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公司是世界驰名的体育用品制造商。然而,它实际上只生产其中最为关键的产品部分——耐克鞋的气垫系统,而其余几乎100%的业务都是由外部的供应商提供的。耐克公司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营销上,制造上采用“多层伙伴”策略,按不同合作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合作方式。这使得耐克公司的产值以20%的年递增率增长。
就是这样一家公司,何以能产生如此的辉煌佳绩呢?美国管理学家阿尔文·托夫勒通过对这类企业的长期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虚拟企业”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给出了虚拟企业的定义:“虚拟公司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的临时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它既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像传统企业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
虚拟企业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虚拟企业实现了功能与部门之间的分离。
在虚拟企业中,核心功能与部门是分离的。所谓核心功能,包括该企业拥有的专利、品牌、商标和专有技术等属于公司最主要的有形或无形资产。虚拟企业突破了传统企业的有形的界限,虽然表面上有着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内部却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在企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企业只掌握核心功能,也即把企业知识和技术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把其他低增值部门虚拟化,通过借助外部力量进行组合,其目的就是在竞争中最大效率地利用企业资源。耐克、可口可乐等企业主要就是这样经营的,它们没有自己的工厂,通过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部门虚拟化,转移到许多劳动成本低的国家进行生产,企业只保留核心的品牌。
2.企业由纵向管理转向横向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传统的中层经理的监督和协调功能已经被计算机网络所取代,处于公司管理层的最顶部和最底部的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沟通和联络,因而公司的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传统的纵向管理正逐渐被横向管理所取代。
3.虚拟企业中信息流支配物质流,而传统企业相反。
牛津大学教授迈天在其第100部作品《虚拟企业——新经营革命》中指出:“资本主义的传统生产要素被描绘成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自然资源。在今天,最重要的生产资源却不是这些,而是无所不在的知识和信息。知识和信息通过对传统生产要素的整合和改造,对公司的发展创造了新的价值。”
要想使虚拟企业在项目操作上成为可能,必须把这种企业模式建立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上,虚拟企业采用发达的信息技术,使企业的信息流动支配企业的物质流动成为可能,而各种各样的工业技术则很难解决企业间扩大联系和合作成本过高的问题,信息技术支撑的虚拟企业利用大量先进的网络应用程序来扩大其虚拟销售市场,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减少。
4.虚拟企业从命令控制到集中协调。
在很多情况下,公司经理层做出决策,下属只能遵照执行,人为因素的制约导致了许多具有创新性质的建议被忽略了,公司的命运往往仅仅决定于经理人员对市场的主观判断。知识经济时代新企业模式的基础应该是对川流不息的信息的处理能力。视讯系统、电子商务、因特网等技术手段的进步,使得人们之间、组织之间的沟通变得简单、有效;企业之间在以顾客为中心的基础之上结成联盟、伙伴关系,也可以进行坦诚和富有成效的对话,针对市场需求的风云变幻互通有无,紧紧抓住市场的契机,实现企业经营中的双赢。