呼吸。
再回到白头鹎,我忽然领悟到,它们脑袋上的那些“白发”正是智慧的象征。仔细想想,我们所知晓的那些古今中外的先知们,几乎都具有类似的特征。因此,我想送给白头鹎一个新的称号:鸟类的先知。
201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